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明朝正史孙皇后(由大明风华看六朝后宫)

明朝正史孙皇后(由大明风华看六朝后宫)与电视剧不一样的孙皇后在朱瞻基当政时,张氏起初对军国大事进行裁决。她告诫朱瞻基要勤政爱民,还要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等朱高炽时代的重臣全力辅佐朱瞻基。同时,张氏对自己的家人约束很严,不允许他们参与政事。后来,朱瞻基要废胡皇后、立孙皇后,张氏没管了,但一直不待见孙皇后。朱瞻基当皇帝十年后,英年早逝了。当时太子朱祁镇才九岁,有传言说朱瞻基的弟弟襄王朱瞻墡要继位,那也是张氏的亲儿子啊。关键时刻,朱瞻基的孙皇后起不了作用,张氏站了出来,召集群臣,指着太子朱祁镇说:这就是你们的新天子。在一片山呼万岁中,朱祁镇登基了,谣言不攻自破。群臣们请张氏垂帘听政,张氏不同意,说不能违背了先皇的规定。但她教导年幼的皇帝学习,任用杨士奇等名臣辅政,保证了朝政的畅通。后来明英宗朱祁镇长大后亲政,宠信太监王振。张氏知晓后,召集明英宗和各辅政大臣,当场要杀了王振,若不是朱祁镇苦苦求情,王振的脑袋那时就落地了。所以张氏在

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汤唯扮演的孙若微家喻户晓。原著小说《六朝纪事》里介绍,孙若微经历了从永乐到天顺六个朝代,当了三朝的皇太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那一阶段明朝的历史。但电视剧和小说毕竟是艺术创作,孙若微这一形象有真实的一面,也有虚构的成分。还让我们以朱瞻基的这位亲密爱人为出发点,看看历史上的六朝和后宫人物。

明朝正史孙皇后(由大明风华看六朝后宫)(1)

朱高炽的张氏出手不凡

永乐时代,朱棣的徐皇后去世后,就再也没立皇后,受朱棣喜爱的权妃也早逝,由王贵妃主持后宫,朱棣和皇太子朱高炽都在,她不干政,作用有限。《大明风华》里,吴越扮演的太子妃张氏戏份较多,实际历史上张氏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 

明朝正史孙皇后(由大明风华看六朝后宫)(2)

张氏系河南永城人,出身一般。她成为太子妃后,遵守妇道,做事谨慎,受到了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喜爱。朱高炽当皇帝后,张氏当了短暂的一段皇后,洞察内外事务。朱高炽去世后,朱瞻基接班当了皇帝,张氏升格为皇太后。

在朱瞻基当政时,张氏起初对军国大事进行裁决。她告诫朱瞻基要勤政爱民,还要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等朱高炽时代的重臣全力辅佐朱瞻基。同时,张氏对自己的家人约束很严,不允许他们参与政事。后来,朱瞻基要废胡皇后、立孙皇后,张氏没管了,但一直不待见孙皇后。

朱瞻基当皇帝十年后,英年早逝了。当时太子朱祁镇才九岁,有传言说朱瞻基的弟弟襄王朱瞻墡要继位,那也是张氏的亲儿子啊。关键时刻,朱瞻基的孙皇后起不了作用,张氏站了出来,召集群臣,指着太子朱祁镇说:这就是你们的新天子。在一片山呼万岁中,朱祁镇登基了,谣言不攻自破。群臣们请张氏垂帘听政,张氏不同意,说不能违背了先皇的规定。但她教导年幼的皇帝学习,任用杨士奇等名臣辅政,保证了朝政的畅通。

明朝正史孙皇后(由大明风华看六朝后宫)(3)

后来明英宗朱祁镇长大后亲政,宠信太监王振。张氏知晓后,召集明英宗和各辅政大臣,当场要杀了王振,若不是朱祁镇苦苦求情,王振的脑袋那时就落地了。所以张氏在的时候,王振夹起尾巴做人,哪敢张扬专权。只是在张氏去世后,辅政大臣逐渐老去,王振才出头,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与电视剧不一样的孙皇后

《大明风华》里说朱瞻基的太孙嫔叫孙若微,实际历史上她是只有姓没有名的,有名字的只是另一位后来被废掉的胡善祥。孙氏的出身并非靖难遗孤,你想皇太孙选妃,不得查祖宗八代啊,出身不明的人能入围吗?

