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人生规划图思路清晰:有些人忙着挑刺儿
小学生人生规划图思路清晰:有些人忙着挑刺儿只有输入没有输出(5岁孩子你要人家输出什么?)没参加过专业夏令营(要多专业?Java编程?量子力学?乔叟赏析?);家住郊外的新区,买不起1500万起的学区毛坯房;体育爱好是廉价的足球和游泳,乐器是人人可得的钢琴(划重点,人人可得);没有请过私教,没有海外稀缺读物(要多稀缺?中世纪手抄羊皮卷?);
讲真,我羡慕这个孩子
15页的幼升小简历已经叹为观止,网友的评论则更是雪上加霜。
有点评称这份简历毫无干货不说,还暴露了缺点。
猜测孩子祖父母没有亮点,父母都是外地人;
家住郊外的新区,买不起1500万起的学区毛坯房;
体育爱好是廉价的足球和游泳,乐器是人人可得的钢琴(划重点,人人可得);
没有请过私教,没有海外稀缺读物(要多稀缺?中世纪手抄羊皮卷?);
没参加过专业夏令营(要多专业?Java编程?量子力学?乔叟赏析?);
只有输入没有输出(5岁孩子你要人家输出什么?)
旅游地仅集中在亚洲(不然呢,5岁登乞力马扎罗?)
综上所述,孩子考不上心仪的小学。
还有点评说,自己亲戚家的孩子(咋不说你自己的孩子?)在初三时就拿到几项发明和实用专利,两篇SCI(确定不是家长代写的?),一堆机器人大赛的获奖;
家长作为高管仅仅是刚刚上台面的水平,最好是体制内实权家长,巨富或者有稀缺资源的(李嘉诚的孙子还用为了上民办小学做PPT吗?);
出国旅游几天不算数,得是年年暑假去国外上夏季学期,做到英语跟老美一样6。
还有人举出了其它更为牛逼的幼升小简历,以证明15页PPT中的孩子不值一提。
比如清华爸爸 复旦妈妈家庭,3个月开口说话,18个月背《弟子规》,能用英语聊美杜莎和居里,会算2的13次幂、分数和小数的换算,懂得核反应堆原理、碱基配对、RNA转录、函数和极限……
▲这些问题,大人又有多少懂的?
一份5岁孩子的简历,被“内行人”嘲讽“住的地段不够好,祖父母不够显赫,旅游地点不够远,兴趣爱好不出奇,目标小学不尖端”。遇言姐觉得,再这样说下去毫无意义,因为鄙视链是没有尽头的。
如果说这份5岁娃娃的PPT用力过猛,那些字里行间透着“你不配”的冷嘲热讽则令人恶心。
关于这份15页的简历,知乎上一位清华博士说出了遇言姐的心声:
“羡慕!”
这位清华经管和工程博士是这样回答的:
本来想说我小时候玩泥巴不也考上名校了,但冷静下来后,我只想说:‘羡慕’。
没学钢琴,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之一。
活了二十多年,从没看过英文原著的小说,没有消遣性地应用过英语,看视频要找有字幕的,至少要有英文字幕的。
虽然借出差机会去过不少地方,但境外只去过台湾和美国。第一次出国已经是20多岁年纪。
遇言姐自己也是深有同感。
想想我5岁的时候,上的是全托幼儿园,每周只能回家待一天;
爸妈连我的课本都没打开过,更别说陪我一年读500本书了;
小学五年级开始学英语还算早的,很多同学是初一才开始学韩梅梅和李雷;
玩泥巴时看到有小伙伴痛苦万分地被叫回家弹琴,我庆幸自己不用学。老妈更是找了个省事省钱的借口:“某某家买了钢琴也不弹,当摆设还得每年调音。”
再想想我刚出国读书时那些因为语言拖累而举步维艰的日子,连hangout 都听不懂,还以为是要吊死谁,说起来都是泪。
要说当年的家长们有多忙,肯定没有如今的年轻人忙,基本都是在国企、政府、工厂里混日子,钱虽不多,但压力小,中午还能回家做饭吃饭,甚至睡个午觉。
看着如今的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是何等呕心沥血,不遗余力,遇言姐真的很羡慕,因为我在那个年纪从没有得到过如此丰富、如此优质的资源,而这些遗憾实在不能用“我小时候玩泥巴不也一样考上大学”来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