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国蔡氏最后怎么样了(名满天下的汝南袁氏)

三国蔡氏最后怎么样了(名满天下的汝南袁氏)实际上,若是二人尽心协力,江山改换袁姓,未必不可能,天下大乱初始,袁绍、袁术两人争锋相对,各自拉拢盟友,企图打击对方,袁绍有曹操、刘表、张邈,袁术麾下则有公孙瓒、陶谦、孙坚,在兄弟相争时,曹操趁机做大,在兖州站住脚跟,同时袁术称帝,致使其众叛亲离,袁术自立为帝,还差人给袁绍送信,袁绍一眼也没看,袁术皇帝没有当几年,就被曹操、刘备两人联手诛杀,其子孙死的死,逃的逃,湮没于历史长河中,袁术死后,天下局势发生改变,由此进入第二阶段曹袁之争,以往两人虽是合作身份,但不免在私下有些小争斗,但从不放在明面上,袁绍也不傻,那时曹操对他来说,不仅是手下还是盟友,一旦自己这边苛待曹操,天下人会怎么想,又有谁能来投靠他袁绍,因此表面上一直相安无事。而袁术死后,袁绍的大威胁已经没有,同时曹操势力扩大,让袁绍感到了不安,于是爆发了官渡之战,在三国里,共有三次大战,一个是袁曹德官渡之战,二是曹孙的赤壁之战,三是孙刘

东汉末年,天下群雄割据,虽结局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共分天下,在乱世之中,其他诸侯仍留下不少历史痕迹,让熟读三国史书的人铭记在心,曹孙刘三人皆不是顶级世家出生,可却也和大世家有很大联系,比方说曹操早年和袁绍称兄道弟,未翻脸之前,两人还互助抵抗其他势力,还有孙权的父亲孙坚,早前原本便是袁术麾下。袁绍和袁术,皆出于汝南袁氏,本是异母两兄弟,父亲袁逢官至司空,叔父袁槐位列司徒,伯父袁成,任左中郎将,可以说东汉袁氏一门,尽皆高官,可在三国伊始,这个大家族却比其他诸侯先一步出局?究竟发生了什么?

三国蔡氏最后怎么样了(名满天下的汝南袁氏)(1)

我们常说,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世家最活跃之时,甚至可以说是世家政治,用一句话便可以概括,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在两晋时期,你的出生就决定了未来的政治高度,士族出现于东汉,兴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于是诞生除了弘农杨氏、汝南袁氏等顶级高门,袁绍、袁术原本是两异母兄弟,袁绍为庶出子,被过继给了伯父袁成,史书上记载袁绍相貌英俊,体态威武,不到二十岁便踏入官场,并取得不错的政绩,远不是电视剧中贪婪无知的形象,相比之下,袁术更加优秀,本就是家中嫡子,享受家族最好的政治资源,因此天下大乱后,兄弟两人就拉起大批人马。

三国蔡氏最后怎么样了(名满天下的汝南袁氏)(2)

凭借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名头,吸引天下能人义士来相助,袁绍出仕后不久,因为母亲病故,为其服丧,后又发生一系列事,导致袁绍远离官场六年,朝廷几次征召,皆被袁绍所拒绝,此后一直居住在洛阳,袁绍之所以暂不出仕,是为躲避党锢之祸,直到黄巾之乱后,汉灵帝大赦天下,免除禁锢,袁绍才投身何进帐下,汉灵帝命短,身边又潜伏诸多危机,很快就病倒,此时太子未立,在继承人问题上外戚、宦官、世家三方势力暗中较劲,群臣请立年纪大一点的刘辩,汉灵帝却认为刘辩为人轻佻浅薄,无明君之相,于是想废长立幼,改立幼子刘协,在几个矛盾冲突下,最终何进招董卓入宫,袁绍则逃往老家冀州,自此讨董大戏拉开了序幕。

三国蔡氏最后怎么样了(名满天下的汝南袁氏)(3)

了解三国历史的人,应该知道袁绍发起一次讨董联盟,请天下诸侯共同讨贼,不过以失败收场,诸侯们尽皆散去,那时袁绍屯兵河内于洛阳北,兄弟袁术则在南阳,董卓入洛阳后,见袁氏兄弟已逃,于是怒杀驻守在洛阳的袁氏五十余人,在此之前,任谁也想不到,董卓竟敢诛杀世家,而且董卓原出自袁魁门下,应该不会杀害,结果让袁氏大吃一惊,也见识到了董卓的心狠手辣。而说到袁氏的败亡,皆因两个字二期,内讧,袁氏把内讧一词,从父辈贯彻到了子辈,首先是袁绍、袁术二人,袁绍是庶出,因此身为嫡子袁术对他十分轻蔑,经常对外人说,袁绍乃袁氏家仆,他的母亲是个婢子诸如此类的话,兄弟二人不和,人尽皆知。

三国蔡氏最后怎么样了(名满天下的汝南袁氏)(4)

实际上,若是二人尽心协力,江山改换袁姓,未必不可能,天下大乱初始,袁绍、袁术两人争锋相对,各自拉拢盟友,企图打击对方,袁绍有曹操、刘表、张邈,袁术麾下则有公孙瓒、陶谦、孙坚,在兄弟相争时,曹操趁机做大,在兖州站住脚跟,同时袁术称帝,致使其众叛亲离,袁术自立为帝,还差人给袁绍送信,袁绍一眼也没看,袁术皇帝没有当几年,就被曹操、刘备两人联手诛杀,其子孙死的死,逃的逃,湮没于历史长河中,袁术死后,天下局势发生改变,由此进入第二阶段曹袁之争,以往两人虽是合作身份,但不免在私下有些小争斗,但从不放在明面上,袁绍也不傻,那时曹操对他来说,不仅是手下还是盟友,一旦自己这边苛待曹操,天下人会怎么想,又有谁能来投靠他袁绍,因此表面上一直相安无事。

三国蔡氏最后怎么样了(名满天下的汝南袁氏)(5)

而袁术死后,袁绍的大威胁已经没有,同时曹操势力扩大,让袁绍感到了不安,于是爆发了官渡之战,在三国里,共有三次大战,一个是袁曹德官渡之战,二是曹孙的赤壁之战,三是孙刘德夷陵之战,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击败了袁绍,做实北方霸主地位,袁绍败退平定河北内乱,刚好撑过两年就病故,按理来说,官渡之战袁绍损失虽大,但不会那么快败亡,而败亡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我们所说的内讧,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幼子聪明伶俐,颇得袁绍宠爱,因此想废长立幼,由此引起兄弟相争,几个儿子高干自立并州,大敌当前,二儿子袁熙整天打酱油,袁谭、袁尚两人只顾内讧,曹操率兵攻破黎阳,在邺城进入僵持状态,此时郭嘉提出建议,不急于攻城,而是坐看兄弟鹬蚌相争。

三国蔡氏最后怎么样了(名满天下的汝南袁氏)(6)

很快兄弟两个就拼的你死我活,城池所曹操攻破,无家可归的他们,只能远赴辽东,辽东乃公孙度之地,袁氏子弟也被其所杀,解决完袁氏以后,曹操才一统北方。曹操的胜利,看似轻而易举,实则不然,袁氏本有多次胜利的机会,但全被忽略掉。有人曾猜想,若是天下大乱之初,袁绍、袁术两兄弟可以同心协力,加上汝南袁氏的威望,江山改为袁姓,也不一定不行,只可惜袁术对兄长极其贬低,袁绍更看不上志大才疏的袁术,因此互相针对,让其他人得了天下,更葬送了汝南袁氏的百年荣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