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抗倭名将戚继光内容简介(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老师)

抗倭名将戚继光内容简介(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老师)而且一个天才怎么可能只会读书,根据历史记载,他武艺很高,而且算数、地理,都很厉害,玩哲学也玩成了心学大家。唐顺之的字唐顺之家在明朝可以说是书香门第,祖父是户部给事中,父亲是永州知府。家境地位可以粗略换算成一个市长儿子。根据《明史·唐顺之传》记载:顺之生有异禀。稍长,洽贯群籍。这也就是说他不光家境好的不行,让人羡慕同时脑袋也好的不得了。因为根据历史记载,这人不是博览群书而是“洽贯”也就是在读懂的基础上还融会贯通了。这还不算,他中进士的岁数你猜多少岁?22岁。根据历史记载,他出生应该是公元1507年,会试第一的时候是1529年,也就是嘉靖八年。你可能觉得,现在22岁我大学都毕业了,你才考中到会试,算什么本事?那你可就太不了解科举了 。这22岁会试第一,整个明朝也没几个。很多人四五十岁才是个童生也不稀奇,而且他本来可以殿试也延续神话,但是因为他深恐盛名之下难副其实,拒绝了内阁学士杨一清,才成为二

哈喽,今天狐狸来讲个厉害人物!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戚继光。也就是明朝的抗倭名将,他自从“出道”以来可以说是未尝一败。特别是他使用的鸳鸯阵让倭寇闻风丧胆,而且还是兵法大家,发明了很多防御工事等。

不过没想到吧,这样的人赖以成名的鸳鸯阵是一个书生教的。什么人居然能教这样在军事上天赋出众的戚继光?

天才中的天才

能教导天才的,自然是天才中的天才。他的名字就是——唐顺之。更多人称呼他是:荆川先生。

抗倭名将戚继光内容简介(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老师)(1)

唐顺之一个文生怎么就能教别人兵法了呢?

唐顺之家在明朝可以说是书香门第,祖父是户部给事中,父亲是永州知府。家境地位可以粗略换算成一个市长儿子。根据《明史·唐顺之传》记载:顺之生有异禀。稍长,洽贯群籍。这也就是说他不光家境好的不行,让人羡慕同时脑袋也好的不得了。

因为根据历史记载,这人不是博览群书而是“洽贯”也就是在读懂的基础上还融会贯通了。这还不算,他中进士的岁数你猜多少岁?

22岁。根据历史记载,他出生应该是公元1507年,会试第一的时候是1529年,也就是嘉靖八年。你可能觉得,现在22岁我大学都毕业了,你才考中到会试,算什么本事?那你可就太不了解科举了 。这22岁会试第一,整个明朝也没几个。很多人四五十岁才是个童生也不稀奇,而且他本来可以殿试也延续神话,但是因为他深恐盛名之下难副其实,拒绝了内阁学士杨一清,才成为二甲第一。

抗倭名将戚继光内容简介(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老师)(2)

唐顺之的字

而且一个天才怎么可能只会读书,根据历史记载,他武艺很高,而且算数、地理,都很厉害,玩哲学也玩成了心学大家。

只是这样的读书厉害,那他就也教不了戚继光,但是天才的人生怎么可能平凡?后面他的经历才是他能教戚继光的关键。

仕途坎坷,学业大成

按道理说这样出名的神童怎么会不被重用呢?而且荆川先生虽然是二甲,但是大名在外他的殿试试卷也有皇帝的批注,可以说是简在帝心的人才。这样的人怎么还会人生坎坷?而且他可是官二代啊。

这是因为他一进京城就得罪了比自己还得皇帝喜欢的人。

这个人叫张璁。

抗倭名将戚继光内容简介(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老师)(3)

张璁像

这个人也是从小神童到大,嘉靖八年,唐顺之考试的主考官就是他。而且很得当时的皇帝喜欢,比初来乍到的唐顺之喜欢的多。

其实这个得罪也不必要。张璁珍惜他的才华想要将唐顺之引入翰林院。但是唐顺之断然拒绝。要知道,按照明朝的官场潜规则,不入翰林不得入阁,可以说张璁是送了他大好前程。谁知道天才也有愣头青的时候,因为看不上张璁的为人,这个愣头青去了兵部。

