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1,着装打扮。我毕业的本科和我现在就职的专科仅隔一条马路,地理范围小,比较起来或许更直观一些。但仅限于我所说的两所学校,以下所有专科,本科,都代指该两所学校。硬要拿大专生这个群体和本科生群体比综合素质,挺欺负人的。不过考虑到专科还包括中专,那么中专绝对是最乱的,没有例外。一群命最不值钱的年级的小孩,面子比什么都重要,心比天高,宛如智障的大把人在。如果把中专包括在内,直接拉低全部水平线,专科百分之百比不过本科的。写本科论文的时候,导师一般就会说“标题要长,范围尽可能小。”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1)

先说,结论。

大部分专科很乱。乱在“参差不齐” ,它不像本科,它里面各种类型鱼龙混杂在一起,你不能单纯的用好和不好去评价,是因为它不似本科“大部分都不错,个别很差劲” ,专科有爱学习的,有不爱学习的,比例平分秋色;有爱捣乱的,有不把老师学校放眼里的,有尊师重道的,有性格和善的。

如果把本科比喻成黑白分明的中国水墨画,中专就像后现代构图诡异的油画。

比起本科来说,它太乱了,各种各样立场不同的人非常多。如果说大学是最后一座象牙塔,那么专科相对本科来说它就混杂了过多的社会气息。

硬要拿大专生这个群体和本科生群体比综合素质,挺欺负人的。

不过考虑到专科还包括中专,那么中专绝对是最乱的,没有例外。一群命最不值钱的年级的小孩,面子比什么都重要,心比天高,宛如智障的大把人在。如果把中专包括在内,直接拉低全部水平线,专科百分之百比不过本科的。

写本科论文的时候,导师一般就会说“标题要长,范围尽可能小。”

我毕业的本科和我现在就职的专科仅隔一条马路,地理范围小,比较起来或许更直观一些。但仅限于我所说的两所学校,以下所有专科,本科,都代指该两所学校。

1,着装打扮。

我的本科学校有音体美三个学院,我工作的专科学校有人文艺术学院。以此为基础,撇开行为艺术和专业特性的学生不谈。

两个学校走在路面上的学生的打扮其实差不多。搏出位的在哪都是少数,不过,专科院校的男生普遍比本科院校的男生会打扮。专科的女生,总体上要比本科的女生显得成熟(其实我同学所在的一个中专才厉害,十几岁的女孩子像二十几岁的一样,几乎人人浓妆艳抹)。

2,出勤记录和考勤

专科出勤记录相较于我记忆中的大学里明显差很多。

而且我所在的专科院校里,不管什么科目,平时成绩的占比都很大。专业课平时成绩是百分之四十,公选课是百分之六十。

而我读书的时候,选修课才有六十的比重,专业课和公选课都只有二十。

积极的人上课总是积极的,而不积极的人可能专科比本科多了一点。

而且,专科上课,基本上每节课都要点名两次,这是学校的课堂常规,不然中途不见了的人下课也不会回来。这种情况本科是不可能见到的,本科就选修课会点名,主要看老师心情。

3,课堂质量

由于我母校就在隔壁,以前的老师也会在专科接课赚外快。老师变同事,就经常下课了一起吃饭,难免就问“哪边的课好上?”

老师的回复也很有意思 :学生不行。那讲台,站上去对我简直是一种伤害。

我能想象那种,一个人在上面满头大汗不停的讲,低头一看却没有任何回应的绝望。

大家都很安分的玩手机,个别做笔记的,支撑不起老师的目光。

所以专科的课堂还是差了点。

4,学习氛围

本科学校有很多“英语角” 供学英语的人练口语背诵,图书馆一直压抑着焦虑的气息,考研的考证的,大家迷茫而又忙碌,来去匆匆。

关键词是,焦虑,忙碌。迷茫。

专科相对就很少,图书馆比较空旷,机房人却比较多。校园空气相对轻松,大家都很开心的过着每一天的感觉,即便毕业的月份,也很少能看到来去匆匆的人影。也有可能是学校都安排实习去了,毕业生不在学校。

