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奇科技(互联网复古美学)
互联网新奇科技(互联网复古美学)“蒸汽波”(vaporwave)最初是chillwave的一种反讽变体,脱胎于赛博朋克(Cyberpunk),并且与之前讲到的合成器浪潮(synthwave)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蒸汽波同合成器浪潮一样也体现出对昔日繁荣社会的怀旧情怀,又表现出对新世纪及未来社会的向往,碰撞出的复古未来主义。有所区别的是,蒸汽波更加侧重于都市生活的表现,削弱了科幻的氛围,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起源原文链接:mp.weixin.qq/s/hGZwNmybkjYe5-DkKJT5fQ业余扯皮
关注独立美学
第一时间接收更多小众音乐/文化
欢迎与我们交流
点击原文链接配合音乐一起阅读效果更佳
原文链接:mp.weixin.qq/s/hGZwNmybkjYe5-DkKJT5fQ
业余
扯皮
起源
“蒸汽波”(vaporwave)最初是chillwave的一种反讽变体,脱胎于赛博朋克(Cyberpunk),并且与之前讲到的合成器浪潮(synthwave)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蒸汽波同合成器浪潮一样也体现出对昔日繁荣社会的怀旧情怀,又表现出对新世纪及未来社会的向往,碰撞出的复古未来主义。有所区别的是,蒸汽波更加侧重于都市生活的表现,削弱了科幻的氛围,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蒸汽波与新世纪兴起的个人电脑有莫大的联系,个人电脑和影音娱乐等科技元素,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记忆,以及昔日乌托邦主义远景破灭的叹息。
关于蒸汽波音乐的发展
该运动发源于网络,并且从2000年代中期流行音乐的实验趋势中得到了大致的衍生。早期的成员来自 Last.fm、Reddit 和 4chan 等在线社区,随后则有更多的创作者涌入,多数都以网名活动,并使用 Bandcamp 网站发布作品。正如《Brooklyn Railroad》的文章评论说:
“蒸汽波是第一个从生到死都完全发生于互联网上的音乐流派。”
蒸汽波兴起于2010年代,早期的“蒸汽波”是大量基于美国,日本城市流行乐(city pop)、柔和爵士乐(smooth jazz)、复古沙发音乐(Lounge music)、当代节奏布鲁斯朋克(punk ideologies)和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舞曲等来源采样的音乐。所以蒸汽波及其文化链可以说是基于日本文化及新世纪计算机发展的产物。
而发展到后期,蒸汽波又逐渐模糊了与lofi-hiphop,新世纪音乐(new-age),新式disco(nu-disco)之间的界限并且衍生出未来放克(future funk),动漫节奏(Anime groove)等曲风。
蒸汽波音乐是一种可以给人带来包裹感的音乐,低保真以及合成器营造出类似澡堂烟雾弥漫的氛围是最吸引我的感觉。一些音乐中的人声会做降调处理,将原本是女声的歌曲变成慵懒的男声,使之更加迷幻。老收音机式的音效对于复古风的诠释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早期作品多表现出失落和委靡不振的情绪,后期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欢快的迪斯科舞曲和放克极大拓展了蒸汽波的表现力,而蒸汽波也逐渐变成了与旅行,沙滩,蹦迪等带有强烈欢乐元素的代名词。
蒸汽波美学
蒸汽波的在其音乐出现后衍生出一系列的视觉元素,它所具有有现代艺术的特征:虚幻、拼贴、无秩序。强烈明快的迷幻色彩和复古未来的颓废感,是蒸汽波艺术形态走向成熟的标志,形成独特的蒸汽波美学。而蒸汽波美学尤其喜欢运用
常见于1980年代的粉红和粉绿色等粉彩色装饰风艺术设计风格
带有迈阿密特色的棕榈树
带有赛博朋克(Cyberpunk)颓废未来都市美学
古希腊的雕塑和建筑
1980年代购物商场,尤其于美国蒸汽波爱好者喜爱选用的元素
故障艺术(glitch art),模仿当年的阴极射线管电视机和VHS家用录影系统,体现昔日愿景的破灭
后期更多是日语文字和日本动漫的像素平面艺术的加入和丰富,也就是大多数人所熟悉的蒸汽波的艺术形态
与seapunk结合产物的数码海豚
发展与探讨
发展至今,蒸汽波似乎已经成为了真正的主流文化,几乎可以与“丧”文化并称为年轻人的两大文化。不论是ins或是微博都充斥着在 文 字 中 间 加 空 格 的“蒸 汽 波 女 孩(男 孩)”。她(他)们大多数都患有“抑郁症”,对生活失去希望,每天都在颓废中度日,他们的主要的疗伤阵地不是医院,而是网易云的评论区。我们一般称这种行为“中二病晚期”,而不是所谓的“抑郁症”。
在我看来这已经有些跑偏了,当然不排除有些人是真的热爱蒸汽波文化,但我认为大多数人还是在为流行而跟风流行,这也是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人黑蒸汽波的原因。
一首《野狼Disco》无疑将蒸汽波向了主流的视野。但在这个被动接受信息的时代,其实大众本质上对蒸汽波还是不了解。作为一个流行元素,蒸汽波显然已经深入人心;但作为一个刚刚涌入市场的亚文化,蒸汽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蒸汽波的成功实质上是复古风的胜利,是对80年代音乐的向往。蒸汽波绝不是病态的文化,而是盲目跟风的人制造出的悲剧。希望文化可以被善待,不要让文化的流行使复古成为必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