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把萤火当月光(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错把萤火当月光(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第一个情况,如果一个家庭,没有阅读的习惯,孩子可能会在家长的强制下去学习,但是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内驱力,一旦考上大学,失去了家长的管制,便天性释放,将书籍扔到一边,甚至出现挂科情况。原因出自基因和成长环境。为什么走进一个家庭,除了教材,几乎看不到书籍或者连教材都看不到。或者一个家庭可以看到书籍,为什么很多都未拆封,或者明显没有翻阅过。我想了想,也许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
世家,学习是发自内心的爱好。
--写在前面
近来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很多小时候学习很勤奋,进入大学后就开始放纵,或者工作后泯然众人的情况。
为什么很多人在学业结束后,便销声匿迹了,按部就班地工作,想要追求安稳或者躺平,未看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提升与成长。
为什么走进一个家庭,除了教材,几乎看不到书籍或者连教材都看不到。
或者一个家庭可以看到书籍,为什么很多都未拆封,或者明显没有翻阅过。
我想了想,也许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
原因出自基因和成长环境。
第一个情况,如果一个家庭,没有阅读的习惯,孩子可能会在家长的强制下去学习,但是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内驱力,一旦考上大学,失去了家长的管制,便天性释放,将书籍扔到一边,甚至出现挂科情况。
或者大学时还会勉强学习,但是一旦毕业,就开始追求躺平,没有建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工作更像是为了生存,而不是寄予自己的理想。
没有真正的爱好,生活也更加随波逐流,注重一些表面的东西,而不会深入研究或感悟。
可以举个身边的例子,我的一位亲戚大学毕业了,考研三年未成功,家里催促她找工作,她想听下我的建议。
我问她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喜欢什么,也就是想做什么。
结果她告诉我:她什么都不喜欢,就想找个工作摸鱼。
我很惊讶,觉得不可思议,你明明那么年轻啊,不应该是最有梦想的时候吗。
我原以为作为人肯定都会有自己的想法的。
她告诉我,身边的同学也是如此,在学校的时候都想着出去玩,或者穿衣打扮之类的。
我不想再听了,我觉得很没有意思。
玩会让人快乐吗,怎么玩,到哪里玩?
她告诉我是逛街之类的。
我感觉更加不可思议,逛街有什么好玩的,就是看看橱窗里的衣服吗,吃一餐所谓的大餐?
至少我体验不到其中的快乐,我觉得欣赏不来,可能我没学会乐在其中吧。
说上面这些,是因为我认为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可以长久从事的兴趣。
说白了,就是缺乏好奇心。
好奇心会驱动你去做某些事,解决某些问题。
我觉得这可能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第二个情况,也和上述类似,学习对一些人来说更像是一种任务,而不是主动地去学,一旦离开学校,便将书本抛掷一边,况且一般工作的强度和难度都比不上在校学习,不需要每天依靠新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个情况,我想说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未来。
毕业后,我曾经去一个同学家做客,去她的房间参观时,我发现她的桌面上竟然没有一本书。
只有一些化妆品或者瓶瓶罐罐。
我无法理解,这样如何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通过电子阅读吗?
可是真正看过书的都会明白,电子产品无法代替纸质书籍。
阅读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看纸质书更容易深度思考。
我想虽然很多人能够做同学,但是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书香世家,是不可能让自己家中没有一本书的。
但是有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并不代表他真的爱书,就像第四种情况,买了很多书却没有拆封,这种只是表面上的“热爱”。
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人云亦云或者自我安慰。
将很多书籍置于房中就像自己读过似的,这种更需要警惕,因为像是没有根基的浮沙,或者是心比天高,却不肯脚踏实地,也就是不靠谱。
我很想反驳一个观点,那就是读书无用论。
真正读过书的人会知道,读书是改变命运,改变自我的方法。
对概念和术语的深度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看透事物的本质,进而举一反三,哪怕仅对几个概念有着深度的理解也可以让我们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
而这些都是学习和读书所得。
工作后更要读书,因为可以将工作经验和学习相结合,相辅相成,快速提升自己。
而这需要的是,你的内驱力,你对书籍真正的热爱,以及你的习惯。
世家,学习应是发自内心的爱好,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去看书。
书香世家,更多是秉承和践行终生学习的理念。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会说婚姻需要门当户对。
找对象,要看对方的家庭教育背景,因为学习更像是一种潜移默化。
也像一句话,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一个家庭有读书的环境,才更容易培养出对学习和书籍有兴趣的孩子,也更容易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观不同,不必强融。
最近我听到一个老师的说法,也买了几枝红烛,在夜晚时关上电灯,书桌两边点起两支蜡烛,在烛光下看书。
开始时,我觉得光线很暗,但是想到小时候,一支蜡烛就感觉很明亮了,可能是因为我长期习惯了电灯吧。
但是当我在烛光下看了会书,我渐渐习惯了,甚至很享受,因为你的世界像集中在了烛光之中。
外界一切与我无关。
我的世界是眼前的光亮和书籍。
只是小时候,我的身边还会坐着爷爷奶奶,他们会安静地陪我看书或者写作业。
令人难过的是,当我再次点起灯烛,翻开一本书,身边却没了他们的陪伴,心中不觉泛起难以遏制的伤感。
看了一会书后,我想要歇息下,扭头看向窗外,蓦然发现绝美的月光。
月亮的清辉透过窗纱照进屋内,伴着缕缕微风,美好的令人落泪,久违了,这天地的恩赐。
我终于理解了那句话: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