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末代君主索菲亚(千年帝国灭亡的见证人)
拜占庭帝国末代君主索菲亚(千年帝国灭亡的见证人)贝洛与“沙漠之狐”隆美尔还有一面之缘希特勒与其幕僚,摄于1940年罗德特的岩巢(Felsennest),红色箭头所指者是贝洛 取自爱娃 布劳恩的私人相册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的当天,希特勒在《告德国全体同胞书》上签字。身边站着的军官就是贝洛希特勒、贝洛(红色箭头所指者)、马克斯温舍(黑色箭头所指者)查看摆放桌上的“梅塞施密特”系列战机模型希特勒与贝洛(红色箭头所指者)一起在施佩尔的工作内查看“新林茨歌剧院”(New Linz Opera)设计图纸,摄于1939年6月21日
1907年9月20日,尼古劳斯 冯·贝洛(Nicolaus Von Below)生于西波美拉尼亚安克拉姆(Anklam)的一个普鲁士贵族家庭。1928年4月,21岁的贝洛通过亲戚关系,进入当时的魏玛国防军,随后,他却接令前往施莱斯海姆的“德国民用航空运输学校”(Deutsche Verkehrsfliegerschule)学习,并于1929年5月至9月在苏联的利佩茨克秘密接受飞行训练。1929年10月1日,回国后的贝洛被编入第12步兵团服役。
1933年7月1日,贝洛转入处于地下阶段的德国空军,在意大利、德国本土的机场进行一系列地勤服务。1934年秋,他被派至德贝里茨的第132战斗机联队(即Richthofen “里希特霍芬”)任中队长。1936年2月20日,贝洛再被调任至第134“霍斯特 威赛尔”(Horst Wessel)联队第7中队服役,并参与了收复莱茵兰非军事区的行动。
由于希特勒的空军副官曼蒂乌斯于1937年5月失事身亡,贝洛于6月16日前往空军人事局报道,并被戈林选派为空军副官,任期两年。实际上,希特勒并不待见贵族出身的士兵。这一点在大战爆发后更为明显。但贝洛却是希特勒随行人员中,为数不多且陪伴希特勒多年的极少数空军人员之一。
贝洛并未上过前线,但因常伴希特勒身边,也参加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前的战斗会议。正因如此,他才有机会见证庞大的第三帝国是如何一步步化为乌有
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的当天,希特勒在《告德国全体同胞书》上签字。身边站着的军官就是贝洛
希特勒、贝洛(红色箭头所指者)、马克斯温舍(黑色箭头所指者)查看摆放桌上的“梅塞施密特”系列战机模型
希特勒与贝洛(红色箭头所指者)一起在施佩尔的工作内查看“新林茨歌剧院”(New Linz Opera)设计图纸,摄于1939年6月21日
希特勒与其幕僚,摄于1940年罗德特的岩巢(Felsennest),红色箭头所指者是贝洛 取自爱娃 布劳恩的私人相册
贝洛与“沙漠之狐”隆美尔还有一面之缘
希特勒、戈林及贝洛(红色箭头所指者)向德国首位女性飞行员:汉娜莱契授予二级铁十字勋章,摄于1941年3月28日的柏林
希特勒、戈林会见空军联络官卡尔 博登沙尔茨(Karl Bodenschatz)将军,听取前线状况。贝洛(红色箭头指向者)也在一旁。摄于1943年11月27日的“狼穴”(Wolfschanze)
与德国超级王牌们在一起交谈的贝洛(红色箭头所指者)。从左至右分别为:哈特曼 格拉塞尔(103架)、瓦尔特 诺沃特尼(258架)、京特 拉尔(275架)、
海因里希 祖 维特根施泰因(83架 夜间战斗机王牌)
1944年的7·20事件后,希特勒与戈林、凯特尔、鲍曼在“狼穴”外散步时的场景。贝洛(红色箭头指向者)也在此次行刺中负了轻伤
根据贝洛回忆录的记载,1944年12月的一天深夜,防空警报响起后,他与希特勒一同留在地堡内。他“从未看见希特勒如此绝望”。他不断地指责空军、陆军中的“叛徒”:
“我知道,仗已经打输了,敌人占据绝对优势,我被人出卖了。‘720’事件后一切都真相大白了,那些事情过去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反对我的正是那些从民族社会主义得利最多的阶层。他们得到我的信宠,得到我的奖励,而他们却是这样报答我。我真愿意现在对准我的脑袋放一枪。现在就是缺少硬汉子。莫德尔、迪特里希虽然都是硬汉子。但我考虑,也许只有鲁德尔才能当我的接班人。他很聪明。他对艺术和文化采取何种态度?应当把他叫来。”
贝洛上校肖像照
希特勒向第2“殷麦曼”俯冲轰炸机联队的上尉 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红圈者)授予佩剑橡叶饰,表彰这位王牌“斯图卡”飞行员的卓越战绩,摄于1943年11月25日。另一旁的两位飞行员为迪特里希 哈拉巴克及埃尔文 亨切尔,均被授予骑士铁十字勋章。
