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爱国主义教育铜墙铁壁(金华四中播报让爱国主义教育旗帜高高飘扬)
筑牢爱国主义教育铜墙铁壁(金华四中播报让爱国主义教育旗帜高高飘扬)2017年之前,平时的升旗仪式由9名国旗手完成,大型的如开学典礼、运动会开幕式、九十周年校庆等活动的升旗仪式由21人或24人完成。2014年,女生们开始为加入国旗队做准备,首支女子国旗队于该年11月24日首次亮相。2017年,女子国旗中队正式成立后,平时的升旗仪式工作由初一初二共16名女子国旗手担任,这16名女子国旗手平均年龄14.9岁,平均身高172㎝。大型活动需要24名女子国旗手共同完成。基本动作训练后,学员们还要在分管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完整仪式以及理论知识等等,强化学员们的荣誉感与责任心,最终选出的优秀学员在每年11月份组建成该年正式的国旗中队,包括主旗手、升旗手、护旗手与预备旗手。《国旗法》第十三条规定: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唱国歌。全日制中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旗法》及全国人大2017年新的
2019-05-20 17:5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江雨芬
晨曦中,国徽、绶带、肩章、臂章、金星领花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整装肃立的金华四中女子国旗队在主旗手的口令中,以方队铿锵有力的步伐,马靴砸响的正步走向旗台,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和主旗手的奋力一展,划出一道优美弧线后,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礼毕,再砸正步、直角变向、同步位移,换岗后继续升校旗,奏校歌,曲停旗到,分毫不差,在全校近2500名师生的庄严注目礼和队礼中,国旗、校旗与金色顶球交相辉印,高高飘扬……这是每个教学周周一早晨在金华四中操场上准时进行的升旗仪式,也是这个浙中名校独具德育特色,每周例行展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正是一贯的高度重视,常态化极致践行富有校本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已将金华四中推入到模范落实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国先进行列。
开篇:国旗队与升旗装备室的创建
《国旗法》第十三条规定: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唱国歌。全日制中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旗法》及全国人大2017年新的国旗、国歌相关法规精神,履行法定义务,使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及遵纪守法教育等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并突出自己的特色,同年,金华四中女子国旗队正式成立,在此之前经历了男子国旗队与男女混编时期。
在选拔阶段,学生们或自己提交申请书,或由其他人员推荐,由分管教师严格把关,选择身高、身材、发型、面貌等各方面符合条件的学生。在训练阶段,学员们跟随部队教官进行基本的队列动作学习,站军姿、敬军礼、走齐步、踢正步等等都是最基本的动作,碰到天公不作美,学员们也能坚持下来,他们说:“既然我们进入国旗队,就要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于军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
基本动作训练后,学员们还要在分管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完整仪式以及理论知识等等,强化学员们的荣誉感与责任心,最终选出的优秀学员在每年11月份组建成该年正式的国旗中队,包括主旗手、升旗手、护旗手与预备旗手。
2017年之前,平时的升旗仪式由9名国旗手完成,大型的如开学典礼、运动会开幕式、九十周年校庆等活动的升旗仪式由21人或24人完成。2014年,女生们开始为加入国旗队做准备,首支女子国旗队于该年11月24日首次亮相。2017年,女子国旗中队正式成立后,平时的升旗仪式工作由初一初二共16名女子国旗手担任,这16名女子国旗手平均年龄14.9岁,平均身高172㎝。大型活动需要24名女子国旗手共同完成。
发展:军地融合,国旗队稳步提升
