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紫砂大师排名:现场情定紫砂
江苏省紫砂大师排名:现场情定紫砂展览共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研究院执行院长鲍志强与学生的精品佳作近180余件,涵盖紫砂壶、紫砂花瓶、紫砂花盆、紫砂文房用品等种类。其中,28位学生的作品均为今年的新作,代表了当前紫砂陶刻的探索方向。他们中有的是陶刻大赛的获奖者,有的是才情初展的青年陶刻家,他们是当前紫砂陶刻的中坚力量,也是紫砂陶刻艺术的未来。开幕式现场中国美术学院原工艺美术系主任孙晴义致辞杭州工艺美术馆馆长陈刚致辞并向参展艺术家吕锋平、华珊、张云熙、张明颁发收藏证书《中国美术报》鲍志强紫砂艺术研究中心导师鲍志强致辞
10月30日,“情定紫砂 薪火相传——《中国美术报》鲍志强紫砂艺术研究中心师生作品展”在中国扇博物馆拉开帷幕。
浙江省文联原党组书记高而颐宣布展览开幕
《中国美术报》鲍志强紫砂艺术研究中心秘书长韩洪刚宣读《中国美术报》社长、总编辑王平的贺信
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主任戴雨享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原工艺美术系主任孙晴义致辞
杭州工艺美术馆馆长陈刚致辞并向参展艺术家吕锋平、华珊、张云熙、张明颁发收藏证书
《中国美术报》鲍志强紫砂艺术研究中心导师鲍志强致辞
开幕式现场
展览共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研究院执行院长鲍志强与学生的精品佳作近180余件,涵盖紫砂壶、紫砂花瓶、紫砂花盆、紫砂文房用品等种类。其中,28位学生的作品均为今年的新作,代表了当前紫砂陶刻的探索方向。他们中有的是陶刻大赛的获奖者,有的是才情初展的青年陶刻家,他们是当前紫砂陶刻的中坚力量,也是紫砂陶刻艺术的未来。
展览现场合影
宜兴紫砂历史悠久,备受世人钟爱,数百年来,造就了一大批精于此道的紫砂艺术大师,时大彬、陈鸣远、范大生、顾景舟等名家辈出,为中国紫砂艺术的发展留下了精彩的篇章。
当代的紫砂艺术发展更是如火如荼,师法古人、师法自然,在继承传统中推陈出新,更上一层楼,把这一中国传统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巅峰。鲍志强正是当代紫砂艺术的代表人物。
《中国美术报》社社长、总编辑王平在致展览的贺信中说:“在紫砂承前启后的链条上,鲍志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从20世纪60年代初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做学徒,从车间主任到副厂长,到总工艺师,一步一步走过来,亲身经历了紫砂由盛而衰、由衰转盛的全过程,见证了当代紫砂艺术的发展。同时,他培养一大批紫砂精英骨干人才。当代紫砂艺术的繁荣,他功不可没。”
展览现场
为了更好地传承紫砂艺术,2020年10月,《中国美术报》特邀请鲍志强担任导师,成立《中国美术报》鲍志强紫砂艺术研究中心,旨在培育青年一代紫砂艺术家的成长,进一步推动陶刻艺术的发展。
展览现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研究院执行院长鲍志强
鲍志强介绍说:“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不仅专注于陶刻技法的传授,还要试图提高同学们的艺术与文化水准,因此,我们特别邀请全国各地的知名艺术家为他们上课,传授他们书法、绘画等方面的知识要领。同学们的学习都十分认真,从一开始的观摩作品到现在的作品,也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令我感到十分高兴。通过我们师生一年的共同努力,同学们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反映出他们对紫砂陶刻又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通过这一次的展览,我希望他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认识,不断学习磨炼,把上课时的学习状态延续到今后的专业创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让紫砂陶刻能够薪火相传,一代代发扬光大。”
展览现场
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术报》总监刘一丁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从传统的角度看,许多作品的造型仍保持了原来的风貌,传承了历代紫砂大师的文化传统。当然,许多中青年的艺术家们也从当代的艺术生活中汲取营养,在器型、纹饰等方面都融入了现代的气息,给当代生活带来了一种新的气象,使我们在观赏这些作品时感到很亲切。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这也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