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匠心美食传承(吃在大唐超豪华饭局)
大唐匠心美食传承(吃在大唐超豪华饭局)鱼羊体:鱼肉和羊肉打成肉泥,调和在一起制成肉酱。素蒸音声部:将水果、蔬菜、面点雕刻成70件蓬莱仙子般歌姬的样子,上锅蒸熟放在宴席上供食者观赏食用。单笼金乳酥:牛奶加热煮沸后,加入醋使其凝固,沥干水分并压实,每块饼单独用笼屉再蒸熟,色泽金黄。雪婴儿(治蛙豆英贴):将青蛙去皮剔骨,裹上豆粉油炸,外表雪白粉嫩,犹如婴儿。生进二十四气馄饨:取24节气的寓意,制作外形,馅儿料都完全不同的24种馄饨。
唐朝饮食中最出名的饭局就是“烧尾宴”。放在现代就是超豪华饭局,有钱也没地方吃没地方买的份。
什么是“烧尾宴”呢?
由当上官的或当官升迁的人举办的一种宴会。宴请对象一般为同僚、亲朋、甚至是皇帝。烧尾是指传说中的鲤鱼跃龙门后,被天火烧掉鱼尾变成真龙。官吏功成名就,就如同鲤鱼烧尾,所以摆出烧尾宴来庆贺。以此喻官员飞黄腾达。
那有多奢华呢?多吸睛呢?咱以唐中宗时的尚书令的烧尾宴食单为例来看看:
单笼金乳酥:牛奶加热煮沸后,加入醋使其凝固,沥干水分并压实,每块饼单独用笼屉再蒸熟,色泽金黄。
雪婴儿(治蛙豆英贴):将青蛙去皮剔骨,裹上豆粉油炸,外表雪白粉嫩,犹如婴儿。
生进二十四气馄饨:取24节气的寓意,制作外形,馅儿料都完全不同的24种馄饨。
素蒸音声部:将水果、蔬菜、面点雕刻成70件蓬莱仙子般歌姬的样子,上锅蒸熟放在宴席上供食者观赏食用。
鱼羊体:鱼肉和羊肉打成肉泥,调和在一起制成肉酱。
葱醋鸡:把鸡关入大铁笼,笼中炭火烧起,铜盆中放入葱醋等调味汁,火烧鸡走,鸡渴了只能喝调味汁,火烧鸡来回跳,时间长了,鸡毛掉了,肉也熟了。
天花铧锣:一种味道鲜美的野生蘑菇,和面等材料,多次烘焙加工做成类似今日吃的比萨。
曼陀样夹饼:形状如曼陀罗花的夹心烤饼。
水炼犊炙(尽火力):清炖牛犊,要求火候要足。
五生盘(羊、豕、牛、熊、鹿并细治):取羊、猪、牛、熊、鹿生肉切片并摆成花色拼盘。
格食(羊肉肠脏缠豆英各别):全羊切碎糊豆粉进行煎烤。
过门香:多种精选食材,每种都取少量,入沸油煎炸。过门香形容这道菜香气浓郁,破门而出。
缠花云梦肉(卷镇):选取筋道的肉皮,包裹各种荤素食材。上面用重物压制成型,切薄片上桌。
红罗订(骨血):脂肪块和血块的拼盘。
通花软牛肠:用羊羔骨头里的鲜嫩骨髓取出来,加入其它的佐料和配菜,塞入牛肠烹调而成,口感筋道而香味扑鼻。
遍地锦装鳖(羊脂鸭卵脂副):羊油、鸭蛋黄烧甲鱼。
蕃体间缕(宝相肝盘七升):当时京城长安的一种名菜。以动物肝制作,上面镂刻花纹。
汤浴绣丸肉(糜治隐卵花):肉糜打入鸡蛋,做成丸子,浇汁。
烤全羊豪华升级版——浑羊殁忽:把调味好鹅肉放入羊肉后,进行烤全羊。烤好后,只吃鹅肉。不吃羊肉。羊肉只是借用味道的。
小天酥(鹿鸡糁拌):加入鸡肉末、鹿肉末及奶的粥。
巨胜奴:用蜂蜜、酥油和面油炸点心,撒上芝麻后食用,松脆爽口。韦府的面点师傅提前以老面发好面团,备下最纯最好的蜂蜜、浓稠的糖浆、新鲜的酥油、芝麻,掐算好皇上驾临开饭的时间开始工作。据说出色的寒具之松脆爽口,大嚼的声响 " 惊动十里人 "。
