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巢湖黄麓师范最新消息(巢湖往事1初到黄麓师范学校)

巢湖黄麓师范最新消息(巢湖往事1初到黄麓师范学校)三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即将要在这里生活学习三年的地方。学校的环境优美,给我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学校的大门朝南,高大的两根门柱上横挂着一排木刻的大字:安徽省黄麓师范学校,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顺着大门一直向校园北延伸开去,校园外一两里处就是巍峨的西黄山,校园内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校舍分布得也十分整齐。 从烔炀到黄师都说是18华里路程,老同学们说,不远,两三个小时就到了。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穿过一个冲,翻过一道坡,走过一个村,却仍不见黄师的踪影,老同学又对我们说,快走完一半路程了。我心里暗暗想,好家伙,这18里路还真够远的,简直抵得上我以往从家里走到巢城的25华里路程了! 我向西北方望去,一座青山远远矗立,一道山梁由北向南缓缓下降,形成一个明显的山坡,那山坐落在巢县的最西边,名叫西黄山,而这所师范,就建立在西黄山的南麓下,我明白了它被命名为黄麓师范的含义。

作者:贾忠慈

1959年9月1日上午,火车在烔炀河车站停靠,我提着行李,走出车站。车站外广场上,写有“黄麓师范新生接待站”几个大字的横幅标语赫然跃入眼帘。

巢湖黄麓师范最新消息(巢湖往事1初到黄麓师范学校)(1)

担任接待的老师同学热情地接待着我们刚下车的一群人。没一会,老同学给我们用扁担挑起行李,便迈开大步,向西走在通往黄师的乡间小道上。我的行李极为简单:一床破棉被,一套旧棉衣,一个装有几件破单衣的发报机似的小樟木箱,还有一个破脸盆、饭碗、破瓷缸和几本旧书,整个行李只有十几斤重。行李虽然不重,但要老大哥给我挑,总觉得过意不去,盛夏酷暑,老同学们的热情接待和帮助,象阵阵春风吹拂在我的心田里,觉得分外清爽。

从烔炀到黄师都说是18华里路程,老同学们说,不远,两三个小时就到了。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穿过一个冲,翻过一道坡,走过一个村,却仍不见黄师的踪影,老同学又对我们说,快走完一半路程了。我心里暗暗想,好家伙,这18里路还真够远的,简直抵得上我以往从家里走到巢城的25华里路程了!

巢湖黄麓师范最新消息(巢湖往事1初到黄麓师范学校)(2)

我向西北方望去,一座青山远远矗立,一道山梁由北向南缓缓下降,形成一个明显的山坡,那山坐落在巢县的最西边,名叫西黄山,而这所师范,就建立在西黄山的南麓下,我明白了它被命名为黄麓师范的含义。

三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即将要在这里生活学习三年的地方。学校的环境优美,给我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学校的大门朝南,高大的两根门柱上横挂着一排木刻的大字:安徽省黄麓师范学校,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顺着大门一直向校园北延伸开去,校园外一两里处就是巍峨的西黄山,校园内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校舍分布得也十分整齐。

巢湖黄麓师范最新消息(巢湖往事1初到黄麓师范学校)(3)

我还来不及欣赏这所新的学校,在校内接待我们的同学早已给我们端来凉水,将手巾把递到了我的手中,看到老师同学们的一张张虽陌生但十分真诚热情的笑脸,再看看到处都张贴着的一幅幅写有“欢迎您,未来的人民教师”之类词语的标语,我陶醉在幸福中。

没多久,我们顺利地办好了入学手续,我没有粮油关系迁移证,老师马上说,没关系,你先去饭厅吃饭。我被领进饭厅,饱饱地吃了一顿饭,而且不要交一分钱,这是我以往想都不敢想的。我庆幸自己被录取到了这一所可以不再为经常被停伙饿肚子而伤透了脑筋的学校。我很快就熟悉了这所在我人生道路上起着重大作用的学校。

巢湖黄麓师范最新消息(巢湖往事1初到黄麓师范学校)(4)

黄麓师范始建于1933年,这里是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的故乡。他于1933年回故乡时创办了这所学校。解放前,有不少革命者在这里做党的地下工作,据说,曾经有一任校长就是中共地下党员。当时,它同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齐名,在华东地区是一所颇具影响力的学校。解放初,学校划归省教育厅直管,面向全省各县市招生。不久前,老黄师部分人马搬迁到合肥,不少教师成了合肥师范以及合肥师范学院的教师,巢县的另一所师范——巢湖师范扩充到了这里。

