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情未了宝晴(青未了宝晴老师)
余情未了宝晴(青未了宝晴老师)老师微笑说,你明天如法炮制,让路人评价哪里最精彩。学子领悟,翌晨再去集市,与昨日一样布置,只不过改置朱笔一枝,又将告示改写为,“请过往客人赏画,你认为精彩处,请于此画一红圈,敬请雅正,并请饮茶消暑”。学子速回避。集市散尽,学子忙来看画,只见整幅画作处处皆是红圈,连自己的最不尽意之处竟也是一个大大的红圈,宛如梅开。学子回见老师,兴高采烈溢于言表。某学子跟老师学画数载,对自己的画作仍缺乏自信。一日问老师对自己的画作有何评价。老师笑着说,你不妨把画作拿到集市上,让众人评价一番如何?学子点头称是。遂去集市,寻得一绿阴处,挂起画作。张贴告示并置笔墨、清茶。告示上写明:“请过往客人赏画,您认为败笔处,请于此画一差号,敬请雅正,并请饮茶消暑”。学子速回避。集市散尽,学子急忙来看画,只见整幅画作处处皆是差号,连自己的最得意之处竟也是一个大大的差号,宛如涂鸦。学子回见老师,垂头丧气郁闷至极。在简短地做了自我
孙秉伟
那天收拾书房,从一册我珍藏多年的杨朔散文集里,掉出一张我1965年初中毕业班的合影。照片上,校长和几位任课老师坐在第一排中央,我们一群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分成几排站立着,簇拥着。
我一眼就认出了坐在校长身旁的宝晴老师。她微笑着,一副慈爱的样子,我的心头一暖,思绪打开,竟然一时收拢不住。
1963年秋,我进入了初中二年级了。上课第一天,新任我班语文课老师的宝晴来到教室。听说她是刚刚从外地调来的我们学校的,有着几十年教龄了,很厉害的。她有40多岁的年龄,比我妈妈大了好几岁。留着长发,戴着一副黑边眼镜,双眸透露着睿智、和善的光芒,嘴角带着一丝笑意,一出场,身上带着的那种优雅、矜持、端庄和亲和力,就把全班吸引住了。
在简短地做了自我介绍后,她说,我一来校就听说你们班的语文水平是级部最棒的,今天我想摸摸底,给大家出一道作文题,叫作《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体裁不限,同学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一堂课的课时,现在开始。
没想到语文首堂课就是写这样高难度的作文,写溜了记叙文的我们一下子有些傻眼。这算是什么题材的作文啊?初二就是不一样啊!
我作为这个班的语文课代表,心里也暗暗吃惊,斟酌了一番,就写一篇夹叙夹议吧,题目是《众人评画的启示——浅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就是我的当堂作文了。
某学子跟老师学画数载,对自己的画作仍缺乏自信。一日问老师对自己的画作有何评价。老师笑着说,你不妨把画作拿到集市上,让众人评价一番如何?学子点头称是。遂去集市,寻得一绿阴处,挂起画作。张贴告示并置笔墨、清茶。告示上写明:“请过往客人赏画,您认为败笔处,请于此画一差号,敬请雅正,并请饮茶消暑”。学子速回避。集市散尽,学子急忙来看画,只见整幅画作处处皆是差号,连自己的最得意之处竟也是一个大大的差号,宛如涂鸦。学子回见老师,垂头丧气郁闷至极。
老师微笑说,你明天如法炮制,让路人评价哪里最精彩。学子领悟,翌晨再去集市,与昨日一样布置,只不过改置朱笔一枝,又将告示改写为,“请过往客人赏画,你认为精彩处,请于此画一红圈,敬请雅正,并请饮茶消暑”。学子速回避。集市散尽,学子忙来看画,只见整幅画作处处皆是红圈,连自己的最不尽意之处竟也是一个大大的红圈,宛如梅开。学子回见老师,兴高采烈溢于言表。
老师见状,含蓄地问学子,你认为自己的画作如何?学子一脸茫然,苦笑摇头不知所云。老师说,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一幅画作,一件事情,乃至一个人,大千世界、万物万象,都不会“一无是处”,同样也不会“十全十美”。浅薄之作也有可圈可点之处;问鼎大作不乏存有瑕疵几点。所以,不要一看到“涂鸦”,就把自己也看成一团漆黑,惶惶然也;一看到“梅开”,就把自己也看成一片春色,喜形于色。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子顿开茅塞,瞬间成熟了不少。
这则“众人评画”的小故事,寓意深刻。值得人们品味,并从其中悟出一些有益的道理。
交卷时,心想也不知是否合乎题意,心里有些忐忑不安。
