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应山本地美食(应城美食味道)

应山本地美食(应城美食味道)传统的应城全席“八大碗”成为一种习俗、成为一种文化、也无意间形成一种地方饮食行业规范标准。让我们继续将应城美食承传与创新,进一步的提高旅游服务与规范,迎接更广大游客朋友。桌席有章法,宾主有礼,菜品讲究,摆盘有序 无酒不欢。八仙大方桌的板逢要跟中堂神柜平行,如果桌逢对到倒神柜和大门,会财气外流。开席客人入坐之前“十二围碟”凉菜及碗筷按规范摆好。八仙桌有四方,中堂为上把位,再分左、右,依次按辈分、按客主请坐,长者、贵客上坐,上把位的右手也是坐客人,上把位对面坐陪客,上把位左手坐东道主。上把位一般都是坐北朝南,所以主人一般都坐得东边,所以又叫东道主,负责端菜、酌酒,到茶递烟。菜上上来的时候,摆盘挪位蛮有讲究,最先上桌子的一碗大菜,要放得上把位中间,由上把位的长者、客先动筷子,所谓正试开席,第二碗大菜上桌,东道主把第一碗菜挪到上把位的右手去,然后把第二碗大菜,放得上把位面前,第三碗大菜上桌,再将第

应城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北接荆襄,南连汉江、交通便利、为鄂中腹地之咽喉。应城为蒲骚故地,南朝宋孝武帝建元年建县,因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而得名,5000年的门板湾遗址至灿烂的蒲阳文化积淀了应城独特的人文底蕴。应城旅游资源独特,石膏、岩盐、温泉为应城“三宝”,使应城西部形成“汤池温泉、矿山公园、膏盐水镇”的养生旅游项目产品。应城物产富饶,被誉为“鱼水之乡”,农旅融合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步构成全域旅游的格局。应城这座小城,今后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如何来认识这座城市,彰显城方特色旅游文化呢?谋划大格局的同时,我们要从小处着眼,从旅游的各个要素做起。

应山本地美食(应城美食味道)(1)

民以食为天,“吃”字放在了旅游6要素的第一位,如何来挖掘应城地方特色饮食?2008年举办了首届应城旅游美食大赛暨应城十大名吃的评选活动,十大名吃只是分类列出的代表,其中早点小吃占了半数。这些都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与推广,游客们纷之寻往品味。应城人热情好客,也勤耙苦做,善于动脑筋,会寻找生活乐趣,就“米”字做出了无数的花样,甑仁糕、发糕、麻糕、炒米、水气粑、糯米粑、月半粑、绿豆糍粑、辣椒粑、藕渣粑、糊米羹等等,以大米为原料的深加工做到了极致。当年形容人们穷苦:“吃米饭,咽米粑,田里带上壳子粑”。江河滚滚、时代变迁,今天应城早点的牛肉豆皮、鳝鱼粉、腊肉面,肥肠、肚子、面筋煲,三鲜、财鱼、鸭血汤,砂子馍、猪油饼子、草鞋板子、水汽包子、炸油饼、米发糕、锅块包油条等等,可以让本地人纠结到今早不知该吃什么,可以让外地客人十天半月不重复。还有牛脚板炖萝卜、蹄花煨莲藕、羊杂牛杂锅仔及各类荤素卤菜为早酒的特供。

应山本地美食(应城美食味道)(2)

应城早酒起源于膏盐矿区,矿工们早晨下峒之前要吃饱喝好,峒下高强度的体力活,饮食供给是问题,危险之处是还能不能重见天日,所谓早酒三盅,提神壮气去下峒。因为膏盐矿业的兴起与发展,应城在明清时期有着富甲鄂中之说,河埠码头集市的繁荣,商贾游人对生活质量的精进,系列餐饮也得到了精艺的发展,这里逐渐形成的餐饮、早酒文化也随着商船沿大富水而下来到汉水滨的桥口码头,直至影响到武汉地区的大众餐饮。应城的早酒,自有它的“精”、“气”、“神”,早点内容丰富精道,就像四川人泡茶馆、广东人喝午茶一样,应城人喝早酒,要的是那个看世界仙游神往、做事情壮怀激烈的味道。

应山本地美食(应城美食味道)(3)

应城的餐饮体系随着蒲阳文化包容性和进取性的发展。本土湖乡菜系经过历史的沉淀,加之峒商船舶来往于汉水、长江之间带来的饮食文化融合与吸收,逐渐形成为地方餐饮特色。至今,应城人们总忘不了过去宴请贵宾亲朋,操办全席大宴的味道。所谓“全席大宴”(也称流水席)即“八大、四小、十二围碟”,肉鱼、鸡鸭、蔬菜,蒸、炒、烧、煨、炸、卤样样俱有,一菜一味,蒸菜滚烂淡,烧菜味浓软,卤菜色香醇,煨菜汤汁行。所以很长时间,应城以谓出席丰盛宴席为“吃八大碗”。

