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贯线切割机图解(相贯线切割机的历史你知道吗)
相贯线切割机图解(相贯线切割机的历史你知道吗)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采用台式微型计算机(包括工控机),能够控制分别独立工作的几台机床。在允许数量范围内,增加机床只需增加控制卡。 带显示器的编程、控制一体机也已开始使用,只是所编制的程序,不能直接传输到其它控制台上,但有配备打印机、纸带穿孔机等外部设备,而且也只能控制单台机床。 该类产品一直到80年代末都在使用。随着单板微型计算机(将CPU、RAM、ROM、输入输出接口装在一块印制电路板上的计算机,简称单板机)的出现,高速走丝线切割机控制器大量使用以Z-80为微机处理器的单板机,真正实现了功能强、价格的目标。 对于简易数控系统来说,这是一个辉煌的时期,在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下,使数控高速电火花线切割机得到了迅速的普及。 到20世纪90年代,数控系统以8051系列单片机的控制器都具有图形缩放、齿隙补偿、短路回退、断丝保护、停电记忆、自动对中、加工结束自动停机等功能,并有
相贯线切割机床(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WEDM),属电加工范畴,线切割机也于1960年发明于前苏联,其基本物理原理是自由正离子和电子在场中积累,很快形成一个被电离的导电通道。
相贯线切割机床控制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我国高速走丝线切割机床的数控系统专用工控机,采用晶体管分立元件组成门电路,再由门电路组成寄存器、输入控制器、运算器、输出控制器等,加工程序则通过扳键开关手工输入,或通过光电阅读机从穿孔纸带读入,采用辉光数码管和氖灯显示计数长度以及X、Y坐标值(二进制)。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数控系统已过渡到以中、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为主的电路。基本原理和结构虽然未改变,但功能得到加强,可靠性也提高了。
它的输入仍然有手工输入(扳键或按键)和纸带输入(电报机头)两种方式,指示有荧光数码管和发光二极管形式。
该类产品一直到80年代末都在使用。随着单板微型计算机(将CPU、RAM、ROM、输入输出接口装在一块印制电路板上的计算机,简称单板机)的出现,高速走丝线切割机控制器大量使用以Z-80为微机处理器的单板机,真正实现了功能强、价格的目标。
对于简易数控系统来说,这是一个辉煌的时期,在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下,使数控高速电火花线切割机得到了迅速的普及。
到20世纪90年代,数控系统以8051系列单片机的控制器都具有图形缩放、齿隙补偿、短路回退、断丝保护、停电记忆、自动对中、加工结束自动停机等功能,并有锥度切割功能。
带显示器的编程、控制一体机也已开始使用,只是所编制的程序,不能直接传输到其它控制台上,但有配备打印机、纸带穿孔机等外部设备,而且也只能控制单台机床。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采用台式微型计算机(包括工控机),能够控制分别独立工作的几台机床。在允许数量范围内,增加机床只需增加控制卡。
各机床的工作状态,可通过切换画面分别监视。这样不仅节约了控制系统的成本,又利用了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存取能力。
自动编程系统功能在不断增强,编程方式也多种多样,有指令输入、作图法、扫描法、CAD文档转换等,还可通过U盘、网络等接口、通信进行数据交换。避免了手工输入程序、绘图低效率和带来的差错。
快走丝线切割技术的发展已走向明朗化,在保持往复走丝线切割优点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把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应用到新的系统中。新一代控制系统将会更稳定、更实用、更简单、更方便。
相贯线切割机简介
相贯线切割机是一种对钢管与有色金属管子的分别处相贯线孔、相贯线端部、弯头(虾米节)中止自动计算和切割的设备。该机普遍运用于建筑、化工、造船、机械工程、冶金、电力等行业的管道结构件的切割加工。此类加工以往大多采用制造模范、划线、人工放样、手工切割、人工打磨等落后繁复操作工艺。 数控相贯线切割机能十分便当的切割加工此类工件,无需操作者计算、编程,只需输入管道相贯系统的管子半径、相交角度等参数,机器就能自动切割出管子的相贯线、相贯线孔以及焊接坡口。数控管子相贯线切割机采用数字化控制,设备[1]控制轴数有二至六轴等不同机型。每种机型在切割如工时完成控制轴联运,具有切割各种相贯线、相贯孔功用;定角坡口、定点坡口、变角坡口切割功用;管子不圆度和偏心补偿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