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规划最新信息(建设宜居宜养城市)
洮南规划最新信息(建设宜居宜养城市)城市建设不光要有好“颜值”,更需要有“硬核”的“里子”,既要“添美”更要“去污”。2021年,洮南市对市区、巷道、广场及城乡结合部区域共433万平方米的环境卫生开展高标准清扫保洁,市区主次街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100%,全市垃圾全部做到日产日清,环境卫生标准持续提升。每周对街路路面、彩砖、下水井口、街长公示牌等设施进行集中清理2次,对街路两侧井篦口的油污进行彻底清理。在全市非动迁区域修建污水处理池40处,解决部分区域居民生活污水无处排放的问题,对全市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与此同时,引进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投资4.8亿元建设洮南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让“废品”变“宝贝”。“经常可以在马路上看到大型扫路机工作的场景,环卫工人更是认真负责,时时巡察,发现垃圾立即处理,如今咱洮南这城市卫生真是越来越好。”一位在马路边遛弯的市民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洮南市区12条街路得到优化升级改造,路面焕然一新百姓出行更便利;38个老旧小区提标改造,居民住房条件有效改善;改造雨污分流管线24.02公里,基础性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建设锦湖公园健身步道1986米,市民休闲锻炼设施日趋完善……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个个民生举措扎实有效,一项项民生工程如火如荼。
2021年,洮南市紧紧围绕“1351”发展目标,遵循“三个三”工作思路,以服务民生为主线,加快补短板、强基础、增后劲,着力改善城市形象、健全城市功能、增进百姓福祉,为高质量发展“强筋健骨”,一帧帧美丽画面正在展示着“千年古城”的华美蜕变,最美城乡环境正在日益显现。
重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我们开出租车的,经常走街串巷,原来洮南有些路是真难走,尤其有些“小路”,都是大大小小的“硬坑”,不好走还伤车。今年夏天,多条道路封闭施工,没想到,半年左右的时间,10多条路全部修完通车,如今跑起活来,开在平坦的路面上,心里别提多舒服了。”出租车司机包大波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2021年,洮南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及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共启动松辽街、古树街等12条(段)街路提升改造工程,截止到目前,12条(段)街路均已达到通车标准,开始通行。同时积极做好特色步行街、关东文化古街建设,重点对兴隆西路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在光明街路口与兴隆路交汇处设置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仿清代官式牌楼,结合街路特点合理设置绿化、景观灯及花钵,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福禄寿喜才”融入街路景观中,既突出历史文化底蕴,又增加旅游记忆靓点,让城市道路不仅看着舒服、走着舒服,而且更有特色。
为全面提升市民居住质量,洮南市还完成了《洮南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2020年-2025年)》编制工作,对所有符合改造条件的老旧小区分批次、逐年实施提标升级改造。同步制定了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对五金公司住宅楼等38个老旧小区实施提标改造,总面积18.8万平方米,百姓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正在不断得以改善。
优服务,百姓福祉不断增强
“经常可以在马路上看到大型扫路机工作的场景,环卫工人更是认真负责,时时巡察,发现垃圾立即处理,如今咱洮南这城市卫生真是越来越好。”一位在马路边遛弯的市民说。
城市建设不光要有好“颜值”,更需要有“硬核”的“里子”,既要“添美”更要“去污”。2021年,洮南市对市区、巷道、广场及城乡结合部区域共433万平方米的环境卫生开展高标准清扫保洁,市区主次街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100%,全市垃圾全部做到日产日清,环境卫生标准持续提升。每周对街路路面、彩砖、下水井口、街长公示牌等设施进行集中清理2次,对街路两侧井篦口的油污进行彻底清理。在全市非动迁区域修建污水处理池40处,解决部分区域居民生活污水无处排放的问题,对全市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与此同时,引进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投资4.8亿元建设洮南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让“废品”变“宝贝”。
强管理,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公园、广场是休闲锻炼,愉悦身心的地方,卫生和安全很关键。洮南市持续加强公园、广场卫生保洁工作,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绿地、设施保护完好,确保公园、广场整洁优美。规范群众行为习惯,坚决禁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贴乱画、摆摊设点、随处便溺、领宠物入内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对锦湖公园人工水体危险区域进行全天候巡护,24小时不间断值班看守,一旦发现游客靠近水面、野浴或垂钓等危险行为,及时劝阻和制止,保证游客生命安全。同时,每天还通过公园内的音响设备对游客进行不间断的安全宣传,严格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为有效治理流动摊点、违规占用公共资源等问题,洮南市按照“布局合理、容量充足、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环境优良、服务民生”的思路,不断强化城市管理。2021年,累计纠正违规停放车辆425起,规范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停放6200余次;加大对流动经营、店外经营行为的巡查监管力度。在古树北街、广昌西路等地设立固定摊位587个,对发现存在流动经营、店外经营等行为的,劝导相关人员到指定区域规范经营。规范全市牌匾和广告宣传,清除违规和破损的灯箱、牌匾411个,清理橱窗广告132处。
小缩影,大时代,洮南市正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放眼未来,一个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洮南,一个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最美丽、最宜居城市正在逐步崛起。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星植 通讯员 郑丹 张阔 洮南市委宣传部供图
微信扫一扫:分享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