第二天语文课。宝晴老师一进教室便和颜悦色地问道,“哪位同学叫范维?”我一愣,连忙站起来喊了声“到!”她喊我上教桌前,“来,来,你把你的作文给大家读一遍。”我的脸唰地红了起来,心想坏了,很可能成了反面教材了,硬着头皮把我昨天的那篇作文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读毕,下座。宝晴老师开始点评。同学们,昨天的命题作文大家都交上了。我认真地批阅了一遍,总的来说,我们班的作文水平还是不低的。 你们从擅长的记叙文出发,过渡到议论文的写作。几位同学引经据典,议论风生,遣词造句,层次分明,还注意到了首尾呼应。其中范维同学的这篇文章,巧妙地借用了“众人评画”这个小故事,由浅入深,雄辩地论证了“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道理,具有较强的逻辑力量。作文最后又通过画师之口,告诫人们不要一看到“涂鸦”,就把自己也看成一团漆黑,惶惶然也;一看到“梅开”,就把自己也看成一片春色,喜形于色。引起人们共鸣,很有警示意义。难能可贵的是还凸显了斐然的文采。不错,真的不错啊!
宝晴老师的这番评论让全班同学听得有滋有味,她又问,“你们班上学期的语文课代表是哪位同学啊?”班里几个同学齐声回答“范维。”“好,范维同学,这学期这个班的语文课代表还由你来担任”。大家真捧场,还给了我一顿噼里啪啦的掌声呢,弄得我不好意思起来了。
时间过得真快,初二下学期来到了。那天语文课学的是毛主席诗词《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宝老师先是带着我们回忆了主席这首诗词产生的背景,她语调深沉地对我们说,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以王明为首的“左”倾机会主义者排斥毛泽东的正确战术,结果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人数急剧下降,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而毛泽东还受到了留党察看的处分。1934年7月23日凌晨,毛泽东在去参加粤赣省委扩大会的途中,登上会昌山,写下了这首词。
她深情地讲解,这首词通过登临“会昌城外高峰”所见之景,表现了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全次分为上下两阙。上阙写了登山的时间和感受。下阙具体描绘了会昌城外的岚山风景,预示革命道路是艰难曲折的。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主要由以下三点:其一是亦情亦景,情景交融。诗人把深沉的感情蕴藏于景色之中,诗行之外的余韵,远远超出了落在纸上的笔墨;其二是结构紧密而不显拥挤,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寥寥字数中有条不紊一一写出,极其简洁明了;其三全篇用语浅近,用的是通俗口语,但却寓意深沉。要求同学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不离诗词原意,写出一篇作文,下堂课交上。
回家后,我反复朗读主席的这首诗词,从抽象到具象,努力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一幅宏伟的战争画面浮现在脑海里,我下笔如有神,一篇散文写了出来。
迎接胜利的曙光
——读毛主席诗词《清平乐.会昌》
东方刚刚露出了鱼肚白,沉沉夜色尚未退尽,一道曙光微微出现在天际,一片迷迷蒙蒙。
作者和一众红军干部登上了会昌城外的岚山。淡淡的云雾中战旗漫卷,翠竹中闪现着年轻的红军战士刚毅的脸庞和闪着寒光的钢枪。哈哈,原还以为自己行得早呢,看,我们的战士已经守卫在山上,怎能说我们早呢?
天渐大亮,在豁然开朗的晨曦中,作者伫立峰巅,不禁浮想联翩。从1927年秋收起义以来,率领工农红军转战南北,脚下踏遍多个省份的千百山岭,视野内尽是祖国的锦绣河山。可是乌云遮天,豺狼当道,百姓处在饥寒交迫之中,背井离乡,饿殍遍地,人间惨剧一个接着一个。为了砸碎旧世界,给天下苍生一个安宁幸福的日子,共产党人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革命的理想激荡着革命战士的情怀,我们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第五次反“围剿”虽然失败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但是,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是吓不到、杀不绝的。看啊,岚山风景如画,战旗飘飘,钢枪闪亮,“风景这边独好”!自己刚刚进入不惑之年,正是壮年有为的时候,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壮志在胸“人未老”!
