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2022高考一轮复习攻略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2022高考一轮复习攻略7、唐朝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中央设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尚书省设吏(升迁考察)、户(户籍赋税)、礼(内外礼仪科举考试)、兵(兵器军队)、刑(刑罚处置)、工(工程水利)六部,三省的执行相权一分为三,各部门又相互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同时相互监督、牵制,有利君主专制的加强,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6、丞相制:“ 相”一般指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帝王的政治助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宰相是泛称,丞相是官职。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开始设立的制度,丞相是三公之一,百官之首,有利于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保证国家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行,但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相权一旦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相矛盾,政局动荡的弊端。所以该制度历朝官职名称、人数多有变化,权力多有调整,西汉武帝

下面是向学霸进军为高中的学生们整理的2022高考一轮复习攻略之高中历史复习必备概念,以供高中生及家长参考。

(一)必修一高中政治史部分(50个)

1、分封制:为巩固西周统治,周王朝将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周公、召公受封在鲁、燕,功臣姜子牙受封在齐,商朝旧贵族微子受封在宋。该制度有利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此制度与宗法制紧密结合,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有些文献用“封建制”指代这种“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

2、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国则是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家也是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这样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按照血缘的亲疏关系决定等级宗法关系。该制度强调“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有利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证政治权力、土地的再分配,维护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此制度在很长时间很大范围影响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民众的日常生活观念。

3、汉承秦制:指的是秦朝灭亡后建立的汉王朝继承了前朝的一系列制度。因为秦朝完成中国的第一次统一,开创性确立一系列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汉王朝在秦朝继承上沿袭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丞相为中心的官制等)、郡县制、选官监察制及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政策,并在此调整。体现了秦朝的开创性和汉朝的延续性,符合文明传承的特点。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法家思想是思想基础,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确立,两汉时期继续发展,隋唐时期逐渐完善,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空前强化。始终贯彻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或君主)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或丞相)的权力越来越削弱。这种制度对维护国家民族统一、调节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生产始终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越是到封建社会后期消极面越来越大,成为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2022高考一轮复习攻略(1)

5、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的瓦解,一些诸侯国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划分形式。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郡是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长官叫郡守,县隶属郡,长官县令(长),同级少数民族设道。县级以下有乡、里两地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这样形成垂直管理,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建立了官僚政治,改变了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的贵族政治,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的主要一环。此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维护国家统一,历朝沿袭,到元朝时被行省制度进一步完善。

6、丞相制:“ 相”一般指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帝王的政治助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宰相是泛称,丞相是官职。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开始设立的制度,丞相是三公之一,百官之首,有利于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保证国家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行,但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相权一旦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相矛盾,政局动荡的弊端。所以该制度历朝官职名称、人数多有变化,权力多有调整,西汉武帝的设立中朝、隋唐的三省、宋朝的一正三副分权,发展到明朝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至此1600年的丞相制度结束。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其兴废反映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7、唐朝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中央设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尚书省设吏(升迁考察)、户(户籍赋税)、礼(内外礼仪科举考试)、兵(兵器军队)、刑(刑罚处置)、工(工程水利)六部,三省的执行相权一分为三,各部门又相互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同时相互监督、牵制,有利君主专制的加强,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8、中国古代选官制演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大体经历了先秦的世官制(贵族世代继承)、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察举制(官吏察访推荐中央任命)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分科考试选官),反映选官由血缘到推荐德性才能再到公平考试选拔的标准变化,体现官吏的任免越来越集中到中央皇帝手中,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现,也体现统治集团治国理政水平素质的提高。

9、科举制:开创于隋朝、形成于唐朝的选官制度,以后历朝沿用。是以考试为手段,以成绩为标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打击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统治集团的文化素养,有利社会重学风气和公平公正,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后历朝调整,日趋完善,明朝八股取士走向僵化,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专制的工具,晚清政府1905年废除。

10、元朝行省制:元代确立的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使中书省权力,受中央节制,重大民政呈报中书省,军政呈报枢密院。行省是地方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没有中央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而且还有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此外中央通过御史台进行监督,通过省官互迁加以控制。元后,我国依然沿用行省设置,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是秦代以来郡县制的发展和完善。