电视剧里,孙若微和朱瞻基邂逅,一见钟情。实际他们两人是青梅竹马的爱情,这又与孙氏的婆婆张氏有关了。原来孙氏是山东邹平人,他父亲到河南永城做主簿官,那是张氏的家乡,她爸妈还在那里生活,被皇帝封为彭城伯和夫人。孙家有女初长成,格外美丽,被张氏她妈彭城伯夫人看中,推荐到宫中,作为太孙妃的候选人。那时孙皇后才10来岁,明成祖朱棣就让太子妃张氏抚养她。就这样,孙皇后和朱瞻基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感情基础是相当牢固的。

明朝正史孙皇后(由大明风华看六朝后宫)(4)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如电视剧演的那样。到朱瞻基选太孙妃的时候,入选的是胡善祥,孙氏仅被选为嫔妃。电视剧的理由是孙为靖难遗孤,历史上也是明成祖朱棣决定的,理由不详。有猜测说明成祖担心孙氏由太子妃张氏的母亲推荐,都来自永城,并由张氏抚养大,两人同心,将来恐有外戚做大之忧。在关键的时候,张氏拥护了明成祖的决定,后来也一直极力维护胡善祥的地位,反而疏远了孙氏,这是张氏顾全大局的地方。倒是张氏她妈彭城伯夫人,一直为孙氏说情争取,但没起作用。

孙氏的成功之处,是她赢得了朱瞻基始终不渝的爱情。朱瞻基当皇帝后,皇后仍然是胡善祥,孙氏被封为贵妃。册封时,应该皇后捧着金册金宝,贵妃以下什么都没有。但朱瞻基破例请示了皇太后张氏,给孙贵妃定制并颁发了金宝。

因为朱瞻基钟情于孙贵妃,皇后胡善祥的地位并不稳固。皇后和贵妃展开了竞争,焦点是谁能生出继承皇位的儿子。据说孙贵妃做了手脚,把宫女和朱瞻基生的儿子偷偷据为己有。由此,朱瞻基以皇后无子为理由,不顾大臣们和他妈张太后的反对,让胡善祥自己上书辞去皇后,把孙贵妃立为皇后。

明朝正史孙皇后(由大明风华看六朝后宫)(5)

可惜朱瞻基36岁就去世了,他儿子朱祁镇登基继位成为明英宗,孙皇后变成了孙太后。这段时间孙太后的存在感并不强,决定朱祁镇登基的是太皇太后张氏,决定朝廷大事也是张氏。在张氏去世后,明英宗亲政,宠信太监王振,受蛊惑率领大军出征蒙古,也没见孙太后和张氏一样出手,制止自己的儿子。

孙太后发挥作用是在“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蒙古军俘虏,太子年幼,北京没有主事的,一片混乱。在危难之际,孙太后一面倾囊拿出财宝送给蒙古人,试图赎回明英宗。一面任命朱祁镇的同父异母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并用于谦出任兵部尚书、主持军务,抵抗蒙古大军的入侵。后来,在蒙古人裹挟明英宗,朝臣要拥立新皇帝,断绝其企图时,孙太后不徇私情,先是召见襄王朱瞻墡,被拒绝后,果断地同意朱祁钰继位当皇帝,让朱祁镇成为没有多少价值的太上皇。之后,明朝上下一心,打赢了北京保卫战,稳定了政局。

明朝正史孙皇后(由大明风华看六朝后宫)(6)

尽管孙太后同意朱祁钰当皇帝,但她一直牵挂着被俘的朱祁镇,几次寄棉衣给被困在北方寒地的朱祁镇。在明朝迎回年轻的太上皇朱祁镇后,明景帝朱祁钰把他哥哥禁闭在南宫,又是孙太后经常去看朱祁镇。在朱祁钰病危,石亨等人策划让朱祁镇复位时,秘密请示了孙太后,并获得了同意。“夺门之变”后,朱祁镇重新当皇帝,改年号为天顺,孙太后退居幕后,颐养天年,在天顺六年去世了,历经六朝的太孙嫔、皇贵妃、皇后、皇太后就此落幕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