应山本地美食(应城美食味道)(4)

“八碗大菜”为主菜、荤菜,有粉蒸五花肉、蒸走油鱼块、蒸走油鸡块、蒸走油蹄膀、蒸走油荔枝肉、蒸走油肉糕、蒸走油藕夹、蒸走油元子、蓑衣元子、排骨煨莲藕、鸡子煨红枣、红烧全鱼,选其分类八样备席。与沔阳蒸菜有所不同的是,大多数为挂浆后走油炸制,其外香酥、内鲜嫩,锁定本质、易于存放,多在的场面都不怕,几十、百桌轮流吃,俗称流水席。用陶钵摆放预制的食材,送进蒸笼蒸好,出笼反扣于温好青花瓷碗,浇灌上各自不同的清汤、高汤,点上胡椒、小葱,注意蒸鱼块要即热上醋、蒸藕夹是上肉汁汤。开席时滚、烂、淡的美食按有讲究的顺序一碗接一碗端出上桌。过去应城人是不吃牛、驴、羊、狗、脚鱼、鳝鱼的,牛、驴是重要的生产力,羊为善,脚鱼、鳝鱼为蛇神的化身,狗肉上不了正席,这也体现着应城人民的慈悲情怀。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步开放,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西河古渡的清蒸甲鱼、牛肉炖土豆,黄滩老街的清蒸鳝鱼、鸭子煨萝卜,长江埠的三扒、财鱼茼等地方集埠码头的特色菜入传统桌席,以及川、湘等外来的菜系也进入了本土桌席。

应山本地美食(应城美食味道)(5)

“四碗小菜”为辅菜、素菜,有醋溜大包菜、清炒小白菜、黄花炒内、木尔笋子炒内、炒千张、滑豆腐、臭干子等。吃了大鱼大肉,再吃些清素的时令菜,化解油腻,荤、素相调。

“十二围碟”为凉菜、味碟,多采用油炸、腌泡、香卤,如油炸花生米、炸小鱼、香蚕豆、盐鸭蛋、皮蛋、百花盐菜、霉豆腐、懒豆豉、泡韭菜、洋生姜、甜藠头、辣萝卜、卤顺风、卤猪肚、卤海带、卤千张、卤野藕等,均用小瓷碟,围满方桌四周,如众星捧月。这类菜根据宴席场面设有4碟、6碟、8碟等,最高规格为12碟设置,既有押酒的又有下饭的,管保酒醉饭饱,又不食隔肠道。

桌席有章法,宾主有礼,菜品讲究,摆盘有序 无酒不欢。八仙大方桌的板逢要跟中堂神柜平行,如果桌逢对到倒神柜和大门,会财气外流。开席客人入坐之前“十二围碟”凉菜及碗筷按规范摆好。八仙桌有四方,中堂为上把位,再分左、右,依次按辈分、按客主请坐,长者、贵客上坐,上把位的右手也是坐客人,上把位对面坐陪客,上把位左手坐东道主。上把位一般都是坐北朝南,所以主人一般都坐得东边,所以又叫东道主,负责端菜、酌酒,到茶递烟。菜上上来的时候,摆盘挪位蛮有讲究,最先上桌子的一碗大菜,要放得上把位中间,由上把位的长者、客先动筷子,所谓正试开席,第二碗大菜上桌,东道主把第一碗菜挪到上把位的右手去,然后把第二碗大菜,放得上把位面前,第三碗大菜上桌,再将第一碗菜向下挪,第二碗菜向右挪,原则是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有顺序,有造型,每上一碗菜都这样挪,这叫车盘子,一直保证上把位吃头口菜。传统桌席不可缺少的有三道菜,第一道菜应该是粉蒸五花肉、五福临门意思;第六道菜应该是蒸元子,这时主人依次跟各桌客人敬酒致谢,团团园园;第八道菜是红烧全鱼,是十全十美、年年有余的喻意。办宴席总是要热热闹闹的,那些能说会劝酒量大的人会挑头闹酒,分成二、三派,斗智斗勇的开始“杀酒”,直至把酒喝好、把场闹好,是为主人最好的抬庄。

应山本地美食(应城美食味道)(6)

传统的应城全席“八大碗”成为一种习俗、成为一种文化、也无意间形成一种地方饮食行业规范标准。让我们继续将应城美食承传与创新,进一步的提高旅游服务与规范,迎接更广大游客朋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