学校当时有20多个班级,分成初师三个年级,中师三个年级,它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完备的教学设施。

巢湖黄麓师范最新消息(巢湖往事1初到黄麓师范学校)(5)

走进学校大门,正大道东侧就有一个大门朝西可容纳千人的大礼堂,顺着大道往北走,东侧自南向北整齐地排列着五栋与大礼堂平行的南北向平房,其中第一栋是图书馆,另外四栋是教室,每栋房子可安排四个班级。这五栋平房的东侧,又有一条大道,那条大道的东边,盖有六栋平房,每栋6间,它们是男生宿舍和教室。正大道西侧地势同巢中一样,也有几层落差,只不过巢中是西高东低,而这里是东高西低。

紧靠路西侧的第一级落差大约比正道低3米,和大门拉齐的是一排平房,这里设立有邮电所、理发室、日常用品商店、发电房等,这些房屋的门都朝北开在校园内。平房北面是一片空地,和平房遥遥相对的是一幢科学楼,这里有设备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实验楼的北边,同实验楼相隔不远处,有一块同正大道等高的地段,这里就势盖有一片十几间既有东西向又有南北向且连在一起的平房,这里安排了校长室、教导处和会议室。再往北,第三栋平房西,是一条朝西去的下坡道路,路北的一片空地是地理园。

巢湖黄麓师范最新消息(巢湖往事1初到黄麓师范学校)(6)

正道西侧最北的一排是同路东第五排教室并排的十几间平房,它的地势同东侧的平房一般高,只不过从南边走进去得攀登上3米的阶梯,这里是老师的教研组。正大道走到头就是北门,北门外有一块比足球场要大得多的操场,操场的最北端有一排平房,那是体育器材保管室。第二级落差的向西下坡路南、办公用房下,有一个篮球场,它与第一级又形成3米的落差,球场东侧用青石砌成了几级石阶。篮球场的正下方从东向西盖有两个学生饭厅,它们的地势比球场又低3米。饭厅南边盖有一个四合院,这里是女生宿舍,它最南边的一排平房正好同邮局、商店拉齐。饭厅的北边,有一个很大的四合院,这里主要是生活区,教师宿舍、教师小食堂、大伙房,总务处、音乐教室、洗澡堂等也都安排在这里。

巢湖黄麓师范最新消息(巢湖往事1初到黄麓师范学校)(7)

学校在校外还有不少资产。东边围墙外,隔了一道冲田,冲田东,有一个划归学校所有的坡地叫杨公山,那里有90 多亩岗地,那是学生用来勤工俭学的菜园,学校依靠同学们自己的力量,保证了蔬菜的自给自足;学校南边一里路外还有一个几十间平房的四合院,那里做了初师学生的宿舍,宿舍最南边听说原来还有不少亩岗地,后来学校因为无力管理,便把它归还给了政府;从饭厅下面的西门走出去,有一条垂柳成荫的大道,路南有一口几十亩地大的水塘,路北有一口清澈鲜活的小水塘和水田,离它们不远处的北边有座水库,水库里的水长年往这口水塘流淌,这口塘保证了整个学校饮用水的供给。

大塘的对面就是著名的洪家疃村,这里有张治中的故居,这是一个居住着一千多人的大村庄。紧挨村北,是黄师附小,附小北边,有两排平房,听说过去是张治中的母亲吃斋念佛的场所,张治中每次回故乡总要来此瞻仰,回忆先辈们“吃口生姜喝口醋”即永不忘酸苦日子的教诲,这里,现在成了黄师的校医室和男生宿舍,平房周围栽有大片柿子树林。大操场北边离学校两三里地的半山腰处,还有学校建起的一个养猪场。

巢湖黄麓师范最新消息(巢湖往事1初到黄麓师范学校)(8)

站在校医室向东看,可以将学校的全景尽收眼底,美丽如画。学校美术教师包佑仁以此为观察点创作的国画《黄师全景图》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学校的美景,可我觉得,活在我心中的黄师美景要比图画中的更美丽!

巢湖黄麓师范最新消息(巢湖往事1初到黄麓师范学校)(9)

我把我已经被黄麓师范录取而且生活得很好的消息,及时地报告给了我可以信赖的亲人——远在六安的姑母,我告诉她,她的侄儿现在吃饭问题解决了,可以安安心心地读书做人了,她得到这个喜讯,一定会为我祝福的!(待续)

最忆是巢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