11、明朝内阁制:明朝废丞相后虽然达到高度集权的目的,但是政务繁多的弊端显出,为此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设立内阁制,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明宣宗时内阁已有票拟权,到了明神宗时六部全归内阁,由内阁首辅负责,反映内阁官员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如张居正)。此制度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中央正式机构,始终没有法定地位,皇帝也通过司礼太监加以牵制,避免威胁皇权,所以也是明朝政治日益黑暗的主要原因。

12、清朝军机处:为了适应西北军务需要,清朝雍正开始设立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来又由单纯军务处理逐渐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该机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主要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参与机要,无决策权,只能跪受笔录、秉承旨意,是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的表现,标志着皇权空前加强。

13、西南土司制: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元代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地方长官,称谓土司,允许世袭,但要忠于朝廷,缴纳贡赋。由于土司世袭,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从明代开始改土归流,雍正时大规模推行,到乾隆基本完成,改为流官统治,至此西南土司制度结束。反映了中央政权对西南地区集权的加强和有效管辖。

14、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竞争阶段对亚非拉地区主要采取倾销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的方式,称谓商品输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主要采取开设工厂、银行贷款、开采矿山、修筑铁路等更高级的方式对亚非拉地区掠夺,称谓资本输出。在近代中国甲午战争以前,西方列强主要采取商品输出,也有资本输出,甲午战争后主要采取资本输出,也没放弃商品输出。反映西方列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的不同的经济掠夺方式。

15、门户开放:19世纪末,以德国率先,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美国由于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来晚了,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同时考虑其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开放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得到列强不同程度的赞同,缓解了列强在华争夺的矛盾,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的新阶段,不再追随欧洲列强,更加积极谋求侵略中国的霸主地位。以后又多次提出,随着日本侵略东北建立满洲傀儡政权,该政策不复存在。

16、《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随着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制定并颁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执行的革命纲领,主要涉及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企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违背社会发展的潮流,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该纲领可以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但是却不能调动生产的积极性,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引起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以国共二次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统一战线。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该战线的正式建立,它保证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18、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党组织军队主要在正面直接抵抗日本的侵略进攻,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消耗了日本大量有生力量,粉粹了日本速战灭亡中国的计划,但未能阻止有优势敌人的进攻,使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共产党则主要挺进敌后,开辟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方,牵制和打击日军,形成敌后战场,有力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特别是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发展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二者遥相呼应,相互配合,推动了抗日形势的好转。

19、新政和预备立宪:20世纪初,封建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迫于内外压力,晚清政府1901年宣布新政,采取奖励实业、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编练新军等措施;1906-1911年有逐步推进“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最后产生的内阁以满族为主,完全是皇族内阁,一场企图维护专制的骗局,举国失望,故没能挽救统治,辛亥革命的爆发宣告事实结束。但是客观上有利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中国近代化。

2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此法案。约法规定强调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规定自由平等原则,否定封建等级;体现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一座丰碑,也是辛亥革命的最主要成果。

21、革命统一战线: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期间,以国共一次合作为基础,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共同参加的反帝反封的寻求国家统一的的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该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2、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有力的巩固了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是革命的同盟军,农民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就保证了民主革命的胜利”的具体实施,与解放战争的“土地改革”相区别。

土地改革: 1947年中国共产党举行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决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运动。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力的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又进一步推广到更多解放区,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至此在全国范围基本上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23、《共同纲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纲领文献,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定了一系列内外方针政策,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宣告结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24、七届二中全会: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解放战争唯一的一次全会。毛泽东做了政治报告,指出党的工作现在起必须从乡村转向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确立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保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5、《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经过充分审议表决通过了该法律。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及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随后取代了《共同纲领》,俗称54宪法。

26、新中国三大民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国家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三大制度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27、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随着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政权的巩固,从1953年开始,国家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又称三大改造。特别是和平赎买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最具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胜利完成,中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28、一国两制:针对台湾问题,为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该伟大构想,以后又多次谈话进行全面阐述。主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国家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思,在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该构想先后在香港、澳门问题得到运用,香港奥门先后回归,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的范例,也希望该构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真正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9、九二共识: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这成为海峡两岸关系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的交流与合作。

30、一边倒: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当时严峻国际形势,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当时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必须做出选择,所以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该方针不仅表明了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与新中国的国体相适应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绝不能因为后来中苏关系的破裂而对它在历史上的正确性产生怀疑以至否定。

