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mg42机枪原理(与当代机枪没区别)
二战德国mg42机枪原理(与当代机枪没区别)由于重机枪过于笨重,战场机动性差,因此,德军创造性地发明了MG-34通用机枪,包括改进型的MG-42通用机枪,装备了每个德军步兵班,全班以此枪为核心展开作战。连排级作战单位,会配备重机枪,战时日军的92式重机枪,空枪重27.6 公斤,枪架27.7 公斤,合计55.3 公斤,实在是太笨重了,因此,需要士官、射手、副手、弹药手等10人才能伺候,包括2匹马驮载2000余发子弹。因此,对于步兵来说,除了手中的步枪以外,作为步兵最基本的作战单位-班组,机枪似乎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机械化步兵也配有机枪,有的配轻机枪(现在称班用机枪),有的则配通用机枪,与二战时德军装备的MG-34/42,事实上是一脉相承的。所谓的通用机枪,也即可根据作战环境和作战需求,可实现轻重机枪的转换,两脚架时(出产状态),是一挺轻机枪,一般有效射程800m;当装上三脚架,就是一挺重机枪,有效射程一般提升至1000m。机枪,作为连发
对于当代陆军来说,机械化和信息化是大趋势,机械化重装陆军乘坐履带式步战车、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与主战坦克、履带式自行火炮等混编。
机械化轻装陆军则乘坐轮式步战车、轮式装甲输送车、防弹性能较好的越野车等,与轻型坦克、轮式自行火炮等混编。
不论是重装机械化部队、还是轻装机械化部队,对于步兵来说,一旦到了野外,进行阵地战;或是开入城镇、乡村,进入巷战等,所有乘车的机械化步兵,就都成了徒步的步兵。
对于脱离步战车、装甲输送车、越野车的机械化步兵来说,终归会成为徒步的步兵,事实上徒步作战,才是步兵的常态,舒舒服服地乘车作战绝非常态,此乃步兵的宿命。
因此,对于步兵来说,除了手中的步枪以外,作为步兵最基本的作战单位-班组,机枪似乎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机械化步兵也配有机枪,有的配轻机枪(现在称班用机枪),有的则配通用机枪,与二战时德军装备的MG-34/42,事实上是一脉相承的。
所谓的通用机枪,也即可根据作战环境和作战需求,可实现轻重机枪的转换,两脚架时(出产状态),是一挺轻机枪,一般有效射程800m;当装上三脚架,就是一挺重机枪,有效射程一般提升至1000m。
机枪,作为连发的自动枪械,由于持续火力猛,自诞生那天起,就是作为步兵防御和进攻的武器,一般班组会配备一挺弹匣、弹鼓供弹的轻机枪。
连排级作战单位,会配备重机枪,战时日军的92式重机枪,空枪重27.6 公斤,枪架27.7 公斤,合计55.3 公斤,实在是太笨重了,因此,需要士官、射手、副手、弹药手等10人才能伺候,包括2匹马驮载2000余发子弹。
由于重机枪过于笨重,战场机动性差,因此,德军创造性地发明了MG-34通用机枪,包括改进型的MG-42通用机枪,装备了每个德军步兵班,全班以此枪为核心展开作战。
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MG-34,尽管配有三脚架,但通常德军不愿携带笨重的三脚架,大多数情况下,实际上就是一挺出厂时就带有两脚架的轻机枪。
MG-34全枪重12.1公斤,因此,射手都能一人扛在肩上行军作战,尽管也配有一名副手,但一个人就能操控作战,使用时非常方便,就是一挺轻机枪。
此枪发射7.92 x 57毫米毛瑟步枪弹,初速755米/秒,采用50发弹链装入的单室弹鼓,或75发非弹链的双室弹鼓挂于机匣左面作供弹,但改装成75发双室弹鼓后无法直接改回弹链供弹,这是MG-34供弹弊端之所在。
当然,MG-34也能采用50发、200发弹链供弹;在二战中的机枪中,射速算是比较高的,每分钟可达800-900发。
战后75年来,机枪作为步兵的支援武器,与二战时期的机枪,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不存在技术代差,大都采用导气方式,发射步枪弹,弹匣、弹鼓、弹链等供弹模式。
区别只是制造工艺先进了,枪管、机匣等主要材料质地轻巧了,机枪的重量大幅度锐减,但初速、射速、射程等技术参数,实际上却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大的改观,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机枪,还是那个机枪。
因此,MG-34机枪,无论是两脚架时的轻机枪,还是三脚架时的重机枪,放在当下的战场上使用,仍然是一挺能杀人的步兵自动枪械,技战术性能不会输于其他的机枪,特别是在射速上,可能还会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