国旗队创立之初,就得到了部队的支持,为我校提供基础队列训练。每年新生军训,学校专门安排教官对初一新选队员进行基础训练,减轻了指导教师的工作负荷,体现了学校对政教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之后指导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编排仪式规程,曾参加天安门大阅兵的东部战区某仪仗大队主旗手的莅临指导,对编排具有学校特点的仪仗方案提出了宝贵意见。由于我校旗台与众不同极不规则,需专门设定方案,其中糅合了军训、仪仗队及基本体操的动作,也有一些为一般部队队列所没有的动作元素,经过历年不断修改进步,定型为现行模式。
虽然与专业仪仗队因年龄、性别、职业、学生学业时间紧等限制,在力度、姿态齐整度、精神面貌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每一次抬臂,每一次踢腿,每一次敬礼……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属于金华四中的国旗中队仪式。比如大型活动的升旗仪式大致可分为授旗、出旗、升旗三个大环节,每一环节都有规定动作,其中出旗必须有正步走。
而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因为时间有限,简化了程序,保留了必要的仪式要素,简洁得体,规范庄严。
升旗仪式,是学校遵守《国旗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最直观的体现,也是旗手的庄重任务,是一份职责,更是一份重大的委托。因此,不仅仅是队列动作参照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进行,我校国旗队队员们的制服亦是严格做到“规规矩矩、恭恭敬敬”。
从男子制服到女子制服,都严格执行制式规范与礼仪标准,有国徽、肩章、臂章、绶带、领花,还有腰带与礼帽。外腰带有一黑一白,平时升旗用黑色腰带,大型隆重的活动时要系上白色的武装带。与之匹配的国旗、校旗规格也有所不同,平时升旗用3号旗帜,隆重典礼用2号旗帜,还有运动会入场式等需要手持时用1号旗帜,校旗的规格同比国旗,充分展现了我校对升旗礼仪规范的高度重视与严格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校旗产生于九十年代,校歌是八十年代老辈教师们的杰作,由于升旗曲必须符合其特别要求,升校旗奏校歌从2000年开始才得以规范。一般中小学校升旗仪式由三人、多的七八人进行升国旗,但我校在每教学周以中队规模着仪仗制服既升国旗奏国歌,又升校旗奏校歌,这在浙江省地区几乎没有。
待续:永远的旗手——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
纵观省内外,能做到以女子国旗队制式完成每教学周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典礼、运动会开幕式等重大场合升旗仪式,以仪仗中队同步升国旗奏国歌,升校旗奏校歌的实属不多见。但在金华四中,这已经是常态,而且每个学生都以能进入国旗队为荣,特别是女子国旗队成立之后,更多的符合条件的女生都有意成为国旗手。
九月初,是军训最为艰苦的时候,高温、狂风、暴雨、烈日……汗水与泪水相交融;姿态、细节、规范、整齐度、集体配合……简单的动作重复几十遍,初中女生以新兵模式要求自己,挥洒的是青春,收获的是荣誉与梦想,以及宝贵人生永恒的历练,这也正是学校综合实践课的主旨思想。
通过层层选拔进入国旗队的旗手们,还需要抽课余时间集中加强训练,训练的过程充满了笑与泪。比如旗手张诗宸在刚开始训练时,尽管已经提起了十二分的注意力,但仍然总是走错步伐、摆错手臂,有一次甚至被教官“请”出队列,活生生地当了一回“交警”。而旗手张璇在训练前期曾想过放弃:“军姿、正步走、齐步走……在正午酷热的阳光下,汗水甚至湿透了卫衣,这样的训练一次次挑战着我脆弱的身心,我甚至想过要放弃。”但是在集体的关怀与荣誉感的驱使下,“我开始改变自己,不断坚持,尽管腰已站得酸疼,尽管双手与双腿早已僵硬,但还是一遍遍地对自己说‘快了,再坚持一会儿’。”这是对队员们意志的磨练,经过这样的训练,更加强了队员们的集体荣誉感与意志力。
除了训练的辛苦,她们还要克服学习与培训以及日常升旗任务的时间冲突。为确保升旗仪式的顺利进行,每个天气适合的周一早晨,各个旗手要在7:00准时到场准备。在没有电动旗杆时,队员们合着节奏,卡准时间,一拍一升,手动拉动升降索,对于女队员们来说这是一项“体力活”,但是经过长期的训练,队员们已经知道要选用摩擦力大的手套,第一把要用力拉,国旗升快些校旗升慢些……这些都是国旗手们的切身体会,深深地烙印在她们的骨子里,是一段不可磨灭的经历。
但是,每一任旗手在初三第一个学期都面临着退役。在退役仪式上,由校长亲授特别荣誉证书并致辞,感谢旗手们在任职期间的敬业与努力以及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贡献。
退役不是终点,正如国旗手郑逸之说:“一个个休止符又会开始下一轮的自由组合,后面的乐章,必将成熟稳重、热烈奔放、荡气回肠!”金华四中将继续极致贯彻落实《国旗法》及相关法规,在各个细节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与深处,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旗帜高高飘扬。作为浙江省内唯一的女子国旗队,队员们也将怀着少年之志,不负众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