31、求同存异:1955年中国代表团在参加万隆会议时,由于会议面对帝国主义干扰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周恩来团长明确提出该方针。“求同”(就是指与会国都受过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统治的经历相同,都希望解除殖民主义的奴役和灾难的愿望相同。)这是开会的出发点,即使有“异”(指各国采取的社会制度政策、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不相同)可以保留。呼吁与会各国代表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该主张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促成亚非会议的成功。

32、希腊城邦政治:公元前8世纪左右,希腊建立数以百计的城邦,城邦往往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城邦狭小人少,典型小国寡民,人民都珍视独立自由自治,导致城邦民主政治发达,公民直接参政,君主专制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希腊的地理环境为民主政治形成提供自然条件,希腊公民的素质是民主政治的主要保障,使希腊成为民主政治的摇篮。

33、雅典民主:发达的商品经济、辉煌的古典文化是雅典民主制在各城邦最为发达完备的基础。其民主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如果说梭伦改革是奠基阶段,克里斯提尼改革是确立阶段,希波战争经受考验,伯利克里时代则进入黄金时代。虽然在民主范围、性质和方式上有所缺陷,但是它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4、自然法:罗马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西塞罗提出,认为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强调人人平等、法律至上。为古罗马国家奠定了一种政治法律的哲学基础,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因而他本人也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35、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也包括公元7世纪中叶以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由成文法到自然法,体现不断完善的过程,穿越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稳定,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6、英国君主立宪制:1688年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或立宪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逐渐奠定该政体的法律基础,伴随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完善最终成型。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内阁对议会负责,英王是国家元首 统而不治。19世纪中期以后选举权不断扩大、内阁权力逐渐膨胀。

37、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新兴工业城市大量出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选举权力,受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和国内群众斗争高涨的推动,英国议会制度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降低了选举权的财产资格,考虑了选区的实际,其结果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迈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重要的一步,但是工人、平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38、1787年宪法的三权分立: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的联邦宪法,规定了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权是国会,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拥有最高司法权,在权力结构上突出体现制约与平衡,三项大权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任何一项权力都不能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的民主。

39、资产阶级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简单说就是“选出代表间接民主”,避免了一国特别是大国由民众直接智力的现实困难(雅典民主是典型直接民主),是现代通用的民主政治形式,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两种政体。

40、容克地主:特指德国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在19世纪中期德国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普鲁士的贵族庄园主开始资产阶级化,但仍保留许多封建残余。这种在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用资本主义剥削逐渐代替农奴制剥削的方式,被称为“普鲁士道路”。该阶层具有很强军事性、封建性,认为德国的统一就是普鲁士势力的延伸,典型代表俾斯麦,主张君主专制,崇尚武力,1871年普鲁士“自上而下”统一德意志,标志容克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后形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德国称“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41、马克思主义: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显露(经济基础),欧洲发生三大工人运动(阶级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进行革命实践从而创立起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诞生,自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42、《共产党宣言》:受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同盟纲领,1848年新纲领发表,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革命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力量是依靠无产阶级,革命手段是主张阶级斗争,实行暴力革命;革命前景是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这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也是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具有新思想原则、新组织机构的共产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

43、普法战争:是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1870年法国首先挑起战争,很快法军全线溃退,普鲁士攻入法国领土,色当会战法军大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投降,普鲁士将战争由自卫战争转化为侵略战争,1871年强迫法国签订割地赔款的《法兰克福和约》,德国实现统一,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法国宣告成立,欧洲大陆的局势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德法两国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成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之一。

44、巴黎公社: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1871年3月18日因为反动政府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巴黎人民发动起义,国民自卫军和群众很快占领巴黎市政厅等要地取得革命成功。随后巴黎进行公社选举,3月28日召开成立大会。为保卫胜利果实,巴黎公社进行一系列革命措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体现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创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由于法国梯也尔政府和普鲁士的勾结和镇压,5月28日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巴黎公社革命失败。虽然发生的经济、政治等社会条件不成熟,具有偶然性,但是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45、十月革命:由广义和狭义之分。1917年俄国彼得格勒工人、士兵取得二月革命的胜利,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但是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主权并立的局面。由于临时政府不能满足人民和平和面包的愿望,在列宁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11月(俄历10月)彼得格勒工人、士兵再次发动武装起义,最终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主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也是城市中心暴力革命的胜利,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鼓舞了被压迫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46、冷战政策: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简单的说“除了不战争,所有对抗手段都行”。主要特征是: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但不付诸战争,但绝不意味无战争。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杜鲁门主义出台、马歇尔计划实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