关键词,轻松,开心。

5,学生问题

个人感觉专科学生普遍有钱一些。大学里一般“含金量” 高的专业是音体美,有钱才是特长生。

然而放在专科里,明显能感觉到本科学校里常见的“争贫困” ,“争励志”,要少很多。有见过文学院的妹子为了一年三千的贫困金,表面姐妹,背后互相捅刀子的,也见过数统院为了争一个入党名额大打出手的。

这种事我在专科还是见得少,也可能是视角切换了就看不见了。

不过专科学院经常贴通报批评,记过处分,退学警告等通知,这个报告在数量上是本科比不了的。

显然本科学校的学生更爱惜两证,而专科学生就不太在意,骨子里有那种 “无所谓”的态度的人很多。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2)


我发现专科学校的几个问题,通常是管理层的问题,也就是校领导的决策,十分专政。

专科学校管理“乱”。通常专科学校会有很多很脑残的规定,诸如不允许叫外卖,不允许吃泡面,垃圾桶里不允许有垃圾,早上没课不允许在宿舍睡觉…当然这些规定在普通本科学校也不是没有。但是专科生对待生活的态度总是无所谓,所以对这些不合理的要求完全不会反抗,任人欺压,或者说干脆不当一回事。学校管理很多也是尸位素餐,为了提高就业率强制收三方协议扣押毕业证之类的。。

专科里生源“乱“。参差不齐。基本分为高考考得来的,单招来的,分数不够注册来的。这几个生源里也分各种:随波逐流考证型,一心一意升学型,专心致志学技术型,无所谓自己舒服型和不想学习只想赚钱型……(≖`_̆′≖⑉)不管哪种类型的学生所占比例都挺大的而且基本互不干涉。你学升你的本,我玩我的游戏,你钻研你的专业技能,我兼我的职。关键是要在有限的三年规划好毕业后的去路。

毕业证发放要求“乱”。专科实行双证毕业,但不是毕业证学位证,而是毕业证技能证。所谓的技能证颁发单位也不是国家,就是个机构。例如我学设计,要交钱考他们的PS技能证,CAD技能证,一张里两百报名费,找工作时根本没人看。我是个设计师,我吃饭的家伙不会用还怎么找工作?面试时一上机测试什么都知道了←_←因为这玩意毕业证押了我半个月,影响我实习期转正。

专科学校水课“乱”。我曾经下课单独找某一门专业课老师聊过,为什么你的课那么水,感觉没什么干货?结果老师说,因为学生不听啊,或者干脆听不懂,如果我讲干货不就更没人听得懂了吗?专科学校的生源一般不怎么好,很多人都对自己的专业不了解,眼界不高(也可能是地域限制住了)曾经一趟外国建筑史课上,老师辛苦讲课,跟大家讲包豪斯,讲安藤忠雄,讲无印良品…下面的学生都没有,老师很担心的说,让大家课后了解一下这些跟自己专业息息相关的知识。应该没什么人去了解吧……

专科学校办事流程“乱”。学生有事的时候满校园的找负责老师领导,总是被到处踢皮球,跑上跑下不亦乐乎。这也是中国特色办事流程在专科院校的提现。

专科学校公告栏也特别“乱”。无外乎兼职招聘,专转本培训,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电信移动办网套餐有优惠,偶尔有那么几次约学术报告会,文化论坛,都要院系里强制要求学生参加……学生精神层次追求匮乏。

专科学校学生会“乱”。私以为这些学生组织才是学校里最乱的地方,各种官腔,社会风气都有,哪里像是个学生的样子……后来发现国内大部分普通院校都是这个德行。

专科学校奖学金评定“乱”。评奖学金相当不透明,奖学金不是给学习好的同学的,基本都是班长团支书学生干部包办。就算你绩点很高,但是最后班长等人总能在无偿献血啊,社团活动啊各种给自己加分,曾经有一年班长得意的跟别人说上学期自己在学生赚了1w各种奖金(•ิ_•ิ)甚至有同学提出来要均分奖金,毕竟拿钱的同学也不是因成绩好而拿钱,大家的学费都是爸妈辛苦赚的都不容易balabala…

专科学校的助学金申请“乱”。助学金也常常有人贪污,因为每个班都有名额,但是真的贫困生根本没那么多,就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去伪造材料领了…转头换了最新款的蓝绿大厂手机。。

这些事恐怕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有吧?说了这么多,其实专科和普通本科都存在一样的问题。

