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遇上国庆节几年一次:今年的中秋国庆不同以往
中秋节遇上国庆节几年一次:今年的中秋国庆不同以往今年中秋国庆,厂商的销售重点从渠道商开始转向消费者,开始提升终端消费者在厂商数据的比重,逐渐的降低渠道商的比重,试图重建销售渠道。但无论是名酒还是非名酒,一定要保障手中现金流的充裕,尽可能的趁着中秋,国庆去库存,手中有钱才是王道。2022年多地受疫情困扰,酒消费减少,酒商的存量普遍较高,特别是酱香白酒,酒商及经销商压力都比较大。为了吸引渠道商的进货,中秋国庆来临之际,厂商普遍优惠力度在30%上下,其中包括买赠,送酒甚至是价格优惠等。当然不少经销商依旧没能选择大量进货,因为大量进货会导致成本堆积,最终消化不良。当然,这也需要分两个阶段看,主要是名酒和非名酒的区别,名酒通常不存在滞销担忧,但是储存成本极其巨大,需要核算好成本,非名酒存在严重滞销风险,需要大家谨慎入手。
距离中秋仅有20天不到了,若是以往,中秋前的一个月,各大厂家组织的订货会层出不穷。酒企营销队伍也会深入一线市场,清除死角,代理商则会将各种宣传物品配发到烟酒行终端,各类户外广告,电台广告陆续投放,以为中秋做足准备。
但在今年,情况和以往有些不同,大部分酒企似乎没有动作。
2022年,受疫情影响市场变化剧烈,酒企传统的中秋国庆的政策也大受影响。市场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就上目前在四大层面做出调整,以期在中秋,国庆甚至是元旦和春节站得一席之地。
中秋,国庆一直都是酒企极为看中的,历来都是渠道商囤货的重要节点。
2022年多地受疫情困扰,酒消费减少,酒商的存量普遍较高,特别是酱香白酒,酒商及经销商压力都比较大。
为了吸引渠道商的进货,中秋国庆来临之际,厂商普遍优惠力度在30%上下,其中包括买赠,送酒甚至是价格优惠等。当然不少经销商依旧没能选择大量进货,因为大量进货会导致成本堆积,最终消化不良。
当然,这也需要分两个阶段看,主要是名酒和非名酒的区别,名酒通常不存在滞销担忧,但是储存成本极其巨大,需要核算好成本,非名酒存在严重滞销风险,需要大家谨慎入手。
但无论是名酒还是非名酒,一定要保障手中现金流的充裕,尽可能的趁着中秋,国庆去库存,手中有钱才是王道。
今年中秋国庆,厂商的销售重点从渠道商开始转向消费者,开始提升终端消费者在厂商数据的比重,逐渐的降低渠道商的比重,试图重建销售渠道。
例如酒鬼酒,其在湖南区域推出一款产品,集齐四个酒盒即赠酒,还有开瓶扫码活动。前一个活动相当于直接优惠了25%,后者百分百中奖,最低9.9元,一等奖则是2升大坛酒。这种方式将无疑促进厂商在C端的比例。
厂商对于C端的重视无疑是近几年的趋势,和酒鬼酒的活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些年厂商对于B端(即渠道商)订货就送手机,电脑等活动的奖励现在看不到了。
厂商对于C端的重视,不仅直接对B端造成冲击,一定程度上也对B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调动了B端渠道的积极性。
相当长的时间段内,酒企在各类节日时期都喜欢抱团取暖,通过团队作战类的“地毯式轰炸”提升市场占有率。
但在今年,这一现象较少出现,有了相当明显的改变。
此前,一些厂家为了节日的量能走起来,往往对商超,餐饮,烟酒商行等等场所全面覆盖,一个城市几千家终端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如今的模式下,更多的是强调精而不强调多,终端商户甚至是只有100家甚至更少,更强调对精准客户的深耕细作。
有业内专家分析,2022中秋国庆前夕,厂商市场推广从全面撒网到精细化,凸显酒业发展趋势,即渠道碎片化、消费场景化、品牌头部化。过去那种大会战广撒网方式弊端渐显,而精细化运营对酒商提出了更高要求,酒商在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企业培训上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市场发展。
尽管2022年的中秋,国庆市场没有太多大动作,但在新零售和数字化领域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竞争异常激烈。
2022年,河南原酒公社酒业公司的创始人王大庆,其开始了短视频推广计划,目前也拥有近10万粉丝,其中的相当部分转化为客户。而如今,其打算更上一层楼,通过社群进行裂变,发展合伙人和消费者。尽管2022年疫情的干扰使得其业绩有极大波动,但其依然认为,新媒体模式才是未来的主题。
数字化时代,无论是短视频还是各大平台的直播等,都为厂商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同时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的出现,B C的结合使得渠道的重要性开始缓慢降低,同时C端的比重开始上升。
相信伴随数字化技术日益成熟,更多的酒商可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通过新零售破局。
所谓“军规”,其实就是市场规则。2022年受疫情影响酒市不确定性增加,增长逻辑生变,酒商需要对过去诸多成功经验重新审视。同时酒商也应该认识到,酒类消费碎片化、个性化、场景化、数字化正在成为潮流,2022中秋国庆市场只是预演,酒商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真正立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