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倪买超什么情况(张嘉倪买超这么有钱)
张嘉倪买超什么情况(张嘉倪买超这么有钱)已经完全变成了仓库!最厉害的!大噶还记得之前张嘉倪上节目露出的那个让人很羡慕的家用汗蒸房不!夫妻二人一人一个洗手台,旁边放着自己个人的洗漱用品,这个设计好棒啊。但是虽然画了三八线,仍然拦不住货太多的张嘉倪过线。康康这一台面的化妆品。一般能放这里的,估计都是开封在用的吧?
上一期《花花万物》采访了张嘉倪和买超夫妇,中间有一段买超带大家参观自家的片段,让三爷看得还挺带劲,感觉比一般的翻翻明星家有什么有意思很多。
买超吐槽张嘉倪的“复古”鞋。
非常迷惑的鞋子。(这两双真是绝了!)
转移阵地吐槽洗手间。
夫妻二人一人一个洗手台,旁边放着自己个人的洗漱用品,这个设计好棒啊。
但是虽然画了三八线,仍然拦不住货太多的张嘉倪过线。
康康这一台面的化妆品。一般能放这里的,估计都是开封在用的吧?
最厉害的!大噶还记得之前张嘉倪上节目露出的那个让人很羡慕的家用汗蒸房不!
已经完全变成了仓库!
镜头不经意的一转,康康这一柜子和一推车的囤货!几年的用量都有了吧!
不过,大概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买超的爱好是买了三箱袜子?
不过袜子不会过期,但张嘉倪囤积的这一汗蒸房的囤货可是会的。
就连小s都吐槽说,我看你很多连纸袋都没有开。
全是买完就直接囤起来的全新品。张嘉倪解释说“还没有来得及用”。(三爷发出哀嚎,也是我!)
最后结果是啥,过期呗。
看到这里,三爷马上去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囤货,然后就整理出来得有小一半临期和过期的产品,算一算货值也得有千来块钱了,心痛。(我甚至发现了大前年的防晒和小样,要命了)
痛定思痛后,三爷觉得有必要来跟大家聊聊囤货这件事了。
如果囤货无法避免(现有消费环境下我觉得很难,而且确实一点囤货都无不太安心),那至少“不囤货清单”内的这些最好不囤或少囤。
NO.1 抗氧化类
这一项是三爷扔得最多,扔得货值最高的,甚至有很多都是开封后没用几次就被扔掉的。
原因很简单,最容易“变质”。
抗氧化类产品多数的作用原理都是消耗自我,代替皮肤被氧化,从而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但被氧气消耗的这个过程,无论是在你脸上还是在瓶子里都会发生,即便是未开封的产品,其实也是在缓慢氧化的。
像抗氧化提名最多的VC,甚至可以用颜色深浅来直接辨别产品新不新鲜。举个例子,安瓶的VC精华,基本上3-4天颜色就会变得非常深。
找不到新的开瓶图了,放一张很古早攒安瓶的图,箭头那里的颜色就是氧化后的。
颜色越深说明氧化程度越高,产品失效越多,贬值越厉害。
而抗氧化类的产品基本都有这样的特性,即便品牌会用包裹技术、衍生物技术、包装技术去减缓这个反应,但始终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所以你囤抗氧化产品,往后就是效果越来越差,贬值得厉害,最好的办法就是随用随买,一直用比较新鲜的。
开封后也记得要持续尽快用完,绝对不要用两天换别的用用,然后拖好久才用完。也千万别说到手我先试一下,然后再放一边以后用。
只要开封了,就一次性、持续的、足量的用完吧。
p.s.可能有人会问安瓶可以囤不。安瓶也是一样的,很少但也还是会有缓慢失活的问题,相对来说没那么严格,但也别囤太多。
NO.2 精华
不建议囤较多的精华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精华通常也都含有更多的活性成分,在储存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损耗”,肯定不如最新鲜的好用。
二是因为精华类,是最容易产生购买冲动的。
精华在一般消费者心里,都承载着更多的“功效作用”,在种草文里也是最容易被着重强调功效的,更容易产生消费冲动。
于是你可能会不经意间囤了各种不同功效的许多精华,甚至像三爷一样同时开封好几种(不是好习惯,别学),然后看到新品、爆款的时候还会想尝试新的...
所以相对来说,其实也是非常容易出现产品“贬值”或浪费的(开封了但是没及时用完),尽量不囤或者少囤。
如果无货不安心的话,建议不要超过3瓶。差不多是至少3个月的用量,以现在电商节的密度,中途补货时间是充裕的。
NO.3 防晒
不囤防晒的理由就更简单了,更新换代太快。我们爱用的日系防晒,基本都是一年一出新或者升级。
而且防晒平价好用的产品太多,买起来没啥压力,就很容易囤超量,囤多了第二年再出新品还买不买?
买吧,去年的怎么办,不用会过期。不买吧,人家都用新品你只能用囤货,跟不上趟儿也难受不是。
一般来说,防晒3、4月的时候开始上新,到隔年同期又会换代,所以最多囤半年的量还算ok,中途陆续你还会看到别的爆款想买,差不多一年的防晒量就备齐了,第二年差不多刚好用新品。
NO.4 中小样
直接说吧,由于包装接触面等问题,中小样这样小容量的产品是比正装大容量的产品更难保存,更易变质或者失活的。(除了安瓶那种小容量专门做过设计的)
三爷知道很多产品现在买正装会送小样,送了就尽快用完,最好别屯着说出门时候再用,从功效方面来讲收益会降低。
所以除非是经常旅行、出差的童靴,带小样确实方便很多外,三爷也是不建议囤小样的。(三爷自己小样就很多,主要是为了用来尝新写文,但经常会忘会浪费)
囤货太多很容易陷入纠结和恶性循环的状态:
不买新品,心里惦记;买新品,囤货太多,再花钱经济/心理有负担;买完新品,囤货就更顾不上用;如果用囤货,新品又会“变老”;一直用囤货的话,心理也不爽,新品都尝试不到...
如果心里喜欢某个产品,怕断货买不到,不囤点心理就无安全感,那囤货的控制范围也限制在用一囤一就差不多了。
因为总是会有更新的产品出来,会碰到更意外好用的产品,即便都没有,大多数人也很容易“玩腻”。
总结一句话就是,囤货易浪费,钱包有压力,囤货请按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