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领略真正的广东街头美食(真香来广东一定要尝尝这些特色美食)
带你领略真正的广东街头美食(真香来广东一定要尝尝这些特色美食)《广东年鉴2021》记载,2020年,世界长寿之都授牌仪式在梅州举行,梅州成为中国地级市第二个“世界长寿之都”,梅州蕉岭县则是“世界长寿乡”。抽样检验发现,桂岭蜂蜜中除各种营养成分外,还富含有人体易吸收的钙、镁元素,这一发现,使桂岭蜂蜜愈发得到消费者的喜爱。蕉岭县人工饲养蜜蜂历史悠久,自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后,把蜜蜂饲养技术带到这里,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民国30年(1941年)《镇平县志》中已有关于蜂蜜生产的明确记述。产于蕉岭县的桂岭蜂蜜,具有“香、甜、纯”的特点,色泽清澈鲜亮,蜜香馥郁、醇厚。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桂岭蜂蜜实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达濠鱼丸,外形呈圆球状,实心结构,大小均匀,蜜白柔润,富含多种氨基酸且脂肪含量低,口感爽、弹、滑,味道鲜美,醇香而不腻,可作点心配料,又可作汤。正如达濠籍潮汕名士张国栋所言:“得味一尝三拍掌,闻香十步九回头。”达濠
广东省内风土差异显著催生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或许你没有走遍广东每一个角落,但一定吃到过来自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
当清晨第一缕曙光照耀在汕头市濠江区达濠古城,达濠鱼丸浓郁的香味随之在古城内外氤氲,让人垂涎欲滴。这里出产一种蜚声海内外的特色美食——达濠鱼丸,它的制作技艺在当地传承了数百年,以汕头市濠江区达埠一带最为集中,汕头市的其他区县均有流传,被评选为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8年3月,达濠鱼丸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目前汕头市五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唯一一个加工食品类产品。
要想制作一颗雪白、爽口、味美的正宗达濠鱼丸,须选用达濠本港捕捞的“那哥鱼”(即蛇鲻鱼),鲜鱼洗净上砧,砍头去尾,刨皮起肉,要防止鱼刺和外皮的渗入,接着把鱼肉剁成浆,放进特制的木桶中,用刚猛的掌力快速摔打——这就是有名的“拍鱼丸”。“拍”是关键,一桶10斤左右的鱼浆要摔打上千下,直至胶质慢慢吐出。接着是制丸,在已成胶状的鱼糜中加入鸡蛋清、砂糖、食盐等调料,搅拌均匀,用掌、指挤成球状,放入水中,文火蒸煮至丸熟浮起,才告完成。
▲手打成起胶状鱼浆后,手工捏成型,温水定型
以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达濠鱼丸,外形呈圆球状,实心结构,大小均匀,蜜白柔润,富含多种氨基酸且脂肪含量低,口感爽、弹、滑,味道鲜美,醇香而不腻,可作点心配料,又可作汤。正如达濠籍潮汕名士张国栋所言:“得味一尝三拍掌,闻香十步九回头。”
达濠鱼丸承载着汕头濠江这一方水土的人文内涵,是百年手艺的传承,也是潮汕美食精工细作的最佳代言。全区达濠鱼丸年产量达3000多吨,产值超5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随着达濠鱼丸产业的不断壮大、供销网络的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等营销渠道的扩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品尝到达濠鱼丸的独特风味,其知名度也不断提高。
在世界客都梅州,一罐蜂蜜里,可能藏着客家人南迁的足迹,与长寿之乡的奥秘。
蕉岭县人工饲养蜜蜂历史悠久,自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后,把蜜蜂饲养技术带到这里,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民国30年(1941年)《镇平县志》中已有关于蜂蜜生产的明确记述。产于蕉岭县的桂岭蜂蜜,具有“香、甜、纯”的特点,色泽清澈鲜亮,蜜香馥郁、醇厚。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桂岭蜂蜜实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广东年鉴2021》记载,2020年,世界长寿之都授牌仪式在梅州举行,梅州成为中国地级市第二个“世界长寿之都”,梅州蕉岭县则是“世界长寿乡”。抽样检验发现,桂岭蜂蜜中除各种营养成分外,还富含有人体易吸收的钙、镁元素,这一发现,使桂岭蜂蜜愈发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在过去经济、通信、交通落后的情况下,蕉岭蜜蜂的养殖以个人饲养、自产自销为主。改革开放后,蕉岭的养蜂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蕉岭有养蜂合作社、蜂业公司26家,国家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个,其中2个基地列为国家级中蜂(华南型)保护品种,12个基地列为国家蜂产品可溯源示范基地,覆盖全县8个镇50多个村。