47、特种战争:1961年美国为了阻扰越南统一,长期占领越南南方,发动了这种战争形式,主要特点是“美国出钱出枪并派出军事顾问,用越南人打越南人。”1965年美国又被迫升级为局部战争,反映美国企图控制越南地区阶段性的策略失败。

48、不结盟运动:20世纪50、60年代,赢得民族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争斗,希望保持和平独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1961年由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推动,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标志该运动正式诞生。它一定程度改变了世界面貌,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冲击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以后成为第三世界的主体,是多极化重要的一极。

49、两级格局: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经历了苏美冷战的两大阵营的对峙和美苏全球争霸,随着1991年苏联完全解体,该格局(1945-1991)瓦解,也意味雅尔塔体系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50、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底,来自前苏联的以俄罗斯为首的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签署该宣言。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是独立主权国家的协调组织,以主权平等为基础)及苏联停止存在,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二)必修二高中经济史部分(30个)

1、井田制:中国奴隶社会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出现在夏商,西周时盛行。西周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将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缴纳一定的贡赋。由于土地分成许多方块,形似“井”字,俗称“井田”。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到春秋时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逐渐瓦解;战国时商鞅变法,允许土地买卖,确立土地私有,从法律上逐渐废除了该制度。

2、均田制:中国封建社会推行的一种土地制度。首创于北魏,北魏孝文帝时(485年)颁布。北魏封建政府将掌握的土地计口授田,男子和妇女都可以领种土地,露田年老身死后还给政府,不得买卖,桑田农民终身不必交还,可以买卖,同时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此制度仅对无主的土地进行分配,在不触及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进行,有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北方经济的恢复,有利封建政权的巩固。此后北齐、北周、隋、唐都继续推行,具体方法略有变化。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无法再继续授田。武则天以后,该制度无法推行,唐玄宗时完全破坏。

3、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它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土地兼并往往在一个朝代的后期表现突出,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如西汉末年、唐朝中后期、北宋中期、明朝中后期时,该现象十分严重。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只能缓和土地兼并的矛盾,但是只要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土地兼并就不可能根本解决。

4、自然经济: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是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典型的男耕女织,其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与商品经济对立,随着商品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逐步解体。

5、商帮: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队伍的扩大和商业竞争的需要,区域商人群体逐渐形成,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乡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为场所的商人群体。明清朝时以晋商,徽商等最为活跃,他们活动范围遍及全国、远涉海外,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6、重农抑商政策:又称“重本抑末”、“强本抑末”。是中国历代王朝推行的基本经济政策,强调要发展和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重农抑商的原则,以后历代王朝大多执行。该政策是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在封建社会前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到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活力压抑越来越明显,使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得不到正常发展,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7、海禁政策: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多次下令“片板不许入海”,严禁民间从事海外贸易,并以严刑峻法惩处违禁者。当时,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是由官方控制和垄断的“朝贡贸易”。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朝廷颁布“迁海令”,实行较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该政策扼杀了中外交往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但客观上维护了国内的安定起到一定自卫的作用。

8、明清手工工场:明朝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机户拥有资金和织机,开设厂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但到鸦片战争前依然始终徘徊在萌芽状态,由于腐朽封建制度的严重阻扰,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9、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晚清地主阶级在内忧外患形势下兴起的一场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改革运动,旧称“同光新政”。代表人物中央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此外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举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军事科技等实用人才。1895年甲午战争北洋舰队的覆灭宣告该运动的失败。这种没有从封建制度根本改变的改革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展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10、实业救国:19世纪末开始出现、辛亥革命前后流行,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阶级上层的要求,张謇是重要代表,他创办纱厂、面粉厂等多种企业,兴办学校,企图实现以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发展而救国的目标。他认为,实业和教育是国家“富强之大本”。该思想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挥了积极作用,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企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幻想。实践证明在社会性质不改变的前提下,中国是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

1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从1935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为巩固统治,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一个旨在全面发展经济的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这场经济建设运动的作用不仅是发展了国民经济,增加了国民收入,而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场战前的经济动员运动。由于这场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因此它是一场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经济建设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有着深远影响,这一切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和人民愿望。

12:、币制改革: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其内容(一)集中货币发行权,以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所有支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白银;(二)宣布实行白银国有,所有白银限期到银行兑换法币。法币政策是中国法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防止了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市场,促进了物价回升,对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的作用。

