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有名的神将(北宋历史上和莫须有)
宋朝最有名的神将(北宋历史上和莫须有)大家都知道,岳飞是死在“莫须有”的罪名上,可谓千古奇冤。这个“朝廷疑尔”罪与“莫须有”罪可以算上是北宋王朝的两大亡国之罪。因为这两项罪名直接让北宋死了两位“军神”人物。以致,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金国兵临汴梁,北宋灭亡。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精通骑马射击。早期是隶属于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后选做散置。宝元初期,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下诏选择卫士到边疆,任命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当时前线的偏将屡次被西夏打败,士兵大多畏惧胆怯,狄青行军打仗时经常亲自做先锋。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又建桥子谷城,筑建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这些城堡都扼制着敌方要害之地。安远一战,他受伤很重,但听说西夏军队到了,就又挺身飞速赶往,士兵们因此也争先恐后,奋力拼搏。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夏军均望风披靡,没人敢挡。
皇祐年间,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城,岭外一带骚动不安。杨畋等安抚使负责处理平定蛮人叛乱,但宋军长久没有成绩。狄青打报告请战,第二天入见宋仁宗时,他说:“臣当兵出身,除了战场杀敌,没有什么可以报效国家。希望能带得数百个蕃落骑兵,再加上一些禁兵,去将叛贼的头砍下送回京城。”宋仁宗佩服他的豪言壮语,于是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负责处理广南叛乱之事。在此之前,蒋偕、张忠都因轻敌而战败阵亡,官军声威大衰。狄青命令各将不得妄自与叛军接战,而听从他的统一指挥。后来军队停止前进,休整十天。侦察的人回报,以为宋军不会很快进击。但狄青第二天便集合军队人马,一昼夜就过了昆仑关,从归仁铺出来布阵。叛军失去了险要阵地后,都出来迎战。前锋孙节与叛贼在山下搏斗而死,叛军士气极高,孙沔等人吓得脸色都变了。狄青手举白旗指挥骑兵,从左右两翼冲出,出于叛军意料之外。大败叛军,追击了五十里,斩了数千首级,侬智高同党黄师宓、侬建中、侬智中以及伪官僚吏属被杀死者有五十七人,生擒叛贼五百多人,侬智高在夜间纵火烧城后逃走。黎明时,狄青严管着部队开进了邕州城,缴获金银玉帛数以万计,杂畜数千,又招集曾被叛军俘虏胁迫的老壮年人七千二百人,慰抚之后释放、遣散。将黄师宓等人的头挂在邕州城下示众,又敛集叛军尸体在城北角建筑京观。
但就是这样一位军功卓著的忠臣却死在“朝廷疑尔”的罪名上。什么叫“朝廷疑尔”呢? 意思是说:当今朝廷有人在怀疑你了。单凭这样一个罪名,就能让一位为国效劳并建立卓越功勋的英雄死于非命,给他“巧立”这个莫须有的致死罪名,是当代宰相(同平章事)文彦博。由此看来,“巧立名目”成语,也就是变着法子定出一些名目,欲达到不正当的目的,确是大有人在了。
大家都知道,岳飞是死在“莫须有”的罪名上,可谓千古奇冤。这个“朝廷疑尔”罪与“莫须有”罪可以算上是北宋王朝的两大亡国之罪。因为这两项罪名直接让北宋死了两位“军神”人物。以致,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金国兵临汴梁,北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