这是我觉得专科学校“乱”的几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专科除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比较多,其他跟普通本科一样乱(•ิ_•ิ)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专科学校都在升本,很多现在的普通本科前身也都是些专科合并起来的。普通二本三本和专科的差距再越来越小无限接近…可能若干年后普通院校生源会越来越杂糅,校园管理会越来越同质化。到时可能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好大学只剩下985211了吧……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3)


专科也分普通本科里的专科,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都是大学专科层次,区别在于高专是开设有医学师范等专业的专科,更偏向于理论,随着时间推移会升格为第一个提到的普通本科院校,同时有二本专业和专科专业。比如最近食堂事件的闽江学院……在若干年以前前身就是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更重视实践操作。当然这都是大范围来讲,具体差别不大。学不学,学得怎么样是学生自己的事。

职高中专和高职高专是两回事!前者是中等职业教育,后者是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

而且近年来发现有些中专里技能型人才也挺多的。本来大学专科就是为了培养技术型人才来的,本科更多培养理论型人才,做科研搞学术。然而国内的教育跟电影一样不懂得分级,有些本科放弃搞学术做应用型本科,有些专科理论知识少实践也跟不上,热衷于面子工程和管理纪律。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等条条框框的约束下纷纷低下头,走心的教育越来越少……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4)


另外高考招生名额有限,即便所有人都很努力,总有一半人得去上专科不是吗?各省分数线也不同,没必要因为自己考上了本科而瞧不起别人

高考考不好的原因很多,不单单是智商和自制力。早知道智商和自制力早在中考时就刷了一半人去技校了!很多时候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成绩也是有很大影响的。都说别让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事实上你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你们家长啊!(•ิ_•ิ)

现如今越来越觉得,年轻人找工作不容易,学历是一个主要PK数值,能力也是,家庭背景也是!想想家穷,学历低又没啥能力的人咋办……


有人说你们专科生考个四六级就是努力了,要早点努力会至于来专科?

喵喵喵?难道去了一个比较差的环境就不能努力了?努力晚了就混吃等死?什么神逻辑?能不能别见不得人好?就算比你层次低,就不允许人家往上爬了?!

有人说那么多专科生忙着专升本,不就是因为专科学校不好么?那那么多本科生一门心思想考研,也都是因为本科学校不好咯?

这正说明现如今的普通高等教育水平完全不够啊!无论是专升本还是本科考研,人往高处走走总是没错的。但没见过站在高处的要贬低低处的人。这是个人修养不够吧(•ิ_•ิ)


本科学生说自己是渣渣就是谦虚,专科生说自己努力就是洗白?

真的渣渣无论在本科还是专科都是闭嘴不说话的好吧( 。・-・。 )

大学专科与大学本科同为高等教育,只是层次比后者低,专科也分一批二批,专科也有民办。专科还分高职高专呢,这些你们了解吗?

麻烦有些本科生在嘲讽时不要在说专科生没受过高等教育,我看你才是没受过教育吧…?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5)

所谓的乱有几种

第一种,打架斗殴,这种在专科学校里面几乎很少,当然不是百分之百没有。俗话说得好,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这种性子急躁动不动就打架斗殴,在初中高中这种小社会的洗礼下,要么被淘汰(被比他更厉害的人打屈服),要么被劝退(几乎每个初中高中为了升学率以及稳定毕业班班风等因素,都会劝退这类人),要么录取到了很差的学校。咱们普通人平时也没什么机会和他接触。

第二种,偷鸡摸狗。相信我,这种人哪里都有,扒手出现概率和他家庭经济情况有很大关系。比如我们校企合作班一年学费上万,而且录取分数较高,因此我们专业几乎没有出现偷窃现象,而某些学费低廉的专业偷窃现象则非常多(因为我们宿舍是按专业分的,每次有人被偷东西都会贴吧发帖说)。我在校期间也做过学生干部,有机会看到过大部分人的家庭情况,发现专科学校几千号人,父母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很少,而听说在某重点大学的同学说他们班父母家庭背景明显要高很多层次,学生素质普遍没有那么低。我高中所就读的吉安一中为省重点高中,高考分数大概要650到700左右(实验班普通班区别导致有个分数线范围),但是来自农村的校内住宿班出现偷盗事件依旧不少,也可以侧面印证。