极目远眺,向东望去,起伏延绵的群山,一直接连着浩瀚无边的东海;向南望去,南海海滨的岭南风光,更是遍地苍翠,草木葱茏。红军战士们指看着南粤,革命的豪情激荡,心中憧憬着中国革命的未来,回荡着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把红旗插遍祖国大地,让锦绣河山更加雄伟壮丽。
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道霞光照遍了巍巍青山,战士们簇拥着他们心中的统帅,共同迎接胜利的曙光。
我的这篇作文作为范文,先是在整个级部每个班级都念了一遍,然后又有学生会宣传干事抄写在学校的黑板报上。一时我“名声大噪”。
那天学生劳动课,我被安排到语文教研组打扫卫生。宝晴老师的桌子很整洁,一册厚厚的大本子放在办公桌上,封面上用楷书写了六个大字,《历年范文珍存》。我很好奇地打开,每一篇都是学生作文,一看那熟悉的笔迹,就知道是宝晴老师抄写的,比她平常娟秀的板书还漂亮。最下角记着年代、学校、班级、姓名。我来不及看内容了,就看作文题目和落款。第一篇题目是《母亲的眼泪》,落款是“民国 36 年,某县完小四年级1班,黄莹莹”。第二篇是《我看见了解放军》落款是“民国 38 年,某县初级中学初一2班,张三宝”。哗哗往后翻,又一篇是《为抗美援朝出把力》,落款是“1952年,某县初级中学,初三2班,庄小林”。再一篇是《我们一定会迎来灿烂的阳光》,落款是“1960年某市某中高一1班战宏”。看到最后一页,我的眼睛亮了,题目是《迎接胜利的曙光》落款是“1963年,青岛第某某中学,初二3班,范维”我觉得心砰砰地跳,脸有些发烧。赶紧把大本子合上,继续打扫卫生。
初三下学期临近中考了,母亲和我商量,你兄弟姊妹好几个,全凭着你爸微薄的工资过日子,你是老大,得替家里想想,咱就不考高中了,考个技校早出来挣钱帮帮家里吧。我知道父母的艰辛,想想母亲每天在缝纫机上忙碌厂外加工活到深夜,想想一大群弟弟妹妹,我默默地点点了头。
消息传到学校,宝晴老师第一个来到我们家,她对我的爸妈说,范维同学很有才华,我从民国30年开始教国文,至今已有20多年了,走了不少地方,任教了好几个学校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语文课。见到了不少优秀的学生,范维就是其中一个。这个同学勤奋,有悟性,理解能力强,他喜欢文科,基础好,尤其是古典文学的底子厚实,文章写得好,我很喜欢他。你们不让他考高中,他就失去了高考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太可惜了。
我的爸妈把家庭窘迫的生活状况说给宝老师听,我记得很清楚,母亲当时流泪了,宝老师眼圈也红了。
我执意对母亲说,不能上高中,我就得考最好的中专。1965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时被称为全国八大名中专的某某学校。这是一座培养工程师的理工科中专。去外地学校报到前,我与宝老师道别,她勉励我说,无论将来做什么工作,不要扔下手中的笔,常言道“得语文者得天下”,这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修身养性,明事理,养厚德的重要工具。临别,她还郑重地赠送给我一本《杨朔散文集》。
谁能料想得到这一别竟成永诀。1966年,“文革”风暴中,学生们搜出宝老师的那本《历年范文珍存》,以上面的民国落款,诬陷她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弯腰批斗能忍受,可给她剃了个阴阳头,让她不甘受辱。在一个秋风萧萧的日子里,宝老师服药自尽,享年44岁。
萧瑟秋风今又是,宝老师离开人世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了。1965年的毕业照还在,她送给我的散文集还在,给我的临别赠言依然还响在耳畔。
可以告慰她的是,我没有辜负她的期盼,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做工还是在领导岗位,都没有扔下手中的笔,这支笔让我对几个岗位上的工作都游刃有余,成就了我的梦,助力我成为企业报刊和文学刊物的主编,几年来编发几百万文稿,培养了一大批文学艺术各门类的爱好者,为企业文化建设做出了自己的奉献。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近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若干发表在各类文学刊物和报刊上。
我把毕业照重新夹在宝老师当年赠送给我的《杨朔散文集》里,在其旁边庄重地摆上我的散文集。书香袅袅,那里面有着一位老教师对学子殷切的期望,也寄托着我对宝老师的不尽思念。
作者 孙秉伟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壹点号浮山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