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的营销机会有哪些?保健品企业没落
保健品的营销机会有哪些?保健品企业没落很显然,保健品企业要想活得好,关键是活法好。5000多家保健品企业中,90%以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苟延残喘奄奄一息的占了绝大部分。其实质关键是要及时捕捉消费者心理导向,抓住消费者特有的需求变化,赋予商品人格化的理念,在其中注入某种情感、审美思想和文化品位,以凸现商品的人文价值和服务内涵,凭借感情的力量打动消费者,激发其潜在的消费欲望,最终实现占领消费市场的目的。铁打的市场,流水的企业。现在,有许多保健品企业在产品上的血汗投入,不仅没有转化为成果,而是堆成了成本,致使企业陷入了生存危机……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品牌定位 用户互动 内容生产 本土情结=产品价值。
这是我应邀在泉州实战讲课时,给学员们的一个公式。
在此提醒保健品企业,做品牌策划时,一定要抓住消费者认知痛点。
其实质关键是要及时捕捉消费者心理导向,抓住消费者特有的需求变化,赋予商品人格化的理念,在其中注入某种情感、审美思想和文化品位,以凸现商品的人文价值和服务内涵,凭借感情的力量打动消费者,激发其潜在的消费欲望,最终实现占领消费市场的目的。
铁打的市场,流水的企业。
现在,有许多保健品企业在产品上的血汗投入,不仅没有转化为成果,而是堆成了成本,致使企业陷入了生存危机……
5000多家保健品企业中,90%以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苟延残喘奄奄一息的占了绝大部分。
很显然,保健品企业要想活得好,关键是活法好。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消除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消费者需求呈现精准化、场景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消费者成为商业运营的中心,不断地快速响应、挖掘、预测甚至创造消费者需求,成为企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小保健品企业需要重构以用户为核心的渠道管理架构。
在互联网时代,保健品企业的经营是一种动态变革经营,企业不再是竞争谁的既有规模大、过去的成就多,而是竞争在转折点,决胜在创新上。
吴总带来一款有助女性睡眠的保健品慕名找上门,是去年9月12日……我们通过精准策划,在紧追热点、引领话题的同时,不失新意与创意,通过内容全生态、沉浸式体验、社交裂变、圈层营销、场景化营销等手段,一年过去了,结果就如吴总所总结的:思路一打开,市场一大片。
同样,我西宁的一位老板学员,出品以植物沙棘为原料保健品,通过我的牵线搭桥,获得了以色列特拉维夫一高科技公司战略投资,并获得国家部委专项基金扶持,只要找准方向坚持梦想,借势借力不忘初心,成功是早晚的事。
当下,保健品新品牌运作的核心,是要重构出一套新的经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营销体系。
主要是通过新的营销手段,重构品牌与客户、消费者的新关系,由没有关系、弱关系再变成有关系甚至是强关系,不是用户数量多少为判断的营销模式,而是以用户价值高低为主要判断的营销体系……
因此,老板们如何适应、驾驭产业的结构性变化尤现重要。
而那些企图依靠人口红利、政策红利和资本红利而不是通过赋予产品和服务更多的生活美学、科技研发和人文关怀内容实质来获取竞争优势的保健品企业必定会因粗放式发展而被商业丛林法则所淘汰。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指出,一些“多、小、散、乱”的“游击战式”保健品企业,如果满足于某些所谓“叫爹喊妈会销”式的忽悠,再不改变自己,命不长!一个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客户洞察的质量和精细度,以及利用这些洞察来成就卓越绩效的能力。
一个有调性的产品,必须借助系统化的传播,让目标人群形成清晰的认知,完成品牌在大脑的“注册”,这样才算占领了心智。从流量到心智,也就建立了品牌护城河。目前有五大问题影响了中国的保健品产业的发展。
一是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
据统计,在5万家企业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总数的1.45%,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中型企业占38%,10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的小型企业占了41.39%,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
二是过分依赖广告促销。
有些企业的广告费高达销售额的30%,从一开始就进入研发低投入、广告高投入的怪圈。
三是产品开发力量薄弱。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保健品90%以上属于第一、第二代产品,较少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产品功能雷同现象明显,在卫生部和SFDA准予申报的27项保健功能中,具有增强免疫、调节血脂和抗疲劳功能的产品占全部的2/3。
四是难以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
目前有20多家国际知名保健品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兼并、租赁等形式,在中国设立了分厂。中国的保健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五是产业法规不完善。
目前保健品产业还没有统一的行政规归口管理部门,卫生、医药、工商等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行业标准以及规范统一的检测手段、审查程序和管理办法。
一些违法经营者采取打擦边球的策略进入保健品市场,是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由于国内保健产业缺乏行业标准,使得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较低。
在未来5-10或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必须对保健品行业进行整顿,使之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以往,保健品企业大多采用三种模式:OEM纯加工,ODM设计制造,OBM品牌运营,随着人口红利时期的终结,未来十年OEM必将退出商业舞台,取而代之的是OBM品牌运作方式。
而随着消费产业升级,消费者类型将有三个趋势:圈层化,个性定制化和标签化。
消费者开始追求更具身份性和个性化以及更具价值观的消费理念,高端品牌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很显然,保健品企业只有做好长期思想准备,用精细化定位取代以往的粗放式经营。
用务实认真的心态舍弃急功近利的情绪。企业也只有在面临困境时期才能审视度势,静下心来思考管理和创新问题,而这在以往是无暇顾及的,即使触及也会被表面的市场繁荣掩盖真正的本质所迷惑。
因此,不妨象格力、万科那样,向制造业学习,学习他们对成本的控制、对性价比的追求,对营销渠道的开辟........除此之外,积极挖掘潜力,迎难而上,在产品个性化、渠道创新化、营销差异化、客户人性化上狠下力气,做足功夫,只有这样,才有走出困境的可能。
可以说,中国保健品产业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使真正具有科技含量和保健功能的产品,从鱼目混珠的保健品市场中脱颖而出,促进和带动全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