1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1956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期间的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也是改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同步进行的举措。并根据总路线的要求,中央人民政府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5、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全会。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的讨论,果断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16、家庭联产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的一种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种责任制使农业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的过于集中和单一方式。到1983年全国农村基本实行,人民公社制度随之废除,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17、中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在邓小平南方讲话精神的推动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该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勾画了该体制的基本框架,到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基本确立。该体制强调了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的基础作用,确立了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其建立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使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

18、新航路开辟:又称“地理大发现”。是指欧洲15、16世纪,为了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加之奥斯曼帝国控制了欧洲和亚洲的路上通道,从而使得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对外寻找的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从路线上指穿过大西洋到美洲进而渡过太平洋到达亚洲,或者从西欧沿非洲西海洋南下绕过好旺角到达亚洲的海上航线。从代表人物看,西班牙、葡萄牙王室支持,历经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航海家的探索。从实质看是欧洲人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殖民和扩张的过程,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

19、商业革命:在15世纪中后期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欧洲商人奔走从欧洲到非洲、美洲、亚洲的各个港口和商品集散地;许多来自美洲、亚洲的新商品等出现在欧洲市场,商品交易量成倍增长,市场扩大有利刺激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和贸易的枢纽,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0、价格革命:在15世纪中后期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下,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造成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封建地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它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和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21、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标志,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上半期结束,随后法、德、美、日诸国相续发生。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增长,巩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改变了世界格局,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伴随工业革命展开出现的经济思想。以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为代表,系统阐述了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即“看不见的手”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发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此经济思想长期成为欧美资本主义的主流思想,大大推动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取代了经济自由主义而占据统治地位,到了70年代面对“滞涨”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又纷纷兴起了新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不同于斯密经济自由主义之处在于,斯密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实行完全自由放任,新自由主义则一般都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强调经济自由。

22、门户开放政策:19世纪末美国政府针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提出的对华政策。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这个原则。影响:它标志着美国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侵华政策,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由此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1899年瓜分狂潮时首次提出、1900年镇压义和团运动时再次提出、1922年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进一步重申,随着日本侵略了满洲并建立起傀儡政权满洲国,该政策也随之不存在了。

2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它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第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发生在19世纪60、70年代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在世界范围建立;第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亚非拉美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当地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4、罗斯福新政: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大选的罗斯福于1933年初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后,政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主要是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工农也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做出的政策调整,虽无法消除经济危机但对渡过经济危机发挥重大作用,推动美国经济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挽救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对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2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罗斯福新政是典型代表,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一些投资大、风险大、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包括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这种政府干预经济的表现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国家资本主义: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新中国初期都曾实行过,不影响政权的性质,反而有利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进而巩固政权。

26、新经济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形势,引起农民极其不满。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的经济政策。该经济政策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该政策的实施调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正确道路。随着斯大林的上台1928年实际被停止。

27、斯大林经济模式: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确立。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由国家占有绝对多数生产资料,并通过指令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为了实现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摆在首位。该模式在资本主义世界被经济危机困扰之时,集中全国人力、物理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赢得二战的胜利,巩固和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压抑地方、企业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后成为苏联长期缓慢发展和走向解体的根源。

28、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由于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故称“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融汇兑本位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该体系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

29、经济区域集团化:又称“经济地区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升级的。自二战以后,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在自愿的原则和本地区实际情况下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集团。随着多数国家参与了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都是突出代表。

30、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商品、服务、资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更具有整体性的趋势。

(三)必修三:高中思想文化史部分(50个)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指的是1840年以前中国古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其形成演变的过程中受各种思想特别是道家、佛教等影响并吸收发展,经历春秋战国脱颖而出、两汉儒术独尊、宋明稳定成熟和明末清初与时俱进四个阶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和主流价值观。

2、百家争鸣:“百家”泛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名家等,体现数量多;“争鸣”指的是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从各自立场出发发表各自的见解、争论辩难、争芳斗艳。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

和文化发生剧烈变化的形势下所形成的思想流派纷争的局面,它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世的社会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

3、孔子思想:孔子是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表现在政治上提出“仁”的学说和“礼”的思想,希望克己复礼,推行德治,有务实的“敬鬼神而远之”的天命思想;教育上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教育范围,提出六艺的全面发展观;文化上注重文化保存,后世整理为五经。后来孟子继承了他的“仁”提倡“仁政”,荀子继承了他的“礼”,进行深入探讨。其思想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

