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华大学105周年校庆(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

清华大学105周年校庆(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1999年,23位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们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竺可桢、侯德榜、茅以升、叶企孙、华罗庚、梁思成、闻一多、朱自清、吴晗、曹禺、钱伟长、钱学森、费孝通、季羡林……大师辈出、灿若星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清华大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110年来,清华大学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培育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书育人特色,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了大批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这是一代代清华人拼搏奋斗、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结果。春风化雨 其乐未央“很多革命烈士牺牲时只有二十几岁,有的还不到二十岁,这些绽放的生命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永远停在了他们生命中最青春、最蓬勃的时刻。”不久前,全国高校党史接力宣讲活动在清华大学启动,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与国内其他高校学生理论宣讲社团共同参与。在进一步

清华大学105周年校庆(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1)

清华园内,紫荆繁盛,春日朗照。

已逾百年的清华学堂掩映于树荫当中,素雅静穆。每一方砖瓦都见证着一所大学的命运如何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阳光下,操场上挥洒汗水的青春身影与“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几个大字相映生辉,彰显着“体魄与人格并重”理念的历久弥新。

一动一静间,映照出清华大学积淀110年的精神气度。

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清华大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110年来,清华大学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培育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书育人特色,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了大批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这是一代代清华人拼搏奋斗、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结果。

春风化雨 其乐未央

“很多革命烈士牺牲时只有二十几岁,有的还不到二十岁,这些绽放的生命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永远停在了他们生命中最青春、最蓬勃的时刻。”不久前,全国高校党史接力宣讲活动在清华大学启动,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与国内其他高校学生理论宣讲社团共同参与。在进一步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的过程中,同学们更坚定了“祖国至上、人民为先、事业为重”的理想信念。

竺可桢、侯德榜、茅以升、叶企孙、华罗庚、梁思成、闻一多、朱自清、吴晗、曹禺、钱伟长、钱学森、费孝通、季羡林……大师辈出、灿若星辰。

1999年,23位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们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

近年来,清华园更是走出多位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人才。其中,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将军,大学负责人,重要企业、科学院所的领军人物等。

如今,一大批清华学子“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活跃在乡村振兴工作站、教育薄弱地区的乡村学校、祖国边陲的边防哨所、国家重点单位的生产科研一线……

立德立言,泱泱大风。一流学子,源于一流的人才养成——

1911年,《清华学堂章程》中规定“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心系国难,育人不辍;新中国成立后,蒋南翔校长倡导“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之理念。

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看来,“筑强国建设之基,育可堪大任之才。面向国家所需培养人才,坚持国家至上、人民为先是清华不变的血脉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近十年来,以丘成桐、朱邦芬、张希、施一公、姚期智、郑泉水六位院士为首批首席教授的“学堂计划”,致力于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5年,学校发起成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致力于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2017年,学校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为学生多样化成长开拓广阔空间。

2020年,强基计划启动,开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崭新探索。

“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今日清华园,96岁仍坚守教学一线的张礼教授正在批改学生的文章;青年教师班慧勇忙着请教“师傅”,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做准备;在全球超算竞赛中获得“大满贯”的学生超算团队,正为下一次竞赛紧张准备;清华学堂内,阳光爬上古朴的窗棂,穿过走廊进入教室,墨韵书香间,同学们即将开始一场学术讨论……

爱国奉献 追求卓越

一所大学的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

“试验成功!”2020年11月3日7时10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清华大学核研院传出。由清华大学牵头技术研发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1号NSSS(核蒸汽供应系统)模块冷态功能试验成功,标志着全球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电站双模块冷试顺利完成,为后续热态功能试验、机组装料等关键节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调,大学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

“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清华人是有一股子豪气的。

1933年初,清华师生研制成功适合中国国情的成本低、效率高、易推广锌粉制造方法,使得锌粉与军用烟幕弹大规模制造成为可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国际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发展新中国原子能事业成为当务之急。清华大学闻令而动,决定成立工程物理系,建设原子能科学实验基地。1960年,核研院(200号)成立,建院时团队平均年龄仅23岁半,于1964年建造了我国首座自行研究、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后又相继建成了低温供热堆、高温气冷堆等。

此后,清华师生又研制或设计了中国第一批大规模通信专用集成电路、世界第一套钴60集装箱CT检测系统、世界上第一座全断面碾压混凝土薄拱坝……进入新世纪,清华人自行设计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模块化高温气冷堆实验电站,并于2003年实现满功率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国在新型核能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个世纪又十年,清华与祖国同成长。

秉持实干精神,清华大学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贡献了一批世界领先的高质量创新成果——

