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山西省晋中市晋剧民间艺术研究院(情系舞台求业精)

山西省晋中市晋剧民间艺术研究院(情系舞台求业精)掬丹心书园丁谱 洒汗水育栋梁材学成归来的刘丽玲,工作上愈发精益求精、勤勉敬业。由她排导的秧歌小戏《偷南瓜》,完全是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排练完成的。最终,《偷南瓜》在首届中国滨洲•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上喜获七项金奖,并一举夺得2004年文化部第十三届“群星奖”。为让群众充分感受晋剧艺术的魅力,一年365天,刘丽玲有260多天奋战在乡村舞台上。她把不满6个月的孩子交由母亲照料,孩子两岁半时母亲病逝,只能随她下乡演出,白天看着热闹的戏台度过,深夜却常常蜷缩在冰冷坚硬的戏箱上入眠。退场后,她一边抹去脸上的油彩,一边抹去眼角的泪水,稍作休息便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到下一场演出的准备中。观众喜欢她的筋斗,她就打破戏剧的程式,无数次地扎上大靠给大家展示;群众喜欢她的鹞子翻身,她就忍着腰痛,打上绷带和封闭针,无数次地表演。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刀马旦是戏曲中扮演武艺高强、骁勇善战的巾帼英侠的角色,表演中既

山西省晋中市晋剧民间艺术研究院(情系舞台求业精)(1)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记者 李宏)她情系舞台,于唱腔舞步之间,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形象,戏迷喜爱,专家肯定;执起教鞭之后,她挥洒汗水,刻苦钻研,为戏曲后代的成长做出了贡献;担任领导职位之后,积极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为戏剧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她就是晋中市艺术学校副校长刘丽玲。

1979年参加工作至今,刘丽玲干一行爱一行,成绩斐然:先后被评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百名优秀女知识分子、山西省2019年度三晋英才等荣誉称号。曾获得山西省戏剧界最高奖“杏花表演奖”、山西省青年演员调演一级演员奖、国家文化部教育司“优秀园丁奖”、国家文化部“群星奖”导演金奖、全国“文化奖”导演银奖,作品《好女丫丫》被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评为观众最喜爱的“十部小戏”之一,全国小梅花排导七项大奖,中央电视台戏曲调演第一、第二届排导奖,国际小戏艺术节优秀导演奖、优秀编舞奖等。

情系晋剧洒青春 追求艺术无止境

1962年,刘丽玲出生于太谷县的一个梨园世家,从小接受近乎苛刻的科班训练,14岁步入正规艺术院校接受传统艺术教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刘丽玲就活跃在三晋大地城市乡村的舞台上。她塑造的梁红玉、刘金定、扈三娘、杨七娘、张秀英等人物形象深受广大戏迷喜爱。

为让群众充分感受晋剧艺术的魅力,一年365天,刘丽玲有260多天奋战在乡村舞台上。她把不满6个月的孩子交由母亲照料,孩子两岁半时母亲病逝,只能随她下乡演出,白天看着热闹的戏台度过,深夜却常常蜷缩在冰冷坚硬的戏箱上入眠。退场后,她一边抹去脸上的油彩,一边抹去眼角的泪水,稍作休息便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到下一场演出的准备中。观众喜欢她的筋斗,她就打破戏剧的程式,无数次地扎上大靠给大家展示;群众喜欢她的鹞子翻身,她就忍着腰痛,打上绷带和封闭针,无数次地表演。

山西省晋中市晋剧民间艺术研究院(情系舞台求业精)(2)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刀马旦是戏曲中扮演武艺高强、骁勇善战的巾帼英侠的角色,表演中既有高难度的翻滚跌扑、又有繁重的武功身段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武打出手。为了练好高空翻腾动作,她不知摔过多少次,不知伤过多少回,身扎大靠从三张桌子往下翻,一般女同志是做不到的,但为了让观众看到精彩的武戏,她硬是做到了!

1999年,为了让舞台表演更加精湛,37岁的刘丽玲毅然进入中国戏曲学院深造。虽然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但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去练功房,最后一个才离开,是最能吃苦的学生。当年的老院长周育德感慨地说,那个山西的女学员可真刻苦,不仅完成了本行当的剧目,还跨行当学习了好多戏。2001年,她以各科全优的成绩毕业而归。

学成归来的刘丽玲,工作上愈发精益求精、勤勉敬业。由她排导的秧歌小戏《偷南瓜》,完全是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排练完成的。最终,《偷南瓜》在首届中国滨洲•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上喜获七项金奖,并一举夺得2004年文化部第十三届“群星奖”。

掬丹心书园丁谱 洒汗水育栋梁材

正当刘丽玲对艺术孜孜以求、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1994年按照组织安排,她离开心爱的舞台,站上了晋中艺校三尺讲台。为了适应教师的工作,她向老教师学习,向家长详细了解学生情况。她的调研笔记堆满了案头,教案本上画满了动作草图。她结合舞台实践经验,将精准的动作和唱腔示范运用于教学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山西省晋中市晋剧民间艺术研究院(情系舞台求业精)(3)