4、焚书坑儒:秦朝统一初期,秦始皇为加强专制统治所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政策。“焚书”指焚烧禁止一切不利思想统治的书籍,除医药、卜筮、种树等实用价值的书籍及秦国官定史书、政府负责管理的文献外。“坑儒”指逮捕审问坑杀散布反对统治言论的儒生。这些行为虽然当时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场浩劫,使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摧残了人才。从汉代以来,长期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初期,儒生董仲舒吸收诸子百家思想,发挥儒家思想,迎合汉武帝加强思想文化专制而提出并被汉武帝采纳的主张。强调“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儒学独尊,使文化的一统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自此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同时儒学地位上升,儒学思想逐渐被封建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同时也影响古中国思想、文化和教育等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进步有积极意义。

6、科举制度:开创于隋朝、形成于唐朝的选官制度,以后历朝沿用。是以考试为手段,以成绩为标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打击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统治集团的文化素养,有利社会重学风气和公平公正,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后历朝调整,日趋完善,明朝八股取士走向僵化,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专制的工具,晚清政府1905年废除。

7、格物致知:出处《大学》,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到了南宋朱熹提高到了特别崇高的位置。这是他寻求“理”的客观唯心主义途径,主张探究考察研究事物的原理(格物)从而求得知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致知)。与南宋陆九渊的“本心体悟”主观唯心主义的求理途径截然相反。

8、宋明理学:在东汉魏晋时期道教、佛教直接冲击削弱儒学统治地位的背景下,北宋士大夫利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而掀起的儒学复兴运动,北宋五子开创理学,南宋朱熹建立理学体系,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守仁心学推进理学新发展,使儒学进入稳定成熟的新阶段,这也是儒学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吸收的结果。由于该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和哲学思辨的最高范畴,故称“理学”,也称“新儒学”、“道学”、“宋学”。

9、四书五经: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宋朝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加上五经的《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成为南宋以后儒家弟子的必读书籍,也逐渐成为历朝科举制考试命题的范围。

10、经世致用:“经世”指的是“经国济世”,解释为:治理世事;“致用”解释为:尽其所用。强调要学习对现实社会有用的东西,研究学问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要空谈,要活学活用。这是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曦等对传统道学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的批判,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对后人影响很大。近代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康梁学西方改良运动都是具体体现。

11、工商皆本:最早是明末清初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提出。 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中国自战国提出的重农抑商思想阻碍生产力发展。他认为商是和农业一样都是本业,并非末业。希望不再压制工商业,使工商农均衡发展。该主张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符合时代潮流。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以有批判精神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代表,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其思想界活跃是对儒学正统的冲击,同时也是儒学发展到新阶段,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但是没有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也始终没有跳出地主阶级儒学思想的范畴。

12、四大发明: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号称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主要标志,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仅对古代中国,而且外传后对欧洲乃至近代世界都产生重大影响。突出说明了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社会效益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

13、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由于长期的农耕文明和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在思想特点上表现为:往往重视社会人文科学,疏忽自然科学技术;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重视总结实践经验,疏忽理论概括抽象,所以造成古代中国传统学术只是在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法等实用之学水平先进,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专制主义封建制度阻碍,更加造成了近代科学发展迟缓于西方欧洲。

14、中国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往往以自由多样的线条曲直运动和空间构成,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从殷商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有特色,形成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书法艺术绵延三千多年,名家代有所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15、中国画:相对西洋画,又称国画,使用特制的笔、墨、纸、砚为做画工具,以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为题材,以工笔和写意为表现技法。以意境为灵魂的山水画是精粹,最能表现个性和文化素养的文人画也占有主要地位。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16、京剧:又称平剧、国剧、京戏,中国戏曲之首。1790年(清乾隆55年)四大徽班进京,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正式形成于道光年间,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随后打破了社会分层,在京城各个阶层里观众都在迅速增多,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音乐属于板腔体,唱腔有二黄、西皮两系统,逐渐形成严格的角色行当划分。该艺术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2010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7、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不同时期都具有突出成就的中国古典文学形式,都有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先秦的《诗经》和楚辞各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先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的反映)的文学成就,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

18、中国市民文学:又称城市文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出现,为满足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话本、传奇、小说都是其作品形式。

