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1人查扣假牛肉冷冻制品(判了把冻猪肉变成)

11人查扣假牛肉冷冻制品(判了把冻猪肉变成)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孙某将冻猪肉加工成熟肉制品,并冒充牛肉进行销售,以假充真,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告人陈某明知孙某要用假牛肉冒充真牛肉销售,仍然教授其生产方法,并为其代购冻猪肉等原料,其行为已构成生产伪劣产品罪。被告人卢某、衡某、祁某明知从孙某处购进的是假牛肉仍然冒充真牛肉销售给消费者,以假充真,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其行为均已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牛肉”的作坊孙某落网后交代,为使冻猪肉在颜色、口味上更加接近牛肉,要先将猪肉上的肥肉去掉,然后加大量亚硝酸钠等易致癌物质腌制一天,用牛肉香精、红曲米等添加剂烧制入味。孙某将制好的“牛肉”样品带到肉食摊位上,告诉摊主们虽然这些“牛肉”是猪肉做的,但是足以以假乱真,且价格便宜,是真牛肉价格的一半,利润空间大。经过孙某的一番推销,许多摊主动了心。被查获的“牛肉”记者了解到,2018年9月

扬子晚报网9月16日讯(通讯员 张霞 记者 陈咏)把冻猪肉“变成”牛肉,大肆生产销售,其行为已经构成犯罪。16日,宝应法院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了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案件。本次庭审全程网络直播,逾20万名网友在线观看。

11人查扣假牛肉冷冻制品(判了把冻猪肉变成)(1)

5个被告人

法院审理查明,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间,被告人孙某按照被告人陈某教授的方法,将由陈某为其代购的冻猪肉、香精、红曲米加工成熟肉制品,冒充牛肉分别销售给菜场摊贩卢某、祁某、衡某等18人,累计销售额达人民币37.3万余元。另被告人孙某尚有未销售的“假牛肉”598.1公斤、“假牛肉”原料冻猪肉1800公斤,被依法扣押。

11人查扣假牛肉冷冻制品(判了把冻猪肉变成)(2)

庭审现场

孙某落网后交代,为使冻猪肉在颜色、口味上更加接近牛肉,要先将猪肉上的肥肉去掉,然后加大量亚硝酸钠等易致癌物质腌制一天,用牛肉香精、红曲米等添加剂烧制入味。孙某将制好的“牛肉”样品带到肉食摊位上,告诉摊主们虽然这些“牛肉”是猪肉做的,但是足以以假乱真,且价格便宜,是真牛肉价格的一半,利润空间大。经过孙某的一番推销,许多摊主动了心。

11人查扣假牛肉冷冻制品(判了把冻猪肉变成)(3)

被查获的“牛肉”

记者了解到,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间,被告人卢某、衡某、祁某明知被告人孙某销售的是“假牛肉”,仍然采购并冒充真牛肉在各自经营的摊点销售,销售金额分别为人民币10万余元、8万余元、6万余元。另有被告人卢某、衡某、祁某尚未销售的“假牛肉”分别为15公斤、20公斤、10公斤。上述尚未销售的“假牛肉”当时的销售价每公斤为100元。

11人查扣假牛肉冷冻制品(判了把冻猪肉变成)(4)

生产“牛肉”的作坊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孙某将冻猪肉加工成熟肉制品,并冒充牛肉进行销售,以假充真,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告人陈某明知孙某要用假牛肉冒充真牛肉销售,仍然教授其生产方法,并为其代购冻猪肉等原料,其行为已构成生产伪劣产品罪。被告人卢某、衡某、祁某明知从孙某处购进的是假牛肉仍然冒充真牛肉销售给消费者,以假充真,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其行为均已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11人查扣假牛肉冷冻制品(判了把冻猪肉变成)(5)

用猪肉制成的“牛肉”

最终,被告人孙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被告人陈某犯生产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被告人卢某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被告人衡某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被告人祁某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

据悉,本案系宝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移送至宝应县公安局而案发。被告人孙某、陈某、卢某、衡某、祁某归案后,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且认罪认罚。

校对 徐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