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什么品牌的汽车售后服务好(汽车类售后服务)

什么品牌的汽车售后服务好(汽车类售后服务)整体来看,南都汽车收到的消费者投诉案例,有半数以上属于车企及经销商的投诉。消费者在购买各品牌新车的过程中,当车辆出现质量问题后,车商、经销商互相推诿责任,将问题一拖再拖,这种现象已经“常规化”。在涉及各汽车品牌的消费投诉中,豪华品牌占比最高,共有34宗,占比27.87%,自主品牌紧随其后,投诉量为25宗,占比20 .49%,合资品牌共收到18宗投诉,占比14.75%。若以具体车企划分,宝马品牌收到的投诉为12宗,高居各豪华品牌投诉量之首,其次是奔驰、奥迪;自主品牌中,来自比亚迪的投诉最多,达到6宗;合资品牌中,一汽大众和东风日产被投诉数量多于其它品牌。3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情况分析,数据显示,2018全年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咨询信息系统共录入汽车产品投诉19,283件,相较20 17年的20,474件下滑了5 .8%。中消协指出,去年汽车投诉

什么品牌的汽车售后服务好(汽车类售后服务)(1)

什么品牌的汽车售后服务好(汽车类售后服务)(2)

什么品牌的汽车售后服务好(汽车类售后服务)(3)

什么品牌的汽车售后服务好(汽车类售后服务)(4)

什么品牌的汽车售后服务好(汽车类售后服务)(5)

又到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维权日,人们都“例牌”地忙碌起来。在这个时间节点前后,所有媒体纷纷寻找典型投诉案例。然而,对于南都汽车来说,车主维权并不仅仅只在3·15!

本着报道客观真实的使命感,南都汽车2018年正式组建《车真相》调查团。只要消费者在购买、使用车辆过程中,遭受到不公平对待,想为自己讨回公道,随时都可以向南都记者报料。在接到报料后,《车真相》调查团第一时间就会对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将不法商家的行为公诸于众。对于南都汽车来说,只要车主求助,天天都是3·15!因此,在这次南都《车真相》3·15特刊,我们南都汽车将以往为车主进行的维权案例做成分析报告,希望经过这些真实案例的曝光,提醒了广大车主今后在购车、用车过程中,留多一个心眼,掌握相应的购车技巧。

数据解读

“售后服务”居汽车类投诉首位

3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情况分析,数据显示,2018全年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咨询信息系统共录入汽车产品投诉19,283件,相较20 17年的20,474件下滑了5 .8%。中消协指出,去年汽车投诉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是2018年国内乘用车整体销量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在2018年所有汽车相关投诉中,62 .74%为家用轿车,26 .20%是汽车零部件,这两者合计占总投诉量的比例接近90%。其他投诉产品类型还涉及汽车修理、商用车、车险服务和汽车保养,占比分别为4 .81%、2 .99%、1 .73%、1 .53%。从具体的投诉问题来看,2018年投诉量最多的分别是售后服务、合同及质量问题,占比分别为32.2%、20 .7%和20 .0%。

根据南都汽车《车真相》调查团收到的汽车消费类投诉来看,同样体现出类似问题。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南都汽车共收到221宗投诉案例,有效案例为121宗。其中,投诉“售后服务”方面的有86宗,占比高达70 .49%,其次是投诉“质量问题”的有31宗 ,占比25 .41%;其它的为“保险”、“以租代购”等消费问题。

在涉及各汽车品牌的消费投诉中,豪华品牌占比最高,共有34宗,占比27.87%,自主品牌紧随其后,投诉量为25宗,占比20 .49%,合资品牌共收到18宗投诉,占比14.75%。若以具体车企划分,宝马品牌收到的投诉为12宗,高居各豪华品牌投诉量之首,其次是奔驰、奥迪;自主品牌中,来自比亚迪的投诉最多,达到6宗;合资品牌中,一汽大众和东风日产被投诉数量多于其它品牌。