19、屈原与《离骚》: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屈原是《离骚》的作者,属于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的幻想。作者追求“美政”,具有修明法度、举贤授、变法图强的理想,此外还有《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由于采取楚国方言,内容具有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用香草美人表达自己的理想,属于浪漫主义,有人将楚辞体称为骚体。

20、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伴随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出现一股西方思想文化向中国逐渐传播的潮流,也是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探索新知、寻求变革、强国御侮的历程。经历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兴起、维新思想成熟、民主共和兴盛、民主科学高涨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有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近代化不断深入的过程。

21、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失败后,地主阶级新思想代表魏源在《海国图志》提出的思想。“师夷长技”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长处(主要指军事技术),“制夷”就是要抵抗西方的侵略。该口号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西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是对传统心态的挑战,迈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体现进步性,同时抵御侵略也有爱国性,但是该思想当时没有引起共鸣,没有付诸更多实践,没有涉及变革封建制度,仅仅停留在军事技术层面,反映当时时代的局限性。

2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9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含义是在坚持中国传统封建制度、伦理道德的前提下(主体),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辅助)来达到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事实证明,仅仅只学习西方的器物而不从制度变革是不可能达到目的

23:、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更好发展资本主义,而封建思想依然禁锢人民头脑,针对尊孔复古逆流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兴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拉开序幕,打出科学民主的旗号,以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提倡科学民主,反对迷信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等,正面冲击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实现文化的转型和民众的觉醒,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宣传的主流,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

2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05年孙中山在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上,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第一次明确解释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简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结合中国实际,考察研究西欧社会描绘的振兴中华的蓝图,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要求和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指导了辛亥革命的进行,但是由于该纲领反帝不明确反封不彻底,导致革命成果的丧失,后来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加入反帝反封的内容,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和大革命的旗帜。

25、“工农武装割据”指的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以武装斗争为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内容和以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依托的革命实践。《红色的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实践上的理论总结,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形成。这是对苏俄“城市中心论”的否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伟大结合。

26、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历经井冈山时期的形成阶段、延安时期的成熟阶段、建国以后的新发展阶段。井冈山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标志该思想的形成,1945年中国七大正式提出该思想,并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内容涉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多个时期多个方面,是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今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

27、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会议。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会议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实现“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标志着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标志着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自此中国的政治建设也进入新时代。在会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该全会做了思想准备,邓小平所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成为该全会的主题报告。

28、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就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等,明确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随后同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提出非公有经济史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改革开放30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型,使中国国民经济大跨越发展,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29、双百方针与双为方向: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该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被称为“双百方针”。该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繁荣,成为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后随着党的左倾错误干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该方针逐渐受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在1979年的中国文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又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即二为方向,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和重新恢复的双百方针,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逐步走向新的繁荣。

30、破四旧: 指文化大革命大中学校学生组织的红卫兵在全国各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除四旧行为,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使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许多文艺界人士、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遭到批斗。这是左倾路线错误的结果,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浩劫。

31、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伴随希腊工商业发展、民主政治的高峰、平民地位的提高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智者),放弃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实利,批判传统,敢于创新,代表这种新知识倾向的运动就是智者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思想主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该运动成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以人为本的西方人文精神由此滥觞。

32、美德即知识:希腊先贤苏格拉底针对智者疏忽道德、追求功利主张,针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局限而提出,强调美德的重要性,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这是他将全部兴趣集中于人的道德哲学的具体反映。

33、文艺复兴:随着城市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为了反抗中世纪基督教神权的压迫,首先在意大利,然后波及到欧洲其他地区的一场14-17世纪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高举人文主义旗帜,从恢复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涉及文学、艺术、戏剧、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由于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故称“文艺复兴”,其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该运动和宗教改革形成西方人文精神的第二次演变。

34、宗教改革:16世纪初,德国传教士马丁路德在大教堂门口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皇的赎罪券开始,一场发端德国、波及西欧地区的群众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宗教领域展开,除路德教之外,加尔文在日内瓦改革形成加尔文教,英王强调“教随国定”形成英国圣公教等新教的改革。与旧教相比,新教强调因信称义、简化宗教仪式、否定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和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是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解放了思想,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有利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一场在宗教外衣下发动的发对封建神权的资产阶级政治运动。

35、启蒙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科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17-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起源于英国,高潮于法国,波及到欧洲其他国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他们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将批判矛头指向封建专制王权、特权等级,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推翻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理论和舆论上的准备,对世界他国特别是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影响。该运动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第三次演变。

