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建设方案:开发上大元宇宙
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建设方案:开发上大元宇宙“数治”新范式——数据治理赋能教学管理模式蒋飞告诉记者,元宇宙不仅支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融入社交、娱乐,他和团队还计划将元宇宙与线下联动开展讲座和学术活动,拓展至更多领域。而刚刚接触元宇宙不到半年的齐心语,则选择了“元宇宙的社交以及虚拟化身”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希望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做出更多的元宇宙研究成果。教博会“教育新闻坊”栏目推出“上海大学:当教育遇上元宇宙”节目,展示了上海大学数字化应用新体验。记者采访到上大元宇宙团队成员之一齐心语,她介绍说:“在元宇宙课堂里,我为自己设置了粉色头发,还定义了专属表情。每当听到蒋老师讲到精彩之处,我会在我的头顶打出一行字‘太精彩了!’”她说,比起传统的“线上会议课堂”,元宇宙互动性更强,更有参与感。“蒋老师在元宇宙里是黑色头发、红色马甲、背一个小书包的形象,和他平时的样子很接近。我和同学们也是如此,大家都按照自己平时的样子DIY课堂中
第十九届上海教育博览会9月24日开幕,在为期一个月的线上展中,记者通过“上海教育博览会”小程序看到,信息化标杆学校之一上海大学将数字化技术的更新与运用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呈现了全新的数字技术应用范式。
齐心语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研三年级的一名学生,也是上大元宇宙团队中的一员。今年3月起,她通过“元宇宙课堂”学习导师蒋飞的“虚拟艺术”课程。她参与创作的上大元宇宙平台,获得了颇高的浏览量,在网络上悄然走红。上课之余,她利用学校的“健康之路”平台,完成每天的健康打卡,有序高效地完成健康信息汇报。她的这段经历正是上海大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今年正值建校100周年之际,上海大学坚持以高水平的信息化引领一流教育教学,将信息化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以信息技术全方位赋能教育治理和教育教学各环节,加快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上大元宇宙——“AI 教育”赋能教学场景应用
教博会“教育新闻坊”栏目推出“上海大学:当教育遇上元宇宙”节目,展示了上海大学数字化应用新体验。记者采访到上大元宇宙团队成员之一齐心语,她介绍说:“在元宇宙课堂里,我为自己设置了粉色头发,还定义了专属表情。每当听到蒋老师讲到精彩之处,我会在我的头顶打出一行字‘太精彩了!’”她说,比起传统的“线上会议课堂”,元宇宙互动性更强,更有参与感。“蒋老师在元宇宙里是黑色头发、红色马甲、背一个小书包的形象,和他平时的样子很接近。我和同学们也是如此,大家都按照自己平时的样子DIY课堂中的形象。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画面,我们都觉得很亲切。”
美术学院教授蒋飞介绍说,为应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简单的教学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数码艺术系的教学需求,元宇宙以数字思维和数字技术为学生带来虚拟课堂的良好体验。蒋飞和他的团队还将宝山校区校园中具有辨识度的建筑进行了艺术化还原,使师生在虚拟校园中产生较强的沉浸感,建立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连接、激活了上大师生的共情,又打通了学生、学校、教室和老师的界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多维感官来全面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2022年毕业季,蒋飞和他的团队在“上大元宇宙”中开设了一场特别的“毕业典礼”。同学们在元宇宙中,穿上学位服,在校园里打卡拍照留念。齐心语作为开发团队的一员,也在元宇宙中穿上学位服,庆祝学长学姐顺利毕业。据她透露,这场毕业典礼的访问量达到数千余人次,在上大毕业生的朋友圈里“刷了屏”。
蒋飞告诉记者,元宇宙不仅支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融入社交、娱乐,他和团队还计划将元宇宙与线下联动开展讲座和学术活动,拓展至更多领域。而刚刚接触元宇宙不到半年的齐心语,则选择了“元宇宙的社交以及虚拟化身”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希望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做出更多的元宇宙研究成果。
“数治”新范式——数据治理赋能教学管理模式
在教博会“云展览”板块上海大学展区,记者通过线上参展了解到,大数据在上海大学学科优化布局、学位点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进一步推进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校构建了全新的数字化培养和管理模式,率先构建学生3D属性模式,即“人人有网格、人人有组织、人人有身份”的三维数据属性模型,通过构建一数一源统一数据平台,打通各类数据通道,实现各类主题数据,包括健康主题、学生数字档案、教师数字档案等,这些数据除了解决日常的业务处理、流程处理外,同时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支撑。
与此同时,上海大学绩效平台通过将学校各类系统如本科研究生教务平台、文理科研统一平台、人事系统平台等数据打通,每年教师考核的通过自动采集或认领模式,实现本科教学和指导教分、本科课外指导教分、研究生指导及课程教分、理工科研成果教分、人文社科科研成果教分、科研会议教分等6大类,21项指标能一键出结果,每位老师的绩效教分自动生成,实现公平、公正、公开。
线上线上一站式融合——信息技术赋能服务水准提升
在教博会“云体验”板块“教学应用场景·数字创新”栏目,记者了解到,上海大学正在加快推进“新基建”建设,建成了全国高校首家延长校区四 中心,集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技防中心、能控中心、视频会议中心、可视化大屏展示中心和空间共享中心一体化智能信息大楼。全校完成教室150间数字化智能改造,推出20处课外数字化共享空间。
同时,学校通过线上智能流程中心一网通办延伸,建设了多校区线下一站式共享服务大厅。形成网上办理体验区、无人自助终端、智能自提柜等自助服务创新模式,实现了线上业务预约办理、电子印章流程化管理、跨校区视频面对面办理等功能。自助打印设备提供19种带有电子印章的各类证明材料,证明材料上的二维码提供扫码验真功能,大大提升师生满意度。
“每天我会通过健康之路进行健康信息打卡。简单回答几个问题,平台上就会显示出我的行程卡记录、核酸结果,通过审核之后我会获得上大蓝码,这是我进出校园、跨校区学习的凭证。”齐心语介绍说,现在每天打卡已经成为上大人的常态。
记者了解到,2020年1月上大在全国率先推出自主开发的健康之路平台,通过构建“一人一档”数据库系统,实时排摸近5万师生的健康状态、人员分布提供了统一信息系统平台和数据保障。学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人员精准管理和动态数据治理,在“健康之路”平台上开发了多码、多数据融合的“上大蓝码” “上大进出码”,为全校师生筑起“一人一档”精准高效“防疫墙”。
不只是健康打卡,在“每日一报”信息平台中,齐心语还可以选择图书馆座位、充值校园卡、预约校车等等,极大方便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她说,正是学校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应用,让自己享受到了科技的便利,丰富了自己的校园生活。
通过教博会的线上展,记者了解到上海大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新成果。校信息办副主任顾爱军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每位师生都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参与者,需要大幅提高师生全面数字素养,需要探索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动教育模式变革,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逐步成为一种习惯,支撑“永不掉线”高质量的线上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必将真正成为培养个性化的创新型人才的引擎。
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