第三种,乱搞男女关系。嗯这个也是因人而异,但是专科比例应该是会大一点。为什么会寂寞,会想乱搞,就是因为你思维空虚,你需要这种方式来排解。在最没有压力的专科环境下最容易滋生这种想法。情感应该如潺潺流水缓缓而来,而不是为恋爱而恋爱。当你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充实的生活,看到别人都在谈恋爱都在花天酒地,你会不心动吗?吸渣体质的人身上可能多多少少有些这方面原因。要想摆脱这种情况,入学开始就要站好队,也就是结交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朋友。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而不是被可能没什么好结局,还大把消费着父母金钱的情感冲昏头脑。

第四种,从事灰色产业兼职,校内人拉皮条。例如武汉汉阳区某些地铁口经常出现的招聘佳丽公关的小广告。以及学校厕所到处贴满的分期乐广告。做这一行的人盯住的就是这类群体。但是在学校都是同学,还不至于出现强买强卖,只要平时控制消费欲望,坚决和从事这类行业的同学保持距离,他们再乱也乱不到你身上。

第五种,学风建设差。老师强迫学生够买自己用于混职称写的书。老师上课讲得查,下面全在玩手机讲话,自己完全听不进,考试作弊放放水就过去了。但是面对这些现象的时候,你还是要想到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那几个学分,还是以后自己的大好前程?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他再乱还能轮到你吗?如果你真是个聪明人,163爱课程,网易云课堂,慕课网,极客学院,w3cschool,超星慕课。

乱与不乱,全凭自己选择。看到这里,相信各位都有自己的选择。若有不甘,三年后还可以专升本,升本之后还是一条好汉。

专升本不能跨省,所以在分数相差不大的学校中,极力推荐上发达省份的大学,省会>省份地级市。

专科学习氛围非常差,在这种环境下努力学习是一件很酷而且孤独的事情,身边为你喝彩的只有无尽的游戏喧嚣声。如果有机会,家庭有经济能力,真的推荐大家上三本,然后努力学英语,出国或者出境考研留学。

如果你真的很讨厌专业课,但是很想出国出境留学(包括港澳台),那么硬着头皮也要学好。因为境外学校会很看重平时成绩。而且无论任何专业,英语永远是升学中的No.1。无论任何时候,记得每天找个安静的地方背几十个单词。

某些情况下,分数就是人群群体的最好的划分标准。不仅仅是学生群体,也是老师群体,校领导群体的划分。可以去对比看看好学校的行政部门和差学校的行政部门的人员态度和办事水平效率吧。

有人说专科管得很严,和高中一样军事化管理,呵呵真是个天大的笑话。

我们武船,号称老牌军工院校。

严都是表面功夫,查寝,点名,晨跑这还不好办吗?搜索你们学校校门 代课的QQ群,这还不少吗?晨跑也有代跑,甚至关系好的直接和学生会沟通一下给点烟意思意思。查寝那就更不用说了,查完就从二楼翻出去通宵。我相信能上专科的同学,不可能没有着点小聪明。上课点名蓝墨云,这种东西解决方案也是一大堆。老师上了一个学期都认不齐你们的脸,代课,作业,考试什么的随便混混就过去了。

其实真正捣乱或者喜欢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人初中高中就已经被筛出去了,要么没读,要么就去打工了,很少会一直熬到大学的。虽然也有个别,但是并不会影响到整个学校。毕竟学校还是学校,又不是黑社会。

反倒是一些招收黑人留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校比较乱,曾经去过某个这类学校的贴吧。经常有人发帖称抓到黑人入室盗窃或者泡中国女生但是学校却拿他没办法。还有少数民族学生公开说代课代考,因为抓到了他们也不能处分什么的。

不过专科学习氛围相当差,身边群体的价值观也不敢苟同,基本上没人会主动学习,甚至有人旷专业课去做时薪低廉的兼职或者学车,本末倒置(我学车暑假一个月就学完了,非得在开学来学吗?)。专科里面需要抵抗周围很多诱惑。在这里努力学习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

数据告诉你,专科和本科相比,到底乱不乱。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乱”的含义。

如果将“乱”定义成犯罪犯法,心理状况等,如:

1、打架斗殴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6)

2、招嫖卖淫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7)

3、贩毒吸毒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8)

4、违法犯罪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9)

5、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10)