据统计,鲁德尔在苏德战场上共击毁了519辆坦克,击沉战列舰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1艘及70艘登陆艇,摧毁火炮、各式车辆近千,铁路、补给线无数。鲁德尔总共飞过2530次对地攻击任务,同时还有430次驾驶Fw-190战斗机。他也是首位获得钻石金橡叶佩剑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
随后,希特勒又说:
“我们不投降。决不投降。我们可能遭到灭亡,但我们将带走一个世界。”
贝洛接着写道:
“我一直没有忘记希特勒的这番话,我也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这次谈话,希特勒的这番话,当时终于使我明白,他是绝不会让步的,他要一切都跟着他一起完蛋。现在路已经定下了,这是一条我们最后必须无条件投降的道路,这条路也是胜利者所坚持的。”
贝洛半身肖像照。其右胸下方配有一枚飞行员资格章
进入1945年后,原本庞大的第三帝国已是大厦将倾之势。1945年1月16日,希特勒及其幕僚撤入柏林帝国总理府下的元首地堡(Führerbunker)。贝洛也是其中之一。原本,希特勒还会利用帝国总理府较完好的一侧,即内置的大型书房内举行每日下午的例行军事简报会。随着盟、苏双方不断加大对柏林的空袭力度,他不得不将会议移至元首地堡内举行。
柏林元首地堡旧址
被炮火打的千疮百孔的元首地堡周边工事
同年4月,苏军已经兵临柏林城下。对希特勒来说,柏林之战显然是这场战争中的最后一役。1945年4月12日,贝洛作为施佩尔(Albert Speer)的客人,观看了柏林爱乐乐团的最后一次演出。他写道:
“音乐会使我们进入另一个世界....”
4月15日,爱娃 布劳恩搬入元首地堡,与希特勒同居。贝洛见到了这位“末日夫人”。并留下以下记载:
“她很迷人,也很乐于助人。直至最后一刻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软弱....”
4月27日,贝洛作为希特勒副官,与另外几名高官共同出席了一次小型军事简报会,陆军参谋总长、步兵上将克雷布斯、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也在其中。两天后,希特勒与爱娃成婚,并在最后时刻列下两份遗嘱。一份是政治遗嘱,一份则是私人遗嘱。他被要求在私人遗嘱上签下姓名。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希特勒利用晚上和夜里的时间,口授了两份遗嘱。一份是政治遗嘱,一份是私人遗嘱。4月29日凌晨四点,他在遗嘱上签了字。他突然要求我在他的私人遗嘱上 在证人鲍曼、戈培尔的旁边也签上我的名字。我感到十分意外。政治遗嘱是希特勒甚至到了死亡时还要自欺欺人的自白。使我尤为反感的是,他一再重复反犹论调。我感到遗嘱在安排继承人和组织帝国新政府等方面都是十分奇特的,政府给继承人很少行动自由权。在第三帝国灭亡之际,这份政治遗嘱实在是无关紧要的事件 后来的时日证明了这一点。
私人遗嘱一开始,就激动地对他的妻子表示感谢,感谢她决心同他一起去死。他接着命令把他收藏的绘画送给他的故乡林茨,把他的遗产分给他的亲属和工作人员。他指定鲍曼为遗嘱执行者。”
末任参谋总长汉斯 克雷布斯(红圈者)。他在柏林战役的最后阶段试图与苏军交涉投降条件,未果后于1945年5月2日凌晨在元首地堡内自尽
眼见苏军步步紧逼,距离元首地堡越来越近,贝洛向希特勒询问是否可以离开柏林,前往西方。最终,希特勒同意了,临行前,他与贝洛握手,并祝他“一路平安”。4月29日午夜,贝洛在一小队士兵的随行下离开总理府,随身还携带了一份希特勒写给威廉 凯特尔元帅(Willhelm Keitel)的信,信中写满了他对身边人“背叛”的抱怨以及德国民众大无畏“牺牲”精神的赞扬。
1945年6月20日,贝洛成功逃入英占区后,与妻子在尼恩哈根相见,并在当年圣诞节在德特莫尔德建起新居。1946年1月,因有人告发,贝洛被英军逮捕,坐了一年牢后被带上纽伦堡法庭接受审判。1948年5月14日,贝洛终于结束了自己的俘虏生涯,乘火车回到赫尔福德。战后,贝洛出版了《希特勒的副官:1937-1945》这一书。
1983年7月24日,前纳粹德国空军上校贝洛逝世于代特莫尔德(Detmold),时年75岁。
影片《帝国的毁灭》中,出镜的贝洛(红圈者),只出镜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