36、三权分立: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认为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相互独立而又相互监督,该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思想体现在代表作《论法的精神》,美国1787年宪法是该理论的第一次伟大实践和应用。

37、卢梭的思想: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家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著作中,以天赋人权为依据,提出主权在民说和社会契约论,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被成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同时他也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向导的不可靠,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震动整个欧洲思想界,由此形成浪漫主义思潮,他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

38、人文主义:它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生的价值。该思想是贯穿西方历史发展的主流思潮。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最为突出,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文艺复兴的彼特拉克是最早提出以“人学”对抗“神学”,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后来的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都是它的发展和延续,影响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流域,形成许多流派。中国古代也有人文主义思想。

39、理性主义:相对经验主义(感性、主观、现象等),承认人的推理,是对文艺复兴所宣传的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把以人性为中心来观察问题发展到依据人的理智、大脑来思考来判断世间事物的主张,成为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理论指导。该思想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民主,关注社会现实,希望用理性之光映照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德国康德对理性做了哲学的探讨,法国卢梭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形成了浪漫主义。

40、浪漫主义:启蒙运动最激进的思想家卢梭首先质疑理性,为此形成该思潮,他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其宗旨与“理性”相对立,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把人类从冰冷的理性原则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尊重,对不同文明保持宽容的心态,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但是存在个人主义膨胀,因张扬个性而造成混乱和无序,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的消极影响。在18世纪西欧兴起了该思潮主流的艺术、文学及文化运动。

41、牛顿经典力学:20世纪以前的力学。英国科学家牛顿在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得出惯性定律和加速定律,又在笛卡尔等人碰撞运动的而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此三大运动定律构成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主要支柱,后来牛顿结合开普勒有关天体力学的研究,运用自己创立的微积分做计算工具成功导出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牛顿撰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标志牛顿经典力学的形成,也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这是人类完成了对自然界认识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是人类认识的巨大飞跃,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

42、爱因斯坦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上,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基础和发展。1916年又创立广义相对论,将适用匀速运动体系的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加速运动的参考体系,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思想。这种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形成,是人类思想发展史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该理论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43、进化论: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巨著《物种起源》标志着进化论的形成,这是他作为博学家环球考察,比较化石中古生物与现存物种的不同,长期地质学研究后得出的物种进化的结论。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此外还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这对上帝创造万物说致命一击,导致科学与宗教尖锐对立。该理论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44、蒸汽时代: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兴起的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期逐渐波及欧美各国。工业革命最代表性的成果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特别是瓦特的改良,使蒸汽机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万能原动机,是人类发明用火之后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45、电气时代: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产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各国同时展开,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典范。最有代表性的是电力的广泛应用,以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为理论基础,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46、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初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扩展,法国大革命冲击,民族民主运动迅速中,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现实产生强烈反差,为此在文学艺术风格产生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该文学在英法两国成就最高。最典型代表是拜伦的长诗《唐璜》和雨果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歌颂了民主和自由,抨击了当时的社会。

47、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以来,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和复杂,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社会现实,于是出现敢于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并进行深入剖析和强烈批判的文学家。最大特点就是真实客观再现生活,揭示批判社会矛盾。由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所以通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诞生。20世纪初,欧美文学依然散发光彩,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美国也出现如马克吐温、海明威等一批现实主义作家。

48、《自由引导人民》: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创作于1830年的作品。该作品以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为背景,画面的自由女神形象突出体现浪漫主义特征,反映法国革命群众在自由女神的引导下奋勇前进,极大的鼓舞了人们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高峰,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珍品,而他本人也被成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49、印象派绘画:19世纪70年代,受当时光学发展影响,将光与色作为研究中心的欧洲绘画流派,追求光和色的效果,是绘画技法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因代表人物法国莫奈艺术主张“我所画的不过是印象而已”得名。法国莫奈《日出。印象》、荷兰梵高的《向日葵》是该流派前期和后期的典型代表。

50、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60年代在拉丁美洲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是拉美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小说创造中加入传统文化的神话、传说,使作品获得魔幻般的效果。主要代表作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该作品融合了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时间空间,形象展示了哥伦比亚和整个拉美地区一百多年的殖民史和社会生活史。中国作家莫言也是以此风格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由公众号《向学霸进军》整理编辑于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