现实现象:

1、大学生(专科和本科)是存在犯罪现象的

以上这些现象,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在大学里面是存在的,从学历层次上,无论是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均存在。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现出攀高之势。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犯罪总体上呈增长的趋势并不意味着大学生犯罪已泛滥成灾,大学生犯罪占所有刑事案件的比例还是很小的 ,在校大学生犯罪也是少数个案,只是其增长态势和社会影响值得引起我们关注[1]。比如1981 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冯大兴盗窃杀人案、1994 年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案、2004 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2008 年中国政法大学付成励弑师案、2010 年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故意杀人案、2012 年南昌大学研究生刘望涉嫌制造毒品、2013 年复旦林森浩投毒案等。

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大学生犯罪现象做详细探讨的机构,只是归纳成青少年犯罪的领域。

结论:大学生群体存在犯罪情况,但总体比社会上良好。

2、教育程度(或学历)会影响犯罪情况

在专科中,可能会发生的犯罪现象的几率,会比本科及以上的要高但这些事情的发生几率会比社会中小的很多。

从学历水平上来看,以往的高校毕业的大学生犯罪案件,主要集中在大中专院校与高职院校,国内重点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犯罪很少见,但是近几年在待业大学生的群体中,处于高学历和名校出身的犯罪者几率增多,犯罪情况呈现低龄化趋势[2]。

但和社会上的人士区别是,学历较高的人,犯罪情况缓和,学历较低的人,犯罪情况倾向于暴力犯罪。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11)

如以上散点分析图,圆形小点为受教育程度,棱形小点为犯罪类型。

圆形:1文盲半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5中专,6专科,7本科及以上

菱形:1财产型犯罪,2暴力型犯罪,3滋事骚扰肇事型犯罪,4破坏型犯罪,5其他犯罪类型

从图形的原点(0 0)处出发相同方位上大致位置相同区域的不同变量的分类点之间存在彼此联系,散点间距离越近,关联倾向越明显,反之亦反。

结论:从犯罪情况来看,初中文化的人,倾向于从事滋事骚扰型犯罪,又存在破坏型犯罪的可能。而大学生群体(本科及以上)的犯罪者实施的暴力、破坏、滋事骚扰等恶劣性质的犯罪情况较为少见[3],而专科可能介于这两种之间。

3、专科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普遍不如本科

现在健康已经不单单是指的身体健康了,还包括了心理健康。

而心理健康程度是会影响人的各方面发展的,包括是否违法犯罪等问题。而在大学生群体中,专科生的心里健康程度是不如本科生的。但是在全国青少年范围中,大学生占据优势。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12)

从结论可以得出:1.大学生各因子分均普遍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呈现显著差异性。2.本科和专科学生在敌对、偏执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专科生在敌对、偏执因子上均比本科生要高[4]

现象解释:

1、专科比本科要“乱”的因素,是教育环境的影响。

如果将“乱”定义成违法犯罪、招嫖卖淫、吸毒贩毒、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在专科中发生的频率是比本科要高的。人的各项行为是会受环境影响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客观规律性的约束,会遵循客观规律性的所有规律。主观能动性就是自己的精神、意识、想法等,客观规律性就是周遭的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人际关系等。即人的主观意识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

由于专科的教学质量和设施等均不如本科,在教育层次上对人的影响也会造成两种隔阂,也会造成专科生与本科生之间的差距,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学校的教育资源,教学理念,教学法制程度是否健全,对学生的人文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犯罪问题[5]。

而在社会中,教育程度又会影响犯罪情况,影响心理健康情况,也因此专科比起本科来,存在这种差距。

但是,“乱”的情况只是相对于,针对题主所说的“专科和本科相比”,是这样的结果。但是放在整个社会中,大学生的“乱”会比社会中的“乱”要好很多。

2、存在的现象并不能用个例去反证

本话题下也有很多答主讲述了在专科阶段的经历,与正常的大学生无异。也有做到比普通本科生优秀的同学。但是并不能忽略专科生与本科生之间存在的差距,个例是无法反驳这种存在的现象的。因为上一个问题已经说了,人的主观意识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无论个人是多么的有雄心壮志,还是遵纪守法的概念,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完全不受环境影响的人是不存在的,只是说程度不同而已。合适的人需要合适的平台,不合适的平台也会造就不合适的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

