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武将排行榜:大话战国之四大名将
春秋战国时期武将排行榜:大话战国之四大名将3、破燕拜相: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栗腹同赵国交好,栗腹回国后向燕王提议:“赵国的壮丁都死在了长平,遗孤还没长大,可乘机进攻。”燕王于是出动了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命栗腹率军进攻鄗城,卿秦率军进攻代地。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但没想到秦国召集百万青壮,疏通渠道,运送粮草,而赵国开战不久就粮草匮乏,最后导致赵国陷于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绝地。1、负荆请罪:蔺相如因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带回赵国有功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蔺相如却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廉颇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
上篇文章说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和王翦同属于秦国,现在来说说廉颇和李牧。
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人,也有人认为是山东德州人。赵国的大将,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时期。曾率兵讨伐齐国 取得大胜 夺取了晋阳 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 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 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 斩杀燕国的栗腹 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 他战胜燕军 任以为相国 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 由于不得志 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 奔魏居大梁 后老死于楚 葬于寿春.唐德宗时将廉颇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 供奉于武成王庙内 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廉颇为临城伯 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廉颇
关于廉颇的主要事迹有负荆请罪、固守长平、破燕拜相等,具体介绍如下:
1、负荆请罪:蔺相如因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带回赵国有功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蔺相如却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廉颇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后他俩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2、固守长平: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对阵多次,廉颇数次战败,恐一败涂地决定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固守不出,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
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但没想到秦国召集百万青壮,疏通渠道,运送粮草,而赵国开战不久就粮草匮乏,最后导致赵国陷于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绝地。
3、破燕拜相: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栗腹同赵国交好,栗腹回国后向燕王提议:“赵国的壮丁都死在了长平,遗孤还没长大,可乘机进攻。”燕王于是出动了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命栗腹率军进攻鄗城,卿秦率军进攻代地。
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俘虏了卿秦、乐闲,之后又包围了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经此一战,赵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为信平君,并任假相。此战廉颇的指挥下,利用燕军轻敌、疲劳,赵军则同仇敌忾,以少胜多。
负荆请罪
军事思想
廉颇用兵稳健,善于地源资源整合,后期固守长平就看出廉颇的稳重。
李牧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 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能而示之不能:李牧败匈奴
知彼知己,洞察全局。对统帅而言,准确的洞察力、判断力是施谋用计、筹划作战的前提。作为战国四名将之一的李牧,长期驻守赵国北部边境防范匈奴,对匈奴的民族性格、力量优长、作战特点等了如指掌。无把握战胜对手时,利用工事防御是步兵克制骑兵最佳方略,还可以麻痹对手。因此,无论是对手轻视、部下误解、还是赵王换将,都不能动摇李牧先立于不败,骄纵对手,再伺机破敌的坚定决心。
李牧在宜安之战时面对气势如虹的秦军,李牧有守有攻大破秦军,斩杀秦军主力十余万,秦军主将桓齮只是携带少数兵马畏罪潜逃。两年后秦军再次大举进攻赵国,李牧采取避实就虚,南守北攻的策略再次大败秦军。又过三年秦王嬴政再次派遣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统兵征伐赵国。
王翦率领几十万大军开往赵国,但是面对处于弱势的李牧,却自认为没有必胜的把握,只能先使用反间计先将李牧除去。李牧死后,王翦仅用三个月就灭亡了赵国,从此历史上也留下了“李牧死,赵国灭”这样一句话。
白起和李牧都是百战百胜从无败绩,但我们不难发现白起常常是以强胜弱;而李牧却是经常以弱胜强。
军事思想
强调将帅的独立性、便宜行事权。作战中,战况瞬息万变,必须及时应对方能取得作战的胜利
谋划全面、周详、得当,富有针对性。极其善于以弱胜少!
个人观点战国四大名将排名李牧>=白起>廉颇>王翦。但是这四人中也就王翦有一个好的结局,这也许就是天妒英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