目前基地饲养蜜蜂1.8万群,年产蜂蜜3000多吨。蕉岭县越来越重视该产业的发展,聘请专家进行蜜蜂养殖技术培训和对蜂农进行各种形式的现场交流和指导。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蕉岭县的蜂蜜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蜂蜜也从销售原料蜂蜜变成经过深加工的蜂蜜系列产品,成为蕉岭重要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2020年,蕉岭县蜂蜜年产量达3000多吨,产值2亿多元。
广东人爱吃粉,米粉的种类繁多,有圆的濑粉、扁的河粉、卷成条的肠粉……在“世界工厂”东莞,有一种纯机器生产的米粉,它细韧如丝,油润透明,用机器压成方块,叫方米粉。东莞人视它为东莞的名片,因此又叫东莞米粉。这片小小的米粉块,折射出了“世界工厂”筚路蓝缕的传奇故事。
东莞米粉中,以石龙镇出产的最为有名。石龙镇在1957年开始通过东莞市土特产进出口公司对外出口米粉,是国内米粉出口最早的地方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生产米粉的石龙食品厂就自主研制电动切粉机、吹粉运输线、磨浆机等关键设备,形成流水线生产模式,米粉质量、产量显著提升,米粉出口数量大增,并于1964年研制出了国内首创的“方米粉”。方米粉解决了当时新鲜米粉不易保存的问题,又因携带方便,迅速走俏国内市场,还受到东莞县外贸部门的关注,成为东莞“走出去”的特产。
据1992年的《东莞市志》记载,1966年,东莞的方排粉出口727吨;到1985年,已远销2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值400多万美元。如今,东莞米粉产品市场份额依然占据港澳地区米粉市场半壁江山。
东莞米粉以优质大米为原材料,经清洗、浸泡、蒸煮和挤压等十几道工序精制而成。米粉成品为纯白条状,油润透明,完整保留大米天然的色香味和营养,品质上乘,爽滑可口,烹调简便。
东莞市石龙镇的“金燕”牌米粉于2002年获原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原产地标记注册证,2015年被纳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是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老字号。
珠三角的街头,随处可见隆江猪脚饭的红黄色招牌,这道弹嫩糯香、令人欲罢不能的美味,席卷了城市打工人的饭桌。而最正宗的隆江猪脚,当然要往揭阳的隆江镇去找。
隆江猪脚能在众多猪脚中突出重围,离不开当地人长期探索得出的独特复杂的工序和配方,以及卤猪脚师傅对每一道繁琐工序的较真。
正宗的隆江猪脚,最好选用本地饲养的家猪脚,尽可能选用猪前脚,猪前脚的骨头要比后脚的骨头小,用来做卤猪脚最合适,吃起来味道更香而且更有嚼劲。
清理猪脚时要先用喷枪进行燎毛,猪脚在火力的作用下表皮收缩,烧至猪皮变硬,再放入冷水中反复刷洗,每一个缝隙都不放过。一冷一热,不仅能将表皮的细毛清理干净,又有助于猪脚在长时间的卤制中保持不烂,最后形成Q弹的口感。
洗净的猪脚顺着关节剁成头圈、断轮、四点、蹄尾四部分,放入卤锅中卤制。隆江猪脚的卤料配方包含香叶、八角、桂皮、陈皮等十八种中药材,以及南姜、罗汉果、蒜头、料酒、白糖、生抽、红豉油等配料。
卤制过程中需要对猪脚进行翻面,并反复用卤水淋浇,直至油脂尽除、卤味尽入,这个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根据猪脚的大小和状态控制火候和卤制时间。这样卤好的猪脚色泽红润油亮,飘散着浓郁酱香,令人垂涎欲滴。
为了做强做大隆江猪脚美食品牌,惠来县隆江镇成立了隆江猪脚行业协会,整合当地资源,推动隆江猪脚产业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扩大隆江猪脚产业链。2021年10月12日,惠来县成功举办首届“粤菜师傅·隆江猪脚”技能比赛,吸引广州、深圳、东莞、汕头、揭阳各地30名选手参加,发掘更多制作能手,扩大隆江猪脚知名度和影响力,传承地方美食,推动惠来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粤菜离不开豆豉,蒸鱼、蒸排骨、炒菜里来一点豆豉调味,就能瞬间勾出菜肴的鲜香。云浮罗定出产的罗定豆豉是广东豆豉界的佼佼者。
罗定豆豉驰名久远,早在明末清初就享有盛誉。2013年“豆豉酿制技艺(罗定豆豉酿制技艺)”入选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2017年罗定豆豉入选广东省第二届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8年3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罗定豆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罗定自然气候属于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丰沛,昼夜温差变化大,使得豆豉发酵产生的微生物和营养物质更丰富,口感更有层次,十分适合酿制豆豉。罗定豆豉选用上乘的黄豆或黑豆,以罗定市内的水库水和山泉水洗涤制作,经筛选、浸泡、蒸煮、冷却、制曲、洗曲、配料、装罐、后发酵、晾晒、挑选和包装等十二道工序制作而成。
这样酿制出的罗定豆豉皮色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清乾隆二年(1737年),罗定州东安县进士徐逢举曾作豆豉歌称赞罗定豆豉:“榄角咸鱼豆豉蒸,蚝豉虾米买多丁。”
目前,罗定市全年产豆豉2000吨左右,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等地。
广东的特色美食还有很多等着你一一品尝,美食里藏着一市一乡的地情密码,吃到了这一口特色风味,就是读过了这一地的故事。
编辑: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