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零吼叫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代替吼叫)
教育孩子零吼叫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代替吼叫)我在读了鲁迅先生这篇杂文后,有一个感受是鲁迅先生因原生家庭父亲的影响,其实不想做爸爸,他是在发牢骚。鲁迅有一篇叫《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实际上讲的是改革家庭的,即使现在看也不过时。临睡前:感觉自己白天做的不好,不该发火,不该对孩子大吼大叫,于是发誓第二天绝不这样!第二天: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于是你陷入无限循环。面对天使和恶魔随意切换模式的孩子,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做一个意志力顽强,零吼叫的父母呢?
你是否曾为自己吼叫孩子而懊悔呢?
早晨:看到天使般模样的孩子,感到人间充满了爱,抱抱孩子,亲亲孩子,逗逗孩子。
中午:孩子调皮撒娇闯祸,意志力开始慢慢下降,心里想的是——让想静静。
晚上:如果你工作一天,下班后疲惫的躺在沙发上,一点点力气都没有了,不想动弹,只想北京瘫。但此时孩子到处乱画,到处惹事,你让他安静一会,他偏不,你让他干什么他都不顺着你,于是你的火就蹭的冒上来了,开始大吼大叫。
临睡前:感觉自己白天做的不好,不该发火,不该对孩子大吼大叫,于是发誓第二天绝不这样!
第二天: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于是你陷入无限循环。
面对天使和恶魔随意切换模式的孩子,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做一个意志力顽强,零吼叫的父母呢?
鲁迅有一篇叫《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实际上讲的是改革家庭的,即使现在看也不过时。
我在读了鲁迅先生这篇杂文后,有一个感受是鲁迅先生因原生家庭父亲的影响,其实不想做爸爸,他是在发牢骚。
文章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
38岁了,父亲的严厉和不近情理给鲁迅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还辣么大。鲁迅的父亲令鲁迅和弟弟们闻风丧胆,甚至连鲁迅的母亲都感到惧怕。
鲁迅先生老来得子,1929年他48岁时才有了他唯一的儿子周海婴,这个儿子还是计划之外的,他和许广平本来不想要孩子。
如果我们试想一下:我们和孩子没有了血缘关系,不谈论父母和孩子的亲情。
一个家庭
父母平和、温暖和睦、让人快乐;
另一个家庭,
父母总是大嗓门争执,家庭充满火药味,让人压抑。
凭心而论,如果孩子有选择的话,孩子会怎么选?
如果是我们自己,我们怎么选择家庭和父母?
事实上,在为人儿女,为人父母上,孩子和我们并没有的选择。那既然孩子就这样来到了我们身边,成为了我们家庭中的一员,我们需要做的更多的或许是自我成长和提升。
好,再说回我们的主题:做不吼叫的父母。
关于吼叫的危害,现在的媒体宣传很到位,前面通过鲁迅先生的经历,过去我也写过这些文章,就不多唠叨了。
但,做不吼叫的父母,太难了。你是不是也这样认为?
很多父母会很挫败的跟我说,是不是我太失败了,我为什么做不到呢?我控制不了。
其实,这不是我们的错,而是因为自我成长和提升简直太难了。
我们几乎人生的一大部分都是在学习,终于从学校毕业,进入职场通过了职场培训,不就是可以享受生活,享受成果,过好日子就可以了吗?怎么还需要学习呢?
甚至有些父母提到学习,会觉得恐怖,辛苦。
学会如何去做父母
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人大概有两次系统的自我学习的机会。
一次是我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在校教育。
另一次是有了孩子以后,学着如何和他一起成长、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学着和这个世界say hi。
所以有的人说孩子是天使,他们是派来让懒惰的我们、裹足不前的我们、高高在上的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成就。
低声教育
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大的尊重
每个被家长一吼就会变得听话的孩子,他们心中都藏着对父母“声音”的恐惧。当他们战胜对“高声教育”的恐惧,就会变得更加难以管教。
所以父母真正应该给孩子的应该是“低声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是靠一时的威严和怒火“吓”住孩子。
当我们在和别人交流,舒缓平和时,别人会听得格外认真。你要是亢奋的扯着嗓子喊,反而让对方心烦,然后听不下去,最后拒绝沟通。
低声教育给家长带来的是更加理智、平和、安静。给孩子带来的是更加的易接受,心理防线更加的松弛。
低声教育的好处
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
孩子的一言一行来自于家庭,你如果是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平和的声音和孩子说话,你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他也会和你一样爱周围的人和世界。
你和孩子大声吼叫,孩子最后也对你大声吼叫。你和孩子好好说话,他也对你好好说话。就好像你朝着山谷里喊一声,你好。山谷回你一声,你好。你朝着山谷喊一声,滚蛋。山谷回你一声,滚蛋。
有效沟通
这样能促进沟通,让事情以及问题得到推进。而不是停留在无休止的愤怒,生气当中。
当我们在面对孩子的行为,首先想到孩子的感受,什么样的沟通可以带给孩子好的感受和情绪,这时候你就会慢慢学会放弃发泄情绪和吼叫。
我们若改变,孩子自然会随着你而改变。
你可能要问,
要如何让自己做到“低声教育”?
只是做到低声就可以了吗?
实际上,低声只是一个态度,
更关键的是我们怎么说,怎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