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历史最大的变化:带你一次性搞懂世界历史 以色列篇
以色列历史最大的变化:带你一次性搞懂世界历史 以色列篇自此之后,耶路撒冷变成了犹太人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中心,此后又成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被誉为三教圣城。再加上耶路撒冷地处西亚、北非和东地中海沿岸的交通枢纽,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注定了这座城市始终不能成为真正的“和平之城”。今天的耶路撒冷圣殿山扫罗死后,以色列部落陷入了混乱,而大卫继续依靠腓力斯丁人的力量,完成了对以色列犹太民族的两大部落十二支系的统一,成为了以色列犹太民族的新国王。后来,大卫又和今天黎巴嫩地区一个名叫推罗的国家结盟,开始同腓力斯丁人进行战争,并对约旦河以东、死海以南的一些地区进行征服。最终,大卫将腓力斯丁人彻底赶出了这一地区,还从迦南土著手中抢夺了一座名叫耶布斯的军事要塞,并将其扩建成为一座城市,将以色列联合王国的首都迁于此地,改名为耶路撒冷,寓意为“和平之城”。
以色列国旗上的六芒星图案
后来,扫罗到了晚年开始变得暴躁多疑,对上帝和先知很不尊敬,尤其在对待南方的犹太部落时很不公平,这让犹太部落的士兵和公民们开始不欢迎扫罗作为他们的王。
最重要的是扫罗还担心大卫会取代他成为新的国王,所以就多次设计想要杀害大卫。
公元前1000年,忍无可忍的大卫带领南方犹太部落背叛了扫罗,投靠了腓力斯丁人,使扫罗在战争中遭到惨败,扫罗和他的三个儿子也战死沙场。
扫罗死后,以色列部落陷入了混乱,而大卫继续依靠腓力斯丁人的力量,完成了对以色列犹太民族的两大部落十二支系的统一,成为了以色列犹太民族的新国王。
后来,大卫又和今天黎巴嫩地区一个名叫推罗的国家结盟,开始同腓力斯丁人进行战争,并对约旦河以东、死海以南的一些地区进行征服。
最终,大卫将腓力斯丁人彻底赶出了这一地区,还从迦南土著手中抢夺了一座名叫耶布斯的军事要塞,并将其扩建成为一座城市,将以色列联合王国的首都迁于此地,改名为耶路撒冷,寓意为“和平之城”。
今天的耶路撒冷圣殿山
自此之后,耶路撒冷变成了犹太人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中心,此后又成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被誉为三教圣城。再加上耶路撒冷地处西亚、北非和东地中海沿岸的交通枢纽,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注定了这座城市始终不能成为真正的“和平之城”。
公元前960年大卫去世,他最小的儿子所罗门继位为王,犹太王国也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代。
这一时期,犹太王国和埃及也结为盟友,成为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小霸主,而且所罗门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使得国家变得相当富有。
所以,“所罗门”这个名字也成为了财富的代表,在许多西方小说中,如果书中有人物名叫所罗门的话,那么八九不离十,这个人会是个富豪。
当所罗门把国家治理得相当富强之后,所罗门就认为是时候应该修一座向上帝祈祷的圣殿了。于是,所罗门广招工匠,在今天耶路撒冷的圣殿山上修成了著名的所罗门圣殿,也叫第一圣殿。
圣殿修好之后,所罗门接着又修了他的宫殿,圣殿和宫殿内的一切器具都是用黄金打造,极尽奢华。也由于所罗门的挥霍无度,到了他晚年在位时期,国家财政一度陷入拮据状态,这也就预示着国家衰落的开始。
所罗门的宫殿
晚年的所罗门,为了继续挥霍,不断加重赋税,对以色列老百姓敲骨吸髓,搞得民怨四起、民愤不断。
公元前930年,所罗门去世,他的继承人罗伯安完全不能收拾这个烂摊子,更不能调和十二支系之间的矛盾,以色列联合王国最终分裂成为了南北两个部分,北方的叫以色列王国,南方的叫犹太王国(或称“犹大王国”)。
不断被奴役的犹太人和犹太教的诞生以色列联合王国分裂之后,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存在了大约200多年,到了公元前8世纪末的时候,以色列王室内斗频繁,而且此时在两河流域有一个名叫的亚述的国家开始强大起来,并不断向巴勒斯坦地区扩张。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就在内忧外患之际,被亚述帝国所灭。
亚述人将犹太人当做战利品,把他们集体迁到两河流域的伊拉克地区生活,这是犹太民族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被迫迁徙,犹太历史上称之为第一次大流散。
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
而南边的犹太王国比以色列王国多存在了100年左右,但是犹太王国的历史是断断续续的,因为他们先后遭到了亚述人和埃及人的灭国,又先后复国。
直到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犹太国才彻底灭亡,都城耶路撒冷也被摧毁,第一圣殿也随之毁灭,城中的犹太人被俘虏到了新巴比伦的首都巴比伦尼亚,这也就是第二次大流散,史称“巴比伦之囚”。
这段时期,犹太人经历了国破家亡、背井离乡的变故,他们对未来的迷茫使得先知的地位大大提高,空前的民族危机刺激了宗教意识的强化,犹太教的思想体系也在这期间开始慢慢萌芽。
犹太教的核心除了一神论和契约论之外,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相信有救世主,他们认为犹太民族是上帝的选民,上帝不会抛弃他们,在未来的某一天将会有救世主诞生人间,带领犹太人重新恢复往日的荣光。这个理论成为了当时众多颠沛流离的犹太人的精神寄托。
圣殿山被毁灭,犹太人被迁往巴比伦
到了公元前539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掉新巴比伦后,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太人才重新被放回了故土。
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后,对耶路撒冷进行了修缮,并重修了圣殿,叫做第二圣殿,曾经破落不堪的圣城慢慢恢复了活力。
在波斯统治期间,以色列属于波斯的一个行省,在波斯的宗教宽容政策下,犹太人享有难得的和平,不过很可惜的是,美好总是短暂的。
波斯当年傲视群雄的时候,曾经蹂躏过希腊。后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打着帮希腊报仇的口号,集结了大队人马征服了波斯,亚历山大建立起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不久之后,亚历山大病逝,帝国被他生前的几个军事将领瓜分,主要部分被一分为三:北非地区建立了托勒密埃及、中西亚地区建立了塞琉古王国、欧洲希腊地区建立了安提柯马其顿王朝,世界历史也就进入了希腊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