“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及装置”项目将我国立体视频技术向前推动了一大步;“辐射成像创新团队”为打击走私筑起了高科技屏障,助力中国成为全球集装箱检查新技术的引领者;“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被杨振宁先生评价为“诺贝尔奖级”的科研成果……

以国家发展建设为己任,清华航天科技成果助力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清华部分师生参与港珠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为大桥使用保驾护航;清华承担的“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启动,意味着世界最深的极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进入建设新阶段,将为中国和全世界的前沿物理实验贡献一个更为纯净的“开放共享”平台。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殷切嘱托化作清华人前行的动力。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清华大学医学院师生联合博奥生物研发团队成功研发了全自动、全封闭式可在45分钟内完成“样本入—结果出”、35分钟就能报阳的“全集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芯片系统”,并同步研发了中通量新冠核酸检测芯片、高通量快检的全套产品,将国内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准。

“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让全校师生备受鼓舞。清华将持续以一流的创新成果建设一流的大学,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成为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说。

致力于“建设最高等学术”,对于清华人来说,始终如此。

人文日新 行健不息

在清华大礼堂南墙上,悬挂着1926年毕业的校友们赠送给母校的“人文日新”牌匾。“日新”二字,出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指革故鼎新,勇于突破。

站在新起点,清华人认识到,必须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前瞻性的改革创新,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方能实现新的跨越。于是,跨入新百年的清华大学开启了一场使命驱动的系统改革——

加快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既是清华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迫切需求,更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2016年起,学校先后召开两次全校科研工作讨论会,全面推进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以前沿部署、学科交叉、新型智库、科技成果转化和完善学术评价制度为重点,探索符合科研规律的组织管理模式;

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2017年起,学校布局3个实体和7个虚体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旨在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学科交叉;

全球高等教育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大学也要站在世界地图前思考办学定位。2016年,清华大学发布实施学校历史上首部全球战略,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传承创新、卓越发展”为原则,着力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开展服务国家和世界的研究,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与全球影响力。

在清华大礼堂前的日晷基座上,镌刻着四个字——“行胜于言”。这四个字作为校风,鞭策一代代清华人严谨务实、拼搏进取,也督促今天的清华人敢为人先、迎难而上。

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改革的难点。清华打出教师分系列管理、教研系列准聘长聘、薪酬体系改革等多项人事制度改革“组合拳”。根据职责不同,将教师分为教研、研究、教学三大系列;准聘长聘制度通过2到3个聘期的考核,致力于鼓励有学术志趣和学术潜力的优秀人才从事长周期、基础性、前沿性研究;薪酬体系改革则与教师分系列改革相配套,对不同系列的教师采用不同的保障和激励措施。

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顽疾是当前教育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2020年,清华发布相关规定,回答“破立”之问,将立质量放在建立符合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体系和价值追求的学术评价制度的首要地位。

人文日新,行健不息。对清华历史多有探究的清华大学中文系原主任徐葆耕说,清华大学在灾难中诞生,却因灾难而自强独立,行健不息。

当年,季羡林先生在被问及何为清华精神时谈道: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生命活力,永远走向上的道路。

是的,清华园,永远涌动着向上的力量。

创新引领 自强奋进

站在2021年的节点,清华人满怀豪情。“清华的故事充分证明,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中国的大学只有深深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充分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陈旭说。

站在2021年的节点,清华人深感责任之重。“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是孕育和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一流大学要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发挥引领作用,清华大学要主动担负起更重要的使命,实现新的引领。”邱勇说。

在校庆日到来之际,“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被确定为110年校庆主题。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穿越时空的力量。

1914年,清华园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演讲。在这次日后被无数次提及的演讲中,梁启超寄语清华学子:“作中流之砥柱”。也正是这次演讲,诞生了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此成为一代代清华人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成为百余年后,新一代清华人砥砺再出发的深沉动力。

——要以更高的标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要以更高的标准提升学术创新水平。以服务国家、服务育人、文化引领和学术引领为原则,完善和发展以健康的学术生态为基础,以制度健全、机制畅通的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一流学术成果产生和一流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成为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

——要以更高的标准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层次。研究制定新一轮全球战略,努力建设更开放、更融合、更有韧性的大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清华大学提升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最好时期,是服务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并作出重要贡献的最好时期。学校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奋力开拓学校发展新格局。”邱勇谈道。

清华园西南角,由林徽因参与设计、朱自清题名的“胜因院”,曾留下许多大师的足迹。如今,胜因院22号小楼已经成为面向世界各国师生的活动中心。在这里,师生们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此番图景,正折射出一个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更从容、更有韧性的清华从110年光阴中走来,广纳四海英才,向世界一流前列阔步前行。

回首过往,清华人始终铭记“一国之大学,当有其对于一国之任务;一代之大学,当有其处于一代之特点。”

面向未来,清华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