在教学过程中,经过认真思考,结合调研结果,刘丽玲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夺取“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上,把选拔培养小选手,积极备战参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从2002年开始,她请同行的爱人帮忙共同辅导学生,经常与学生泡在一起,几乎没有过双休日,没有过节假日。她既是排导教师,又是学生们的“妈妈”,每天排练之余不仅给孩子们洗衣做饭,还兼孩子们的心理疏导师……2002年,她排导的太谷秧歌剧《偷南瓜》就获得文化部群星奖。

2006年,刘丽玲任教务副科长, 2007年全面主持教务工作,担负起全校教学管理的重任。上任后,她越发勤奋地工作,相继出台了诸多教学改革方案,建立健全了各类教学管理制度,坚持“一日三查”,狠抓公开课,组织教研、周末艺苑及各类演出实践活动,使常规教学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作为一线教师,她身先士卒、率先垂范。2009年正月初六,当别人欢天喜地在家过年时,她已经到排练厅给学生排练小梅花剧目,尽心尽力做示范,循循善诱讲剧情,并不辞辛苦每天给学生做上可口的饭菜,亲自端到学生面前,以母亲般的温暖来关爱学生。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张光浩同学在几百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小梅花荟萃金奖,并荣登十佳。

2010年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全校教工干劲倍增,刘丽玲作为教务科长,再一次带头排练了小梅花大赛剧目《打神告庙》,难度更大。戏里面有“水袖”的各种技巧花、梢子功,最难的是小选手要完成“僵尸”动作,倘若训练不当,就会致使演员瘫痪,来不得半点马乎。刘丽玲硬是和学生一道仅仅用了42天时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并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全国小梅花荟萃金奖。

山西省晋中市晋剧民间艺术研究院(情系舞台求业精)(4)

就这样,几年来,刘丽玲为学生量身定制,因材施教,为晋中艺校培养了《打神告庙》《雅观楼》《偷南瓜》等9朵全国小梅花,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艺术学校中培养小梅花最多的排导教师。2011年,刘丽玲排导的太谷秧歌小戏《小太阳•红苹果不再挂泪》,获得当年文化部八项大奖。截至目前,晋中艺校摘取了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31朵,戏曲教学成绩连年获省艺术院校教学质量优秀奖,戏曲专业也被省教育厅验收为省级示范专业。

排导新戏展风采 非遗传承续新篇

刘丽玲为晋剧筱派第三代传人,具有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在纵向继承筱派传统技艺精华的基础上,她又横向借鉴了京剧等名家的艺术特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代表体系,如《红桃山》中扎大靠,后空翻及倒扑虎和长毽子后空翻、圈旋子;《凤台关》中靠旗打出手;《扈家庄》中戟花;《竹林记》中扎大靠三张桌子下高台等高难度动作,在全省比赛中得到专家认可及好评,被专家称为“非常难得的刀马旦演员”。

山西省晋中市晋剧民间艺术研究院(情系舞台求业精)(5)

2012年任职晋中市艺术学校副校长后,她仍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参加了“戏曲进校园”巡回讲演等活动,在培养戏曲人才的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和发展,为繁荣晋中文化做出了不懈努力。

——2014年以来,刘丽玲带领学校戏曲专业师生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排导的晋中秧歌小戏《好女丫丫》获“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精品舞台剧”项目扶持,晋中秧歌儿童剧《叫醒阳光》获“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作品”项目扶持,使晋中艺校成为全国同类学校中唯一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扶持的学校。2014年8月,刘丽玲排导的《打神告庙》《梳妆》《擂鼓战金山》三个折子戏荣获金奖并全部进入全国十佳。

——2016年,刘丽玲临危受命,成为晋剧《王家大院》的复排导演。在戏曲教师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她一边承担正常的戏曲教学任务,一边进行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还不能耽误《王家大院》的排导进度。从盛夏8月开始,她在来往奔波中度过了三个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2017年4月21日和2018年9月20日,《王家大院》剧组两度进京,分别在梅兰芳大剧院和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让首都人民在欣赏晋剧的同时了解了晋商文化。

——2017年4月,按照晋中市委宣传部安排,刘丽玲带领“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下基层文艺轻骑兵”60余人,12天内走遍晋中市11个县(市、区)演出22场。她身兼数职,统筹安排人员,科学规划演出行程,顺利完成了演出任务。这个全国第一支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文艺团体所到之处倍受欢迎,同时这个活动也受到了中宣部的表彰。

——2018年7月,刘丽玲带领团队奔赴南方参加全国小梅花比赛,一举夺冠。

“希望能进一步加大对晋剧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让非遗‘晋剧’在不断地延续和传承中绽放光彩。”刘丽玲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