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家庭教育知识体系(家庭家教家风小到孝敬父母)
父母家庭教育知识体系(家庭家教家风小到孝敬父母)前段时间,“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的那一刻,宇航员汤洪波妈妈激动地为儿子欢呼,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这就是典型的显养的表现。最后,古代的孝还有一种体现是显养,即要努力做好自己,精忠报国,让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从这个层面看,感恩教育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孝文化是如何体现和表达的呢?首先,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层面的感恩,孝顺就是因为对父母的养育有感恩意识,要确保他们老有所依,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其次,孝也强调心理上的抚慰,不仅要关注父母的物质生活,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上的需求,比如常回家看望父母,耐心地陪父母聊天。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北京市妇联系统化传播家庭教育理念,今年联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父母必读》杂志社,推出“感恩·与爱同行”家庭教育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家庭成员厚植“爱党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
家庭中的感恩教育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零散性和随意性。所以父母特别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细节体现自己的感恩之心,给孩子提供积极正面的引导。
本期我们专门邀请到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老师分享感恩的内涵,并从家庭的具体生活场景出发,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从孝文化开始谈感恩
谈及感恩,我们首先容易想到的就是父母之恩,呼吁孩子也先从感恩父母开始做起,这其实也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的孝文化。
从这个层面看,感恩教育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孝文化是如何体现和表达的呢?
首先,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层面的感恩,孝顺就是因为对父母的养育有感恩意识,要确保他们老有所依,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
其次,孝也强调心理上的抚慰,不仅要关注父母的物质生活,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上的需求,比如常回家看望父母,耐心地陪父母聊天。
最后,古代的孝还有一种体现是显养,即要努力做好自己,精忠报国,让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
前段时间,“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的那一刻,宇航员汤洪波妈妈激动地为儿子欢呼,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这就是典型的显养的表现。
在现代社会,提倡显养并不过时。但这并不是强调孩子要做多大的官,赚多少钱,更重要的是恪守做人的基本原则,以及对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从3个角度理解感恩
除了感恩父母,感恩的内涵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知遇之恩、邻里之间的互助之恩、家国情怀等,这些共同构成了感恩教育的不同维度。
我们可以从3个角度理解感恩:
● 感恩是一种价值观。
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代代传递,尤其是对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的尊重与感恩,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的授予,建党百年庆祝活动体现的就是这种价值观的传递。
● 感恩是一种情感。
我们对先人和革命前辈的努力与付出心怀感恩,这其中蕴含的是一种温暖、厚重的情感。
● 感恩是一种行动。
对需要感恩的人或事,我们要通过行动传递感恩之情。
可见,感恩有着非常全面的内涵,是价值观的体现、是情感的表达,需要付诸于行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特别有必要。
家庭生活中的感恩教育这样做
● 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积极正面的引导。
感恩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化的感恩教育,而在家庭中进行的感恩教育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有零散性和随意性的特点。
所以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细节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给孩子提供积极正面的引导。
今年七一当天,我有幸参加了建党100周年的庆祝活动。
在100声礼炮响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因为我想起了那些年轻的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盛世中国流淌的鲜血,付出的生命,心怀感恩之情,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家的强大,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充满自豪感。
我觉得这种自然的情感流露,通过与孩子交流,孩子一定感受得到,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最好的感恩教育的引导方式。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教育契机,父母要抓住时机,将感恩教育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感恩教育的前提。
对于小年龄段孩子的感恩教育,一般都是从父母和身边的人开始的,只有他对父母充满感恩,才能逐渐产生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之情。
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孩子感恩情感的培养。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把社会的竞争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鸡娃”。
即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注孩子本身,希望孩子获得世俗的成功,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鸡娃”最容易影响亲子关系,孩子可能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是抱怨或怨恨,当亲子关系处于这种状态时,感恩教育就更无从谈起了。
另外,很多孩子的物质生活富足,但是精神层面却很荒芜,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求父母必须要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陪伴不是简单地和孩子在一起,而是要真正地、全身心地了解孩子,和孩子平等地交往、沟通。
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才更容易在亲子交往中融入感恩教育。
● 积极主动地思考,明辨是非。
只是一味地告诉孩子要感恩也是不行的,要引导孩子主动思考,才能让孩子真正懂得为什么感恩,以及该如何感恩。
有一次我到朋友家吃饭,听到父子俩正在讨论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海因兹的妻子得了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只有一种药能救她的命,但是海因兹多方求助,还是买不起这种药,而且药剂师也不便宜出售或者让他先赊账,最后海因兹走投无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为妻子偷走了药物……
这是一个经典的道德两难的故事,这时候我的朋友也开始跟自己11岁的孩子讨论起来,海因兹该不该偷药,为什么。
经过多番的“唇枪舌战”,孩子最终意识到即使有苦衷,但做出这种违法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但讨论并没有到此结束,父亲接着问孩子:“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孩子回答:“我需要上网查查资料,咱们明天接着讨论。”
我认为这种亲子之间的讨论特别有意义,对孩子来说,这是一次法制观念的洗礼,相信经过他主动的思考和查找资料,正确的观念会一直根植在孩子的心里。
感恩教育也应如此,只有主动地引导孩子积极参与讨论,让孩子意识到为什么需要感恩,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树立感恩意识,并付诸行动。
生活中这样的讨论可以随时开展,比如和孩子一起讨论重大灾难事件中逆行者的故事,探讨他们为了什么而行动。
这种参与和讨论,也是父母和孩子进行平等沟通、友好相处的方法,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 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活动,树立家国情怀。
儿童、青少年是肩负着民族复兴重任的一代人,父母要从现在起就着重提高孩子的公民意识,培养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树立家国情怀。
所以,我特别提倡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活动。
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也感受到来自他人和社会的温暖,这种快乐和温暖会推动孩子感恩意识和责任感的建立。
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孩子也能认识新的伙伴,拓展自己的生活,思考和寻找生活的意义。
在参与志愿服务之前,父母要首先明确志愿服务的几个重要特征,把志愿服务和家务劳动区别开来。
志愿服务的第一个特征是公共性,即它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二个特征是无偿性,即它是无偿的公共服务;第三个特征是志愿服务是有组织的。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以外,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比如参加社区组织的环境治理,帮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也可以带孩子到敬老院中探望老人,给老人表演节目,还可以进行力所能及的野生动物保护行动,给偏远地区的小朋友写鼓励信。
如果孩子还小,父母可以自己先在志愿者服务平台进行注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带上孩子共同参与,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
当然和成人不同,孩子的志愿服务必须遵循力所能及的原则,要特别尊重孩子的自我选择,同时还必须时时刻刻从每一个细节上注重对孩子的保护。
来 源
父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