从去了兵部没多久,母亲就去世了,按照规定他回家丁忧。也认识了一堆心学门人,学霸从这里开始搞哲学。

丁忧只需要三年,但是三年过去后他又一次得罪了张璁。得了,再好的人也经不起你三翻四次招惹。何况人家是想送你前程你还一直拒绝。从这里看出来,我们大学霸真的很在乎名声。

抗倭名将戚继光内容简介(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老师)(4)

毕竟张璁虽然有地位有权利但是上位是靠拍马屁上位的,靠张璁上位实在是在清流中间不好听。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从这以后,唐顺之算是远离了这朝堂一直在家学习并且研究。

学霸唐顺之就在这远离是是非非中学习,老话说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唐顺之在和不同阶层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地学会了很多东西,超出书本之外的东西,他写出六编。分别是《左》、《右》、《文》、《武》、《儒》、《稗》。其中传授给戚继光的就是《武》这一编。

和戚继光的缘分

张璁是滚蛋了,可是后面上来的严嵩父子更让人头大。和严嵩掰手腕的徐阶呢?虽然和心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好巧不巧的,唐顺之和王畿的关系好。说直白一点就是:和他们不是一个阵营的。

这就让人头大了,所以才高至此的大学霸居然没有什么朝中的助力,硬生生在犄角旮旯做学问做到1558年。51岁了,居然才出头?可以说拿着满级装备开局,转身回了新手村。不过,天才,就是天才。就算是51的天才,那也是常人不可及的。

当时朝堂之上最让人愁的就是南边的倭寇,可以说严重干扰了经济。要知道,当时的天下赋税全靠南边。

抗倭名将戚继光内容简介(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老师)(5)

唐顺之一回到朝堂就被丢到当时的抗倭的队伍中,成为了当时总督胡宗宪的手下。当时,戚继光、俞大猷都是胡宗宪手下的将领。起初,戚继光还只是一个被视为承了父亲职位的小孩子,但是唐顺之发现了他的潜力。这,是一块璞玉!未来的抗倭大业离不开这样的人!

《武》这一编!有主人了!

抗倭名将戚继光内容简介(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老师)(6)

现在唐顺之还有文选流传于世

你可能会很奇怪,戚继光不是武勋世家吗?但是戚继光少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家里还有弟弟要养,武术是从小学着,但是兵法等确实不够看,缺少战场指挥的理论。

而唐顺之这种天才虽然自己没有带兵打仗,但是毕竟天才总是能够触类旁通的。他创造性地将明军原本25的队编制,改为5人的伍,获取更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同时对于基层编制的阵型和战术进行改进。伍有三种不同兵器,伍长持防牌在最前,其后是一把狼筅和三支长枪。这种阵形又被称为鸳鸯伍。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改进。明军士兵在猝然遇敌之时,对抗倭寇精锐刀手的不再是格挡不便、重量偏轻的长枪,而是颇有分量的盾牌和狼筅。

说到这里,如果不知道狼筅可以想象下竹子砍了,横着放倒的就是狼筅。绝对让正面进攻的人无处下手。而且还有手持5米长枪的长枪手时不时从竹子的缝隙里面给你一下。这,是长枪,还5斤。这是谁来也顶不住的刺激。

抗倭名将戚继光内容简介(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老师)(7)

唐顺之鸳鸯阵示意图

不过在戚继光的实战中发现,长枪手培养太难了,转而还是25人一组,配合朴刀,等,缩短攻击距离,虽然离敌人近了,但是这杀伤力可是大大提升。

如果不是这两个人,如果不是鸳鸯阵,明朝说不定真的危险,毕竟当时倭寇中有真倭有假倭,人数众多,弄得南方很多村镇十室九空。

每个朝代都有很多光彩夺目的天才,正是他们让历史的进程变得有趣。不过唐顺之因为早年情商过低虽然天才但是仕途实在困顿,身后名声也受了影响,直到现代才被承认功绩,54岁就死在了海上。但是他的一生,开海禁、固海岸,御敌于海上,著作等身,也算是不负所学。

后记

除了他传书戚继光还有掷笔杀贼等逸闻传世,如果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下方留言,我们继续说说大天才唐顺之的传奇人生。如果想看其他人的故事也可以留言告诉我哦~

点关注,不迷路~带你看好玩有趣的人物,轻松了解历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