3、专科生的普遍生源质量不如本科

专科的大部分生源,是农村或偏远地区,层次越高,比如往普通本科,重点本科,部属大学等层次看,农村或偏远地区的生源分布是越来越少的。这个取决于自身的家庭情况以及从小的受教育情况,教育资源的获取程度会关系到自身上大学的程度。而家庭情况涉及的因素是: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社会地位、父母文化素质水平、父母思想道德等等,在就业的情况下,就业质量也是普遍不如本科的[7]。

4、之所以大学会有专科与本科,是为了将人分成三六九等

大学分成专科与本科,国家就更能高效的分配各种资源,使其各施其能,而这样做正是将人分成三六九等。资源是有限的,名额也是有限的,而要获得更好的环境和资源,和自身的努力是离不开的,而且与很多的客观条件比如环境、思想、三观、道德水平、个人素质等息息相关。

个人建议及结论:

1、要正确看待专科层次,专科也是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种,只是在受教育程度和教学层次上低于本科。

2、明白专科和本科之间是存在差距的,最核心的是要明白到底差在哪儿,是学术能力还是思想观念,是动手能力还是思维能力,如果想要达到和本科层次同等水平的程度,自己又需要做什么。

3、专科院校的氛围普遍不如本科,包括学风,平均道德素质之类,自己要明白这一点,要明白走周遭环境是什么样子,尽量减少自己受到这种影响。

4、专科在社会上受歧视比本科较大,普遍待遇也不如本科。学历是社会上用于筛选人才的最有效机制,如果可以,请尽量提升自己的学历,无论是统招专升本,还是自考专升本,还是函授,还是成教,更或者考研,都是一条可展望的路。

5、教育是最好的投资,专科是高等教育,本科也是高等教育,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承载体,读了专科和本科的核心区别在于培养方式的不同,一个是重实践,一个是重理论,但始终要记得,自己是处于高等教育阶段,你是想做一名“过大学生活的大学生”,还是想做一名“高等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这两种选择会决定你的未来。

6、不要从本文讲述的“专科比本科乱”的现象以偏概全,专科比本科“乱”是事实,是存在的客观现象并不代表你读了专科就会“乱”。而是在于告诉你这些存在的现象,如何做才能避免成为或者遇到这些“乱”。要拥有合理的批判性思维,理性看待事物背后,透过现象看本质。毕竟专科生和普通中高中生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

7、多学、多问、多思考、多看书、多想想为什么。

8、国家需要的是素质教育所教育出来的人才,不是通过应试教育考试刷题的做题机器,更不是在大学里面享受大学生活的人,所以请努力成为会被国家需要的那种人。

9、在阶层固化愈发俞严重的情况下,通过高考或专升本的上升通道会逐渐减少,最后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阶段,而教育是抵抗阶层固化最好的手段。所以,拼命挣扎吧。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13)

最后的忠告:如何做才能让自己不像是一个“专科生”,而是一名“大学生”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直接产品,而高等教育带给大学生的,最高的杰作就是带给人适应社会的发展,拥有比普通人高超的思维能力,能够符合国家需要的硬实力。

而做到这一点,思维能力最为重要。

比如,就这个话题而言,“专科和本科相比,乱吗?”

如果我要证明专科比本科“乱”,首先给“乱”下一个定义:

什么是“乱”?

然后去探究:专科是不是比本科“乱”?

然后再去探究:专科比本科“乱”的原因是什么?

然后再去探究:如何做才能让自己不“乱”?

以上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一个证据去支撑你的理论。

这些证据,根本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专科比本科“乱”的结论,根本不是你所想的“我觉得”,“我认为”,“我想到”。而证明这件事情的证据,也根本不是你所说的“我亲身经历”,“我朋友经历”,“我亲戚说”,“我父母说的”。

而是需要一个实打实的,客观存在的,有人研究的,能够举出数据的,能够用统计学分析的证据。

而我在文中提出自己的结论的证据是什么?

就是这些: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教吗(即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14)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翻阅了很多文献及论文,通过很多人的研究心血,通过他们的结论,去一步一步的证实自己的猜测,这个过程,很关键。

而你们作为专科生,或者本科生,想要得到很好的发展效果。去用实打实的证据去证明你们的猜测,是最重要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