贵妃红:拥有多种口味的红色酥皮点心。
婆罗门轻高面:从天竺传入中国的一种蒸制面食,类似发糕。
御黄王母饭:鸡蛋肉丝盖饭配一些调味菜。
七返膏:一种七次折卷的复杂糕点。
金铃炙:鸡蛋和酥油和面再炸成金色铃铛形的点心。
火明虾炙:用新鲜透亮的大虾直接生烤成。
鸭花汤饼:将面揉到拇指粗细,以敏捷的手法迅速做成薄片下锅,用鸭汤煮。厨师一般都是现做现尝。
同心生结脯:将生肉片做成肉条,打上同心结风干成肉脯。
见风消:一种酥油饼,非常酥脆,只要风一吹就能碎,也形似见风消这种植物。
金银夹花:用蟹黄蟹肉做的面卷。
红羊枝杖蹄(上载一羊得四事):类似烤全羊。
升平炙(治羊鹿舌拌三百数):烤羊舌与烤鹿舌三百条。
八仙盘(剔鹅作八副):全鹅剔骨后,分八份装入拼盘。
凤凰胎:鱼白是鱼的精巢,鱼白当中塞入其它食材共同煮。
火焰盏口:类似今天吃的麻球,用糯米、芝麻和豆沙做的油炸食品。
冷蟾儿羹:蛤蜊羹
水晶龙凤糕:糯米粉枣糕,需用当年新糯米,上屉蒸到枣糕自然破裂成花才算好。
玉露团:奶酥雕花点心。
汉宫棋:铜钱大小、棋子形状的印花煮制糕点。
长生粥:加入外国进贡的珍稀食材做成的粥。
赐绯含香:裹着特殊香料与馅儿料的红颜色的粽子,吃的时候再浇上蜂蜜。
白龙腥:鳜鱼片羹。
金栗:将鱼子打成肉泥,捏成栗子大小,下锅炸成金黄色。
羊皮花丝:羊肚儿切成一尺多长的细丝调味食用。
乳酿鱼:将乳酪塞进整条鱼的肚子里进行红烧。
丁子香淋脍:丁香油凉拌鱼羹或肉羹,蘸醋吃。
吴兴连带鲊:用盐或酒曲腌制的猪肉或鱼肉经发酵后,切碎,拌上熟米粉、熟面粉食用。
西江料(蒸彘肩屑):西江是珠江的支流,西江流域的特色菜。用当地的猪蹄膀肉做成肉丸蒸熟。
仙人脔(乳沦鸡):奶炖鸡块。
卯羹(纯兔):兔肉羹。
鲂头春(炙活鹑子):较小块的煎或烤的鹤鹑肉丁。
暖寒花酿驴(蒸耿烂):绍兴花雕酒蒸驴肉,要求蒸很久,将肉彻底蒸烂。
青凉雁(碎封狸肉羊脂):果子狸肉做成肉羹,冷却后凝成的肉冻。
分装蒸腊(熊存白):冬眠时的熊的背部会囤积很多脂肪,称为熊白,将熊白腌制并熏烤,这样便于保存,食用时蒸熟。这还只是记载了韦巨源烧尾宴中的“奇食”,如果加上一些常规茶的,将不下百种。
八方寒食:用木质模子制作的多边形糕点。
甜雪:加入蜂蜜烧烤的酥脆甜饼入雪一般入口即化。
双拌方破饼:两种原料混合而成的花形面饼。
唐安锬(关花):唐安县一种特色小吃。已经失传,无法考究。
从以上的菜单中可以看出“烧尾宴”有饭、粥、点心、脯、鲊、酱、菜肴、羹汤等,可谓水陆八珍,尽皆入撰、荤素兼备、咸甜并陈。不但有中华传统美食,还有从天竺等地传入的外来食物,可以看出大唐的开放与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同时,很多菜肴在今天依旧是餐桌上的常客,可以从中管窥中华美食的发展传承脉络。
据说这唐中宗吃完这个宴席三天都在回味这顿美餐。就说到这里,口水流了一地啊!
材料参考王旭的《食在唐朝》
(图片来源于网上,只能找到部分,因为大部分已失传。图片如果涉及到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