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训练花样课堂专栏(听数据在说话秦淮这场小学数学研讨会带你欣赏数据之美)
数学思维训练花样课堂专栏(听数据在说话秦淮这场小学数学研讨会带你欣赏数据之美)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承办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协办在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举行此次活动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依赖外界的数据信息做出决策。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把“数据意识”列为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之一,明确数据意识主要是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
6月6日
小学数学“数据意识”培养研讨会
暨小数报名师大讲坛走进秦淮专场活动
在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举行
此次活动
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
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协办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承办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喻平教授,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韩锦锦,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潘春雷,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小数报编辑部副主编颜珉,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楚平教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陈静,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校长仲广群,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校长吴玉国,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瑞金路小学校长储冬生,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贲友林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校长黄彪,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张书蕾、周昱诚,南京市小西湖小学党总支书记王伟、校长焦莹等领导专家出席现场活动,江苏省特级教师端木钰名师工作室成员、手拉手学校溧水区状元坊小学数学教师代表、秦淮区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等参加现场观摩。
本次研讨会以现场研讨和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开展,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主要由开幕仪式、课例展示、专家点评、学生研学展示、专题讲座以及学术沙龙和主旨报告等活动版块组成。会议由小西湖小学两位数学教研组长孙艳艳老师、贝凌云老师主持。
上午活动
开
幕
仪
式
小西湖小学党总支书记王伟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对莅临现场的领导、专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数据潜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就一定能找到事物背后的规律和奥秘;每位数学老师都应将“数据意识”这颗种子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让孩子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欣赏数据之美!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小数报编辑部副主编颜珉致辞。她指出,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作为江苏教育宣传的主阵地和主平台始终不断努力、不断思考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她认为,好的数学一定是可以不断深入、持续发展、产生关联并广泛应用的,本次活动围绕“数据意识”展开,期待学生学会运用这样的数学思维来面对飞速发展、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
课
例
展
示
第一节课由南京市小西湖小学马芸老师执教四年级课例《平均数》。马老师由实际生活情境引入,以“选择合适的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究活动,逐步理解与深化平均数的现实意义,同时感悟数据变化的力量。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秦淮实验小学书记林朝瑜执教五年级课例《单式折线统计图》。林书记以问题为驱动,从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对比中体会联系与发展,凸显出折线统计图“点”与“线”的基本特征,体现了折线统计图在事态变化趋势上的优势。
学
生
研
学
展
示
小西湖小学的孩子们以情景剧的形式带来了表演《身边的数学——数据想说话》。一年级“露营趣多多”、二年级“玩转游乐场”、三年级“南京一日游”都围绕“身边的数学”这一主题,以歌舞和对话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展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富有创意地体现了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把原本抽象的数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数学离孩子们更近了一步。
专
家
点
评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校长仲广群对两节课例进行了点评。他认为,传统数学研究的是确定性问题,可以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而统计,研究的是随机和非确定性问题,是通过比较多种数据进行推断,从而归纳方法的数学学习。第一节课《平均数》,老师充分考虑到引导学生认识“平均数”可以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从不同层面进一步分析“平均数”的应用价值。第二节课《折线统计图》,老师选择了孩子们生活中感兴趣的信息,引导学生从收集数据到整理和分析数据,每个环节用心设计,教学过程行云流水。
专
题
报
告
南京东方数学教科所楚平教授以《感悟数据意义 发展数据意识》为题作精彩报告。楚平教授从数据意识的背景、数据意识的内涵、培养数据意识的教学策略这三方面出发,结合具体的课例和题目,强调数据意识要结合问题情境,了解数据的实际价值,将数据意识作为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重要内容,让学生自发产生需要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需求,从而发展核心素养。
下午活动
上午的活动精彩纷呈
下午的活动更是大咖云集
课
例
展
示
下午第一节课由江苏省特级教师、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校长黄彪老师执教二年级课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通过开放性问题情境,黄特鼓励学生自己制订分类标准,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感悟分类标准与数据信息之间的关联,并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二节课由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贲友林老师执教六年级课例《统计(复习)》。贲特从五道计算练习引入,巧妙地将数据统计活动融入其中,以学生的课堂生成作为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收集数据并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整理和分析数据。通过excel表将当堂练习的分数、用时、正确率等方面进行不断交流比较,帮助学生构建小学六年《统计》版块的完整知识结构框架。
专
家
点
评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陈静穿针引线,对两节课例做了精彩的评析。陈老师指出,每位老师都应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不断学习、借鉴特级教师不同风采背后的教学思想和教育主张;赞扬两位特级教师的课堂不仅富有深度,而且富有温度,黄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低年级孩子们自然互动,生成了一节灵动、活泼的课堂;贲特的课堂始终以学为中心,真诚自然的将学生的及时生成作为课学资源,以学定教,学生在课堂中都经历了非常充分的数据活动,对数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
术
沙
龙
江苏省特级教师、小西湖小学副校长端木钰担任学术沙龙主持人,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潘春雷,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校长吴玉国,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瑞金路小学校长储冬生和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秦淮实验小学书记林朝瑜等专家汇聚一堂,围绕“如何落实新课标中确立的从小学阶段数据意识到初中阶段数据观念”这一阶梯式培养目标展开研讨。
端木钰副校长认为,数据作为统计学的基本语言,数据意识是统计思维的基础,数据意识只有放在统计内容中才有了真正的内涵发展,数据背后的内涵意义,才是“数据会说话”的核心;储冬生校长指出,培养数据意识一定要让学生产生收集和分析数据的需求、以问题情境为导向来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吴玉国校长强调,统计的内容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把教材内容联系到学生的生活,由真实情境抽象出数据,再应用到现实情境中,是培养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体现,与整个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潘春雷主任以生动的三个实例引发以“数据意识”的深入思考;林朝瑜书记以教学片段设计解读了对“数据意识”设计之悟;下午两位执教的特级教师和现场老师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数据意识”教学的思考。
本次对“数据意识”核心素养的教学研讨,进一步探究了新课标背景下的新课堂新样态,感知其在形成与发展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必备核心素养中的巨大价值。
主
旨
报
告
数学教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喻平教授带来主旨报告《指向数据意识培养的教学设计》。喻教授强调,数据意识的高级水平需要有数据收集环节的介入,并通过数据分析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多元表征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能营造合作的情境,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问题。
领
导
讲
话
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韩锦锦作活动总结。她指出,在新的教育发展时代,教育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数学更是如此,希望广大教师立足当前“双新”背景,把握数学本质,提升自身素质,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本次研讨会,渗透“数据意识”培养的新变化和新思路,学生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和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了生活中的随机现象,逐步养成了用数据说话的好习惯。
相聚总是短暂
但分享的智慧还在流淌
相信老师们在活动中
对自身未来的教育教学之路
有了更深更丰富的思考与感悟
来源:秦淮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