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代风筝怎么传信:风筝 古代作战时当作 有线无人机

古代风筝怎么传信:风筝 古代作战时当作 有线无人机不过,那时候的风筝跟我们现在想得有点儿不太一样。唐代有一部古著杂记叫做《渚宫旧事》,里面是这样描述风筝的:“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也就是说,鲁班当时制成的“风筝”是要从高空去俯瞰宋城,并以此通过城内的人获得城中情报,进而辅助荆王对宋发动进攻。而风筝的这个用途,跟我们如今的无人机有些相似:从高空拍照获得相关信息、从而辅助城市建设或者科学研究等领域。而在这个博物馆的一侧,就耸立着鲁班的塑像,上面还有飞翔翅膀的风筝造型,用以纪念鲁班这位“风筝始祖”。这时候,林黛玉就提议说:放风筝是放晦气,不如大家跟着一起放一放晦气。于是众人拿来了软翅凤凰、大螃蟹、大红蝙蝠、大雁等造型的风筝有说有笑地放起来。李纨还建议林黛玉说:“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听了这话,就从雪雁手里拿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将风筝线齐齐剪断,“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

在之前几篇文章里,我们一起通过《红楼梦》了解了中国古代人的一些娱乐活动。

实际上,现代人的“玩”也是颇有讲究的。仅以“电竞”为例:选手们利用电子设备进行体力和智力上的大比拼,在此过程中,充分锻炼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四肢协调能力、意志力等等,同时还培养了非常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

既然说到“玩”,从古至今我们都是认真的,那么我今天就要聊一聊《红楼梦》里另外一种非常“认真”的游戏——放风筝。

古代风筝怎么传信:风筝 古代作战时当作 有线无人机(1)

1 浅谈风筝的历史

《红楼梦》第七十回当中,曹雪芹就为读者描写了一个很欢乐的“放风筝场景”。林黛玉重建了桃花社,众姐妹尽兴地填了柳絮词之后,忽然听到窗外竹子上一声响,原来是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

这时候,林黛玉就提议说:放风筝是放晦气,不如大家跟着一起放一放晦气。于是众人拿来了软翅凤凰、大螃蟹、大红蝙蝠、大雁等造型的风筝有说有笑地放起来。李纨还建议林黛玉说:“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听了这话,就从雪雁手里拿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将风筝线齐齐剪断,“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

古代风筝怎么传信:风筝 古代作战时当作 有线无人机(2)

在中国古代,风筝大概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据传说,是墨家的代表人墨子用了三年时间潜心研究木头制成的“飞鸟”,这就是风筝最早的起源。《韩非子》当中有一段记载说:“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只木鹞成为了古代第一个风筝的雏形,用很薄的木片拼接而成。虽然它只飞了一天就坏了,但是也给后世留下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后来,鲁班在墨子“木鹞”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用竹片进行制作风筝。《墨子·鲁问》上这样记载道:“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这里的“公输子”就是鲁班的尊称。我们国家四大风筝之乡之一的潍坊有一座风筝博物馆。

古代风筝怎么传信:风筝 古代作战时当作 有线无人机(3)

而在这个博物馆的一侧,就耸立着鲁班的塑像,上面还有飞翔翅膀的风筝造型,用以纪念鲁班这位“风筝始祖”。

不过,那时候的风筝跟我们现在想得有点儿不太一样。唐代有一部古著杂记叫做《渚宫旧事》,里面是这样描述风筝的:“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也就是说,鲁班当时制成的“风筝”是要从高空去俯瞰宋城,并以此通过城内的人获得城中情报,进而辅助荆王对宋发动进攻。而风筝的这个用途,跟我们如今的无人机有些相似:从高空拍照获得相关信息、从而辅助城市建设或者科学研究等领域。

2 在军事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风筝

既然提到了风筝的军事作用,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几场跟风筝有关的战争。

我们都熟悉“四面楚歌”这个成语,但可能并没注意过这个成语跟风筝也有关系。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了争夺权力,发动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也就是“楚汉之争”。当时,汉王刘邦率领军队追击楚王项羽到了阳夏一带。刘邦派人去和韩信、彭越约定会师的时间,四路军队一同围攻项羽。

楚王退兵到了垓下,面临兵少粮尽的困境。围城的汉军都高声唱起了楚歌,楚军将士们听到家乡的歌曲,开始思念家乡和亲人,无心恋战了。于是,项羽发出了感叹:“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他也只好率领八百多名突出重围向南逃走,而汉军的五千骑兵在后面紧紧追赶他。楚霸王项羽逃至乌江边上,就只剩了十来个骑兵还跟随着,他知道大势已去,就拔剑自刎了。

古代风筝怎么传信:风筝 古代作战时当作 有线无人机(4)

那么,这场“楚汉之争”跟风筝有什么关系呢?唐代赵昕在《息灯鹞文》提到过:“我闻淮阴巧制,事启汉邦,楚歌云上,或云子房……”也就是说,在垓下之战发生的时候, 韩信制作了一个风筝,让张良乘着风筝上升到楚军的军营上空高唱楚歌,汉军将士也跟着张良开始高声歌唱,这一举动大大动摇了项羽部下的军心。这个事件到底是不是史实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明代学者王三聘所著的《古今事物考》当中也有与此类似的记载,但没有说坐在风筝上的是张良,而是一个体重比较轻的人。

关于韩信制作风筝还有另外一个事例。

刘邦击败项羽以后统一了天下,成为了汉高祖。不过,当时的刘邦已经年近花甲,他的儿子年龄还很小。而在异姓王侯里,像韩信、彭英布这样的大功臣都能征善战且手握重权,刘邦的皇位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北方匈奴的军事力量日益强大,常常动兵入侵汉代边境地区。面对这样一个局势,刘邦就采取了“对外和亲,对内削平诸王”的计策。

因为韩信的势力在诸侯当中最为强大,他也就成了刘邦的首要目标。垓下之战结束后,刘邦第一时间赶到了韩信的军营,先行夺回了韩信手里的兵权。一年以后,刘邦以韩信“谋反”为由,设下圈套逮捕了韩信,随即韩信被押解回京师洛阳。不过刘邦并不想杀死他,而是贬了他的官爵,并把他留在京师进行了行动上的监视和控制。

后来,刘邦的宠臣陈豨因为宾客众多且他独自在外握兵多年,刘邦生怕他有什么变故,就命人追查陈豨门下的宾客。而这些人当中有不少违法之事都牵扯到了陈豨。陈豨心里害怕,就跟王黄、曼丘臣、韩信等人商量反叛。而据说在此期间,“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之远近,欲以穿地隧人宫中也。”

也就是说,韩信曾经利用风筝当成测量距离的工具,并谋划利用“地道战”的办法攻进未央宫里去。

古代风筝怎么传信:风筝 古代作战时当作 有线无人机(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