整体来看,南都汽车收到的消费者投诉案例,有半数以上属于车企及经销商的投诉。消费者在购买各品牌新车的过程中,当车辆出现质量问题后,车商、经销商互相推诿责任,将问题一拖再拖,这种现象已经“常规化”。

近几年兴起的“以租代购”模式,《车真相》调查团收到的投诉比例也络绎不绝,值得警惕。在“以租代购”消费案例中,消费者们大多是在全额支付购车款之后,陷入了商家挖下的“大坑”中。在商家卷款跑路后,有的消费者所购车辆成为上不了牌的“黑车”,有的消费者连车都没有拿到手。与此同时,部分消费者在一些中小型平行进口车商购买“平价”进口车,当支付完全款后,遭遇了有车无证甚至无车可提的困局。

豪华车不等于就是“放心车” “以租代购”受害者维权难度大

案例回顾

具体来说,在南都汽车《车真相》调查团受理过的“车企及经销商”消费投诉案例中,基本上都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引起。其后,在消费者提出维权过程中,厂商互相推诿责任,导致问题一拖再拖。结果,车主因为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只能找媒体曝光,以讨回公道。

在今年3 .15消费者维权日到来之际,南都汽车《车真相》调查团回顾曝光过的重点案例,发现自主品牌及豪华品牌成为重灾区,不乏主流车企被投诉。

A 自主品牌态度让车主心寒

众泰车主李先生购车一年:车门生锈

自主品牌中,众泰车主李先生购车一年左右,车门就出现多处生锈现象。4S店为其更换过三扇车门之后,过了一段时间问题依旧,店方至今未能为其妥善解决。与此同时,李先生反映提车之后,新车多个部位均出现故障,有些甚至维修过不止一次。

长城哈弗车主:前护杠和内衬的连接处爆裂

有长城哈弗车主反映,爱车前护杠和内衬的连接处出现爆裂,后来车窗密封胶条也整块脱落,但商家坚持认为是“人为”外力造成,不属于索赔范围内。同时,只能换件不可以维修,而且换件费用要车主自己承担。东风风神A X 7车主王先生更是投诉厂家,原车刹车系统的质量缺陷导致发生事故,他找了经销商推荐的第三方质量检测鉴定机构,得出原车刹车的确存在问题,但是厂方却质疑对方资质有问题,只同意给他补偿几千元了事,至今问题得不到解决。

分析报告

南都汽车大数据显示,其实车主对自主品牌都有一份“护犊子”的心。很多自主品牌的投诉案例中,一些车主都反映,其实他们对于产品质量存在缺陷,都持一种宽容态度。只要经销商或者车企能够采取积极措施,努力为他们解决问题,他们也不至于小事化大。但是,问题出现后,车企及经销商踢皮球的做法,终于使车主们忍无可忍,最终走上维权之路。根据南都记者最新了解到的情况,截至发稿前,除了长城汽车的问题已经得到圆满解决,东风风神、众泰汽车的车主均反映厂商不愿意承担责任。

B 豪华品牌也有质量问题

宝马GT535i车主周女士:

车辆忽然熄火

宝马GT535i车主周女士向南都记者反映,车辆有忽然自动熄火现象。经过检查,竟然是由于发动机多个螺丝断裂脱落造成。更让车主感到无语的是,她的车辆正是参加了该故障厂家实施召回后出现的问题。对此,厂商却回应根据规定她并不能享受到免费更换。

奇瑞路虎车主刘小姐:

提车仅两个月出现故障

而奇瑞路虎揽胜极光车主刘小姐,在提车仅两个月,就发现车辆出现多处故障,诸如刹车踏板震动、玻璃升不起来,下雨时更出现了漏水现象。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她多次找经销商讨说法,希望能够得到相关赔偿。但经销商却对漏水问题予以否认,并拒绝了车主提出的“赠送延保、保养”诉求。

分析报告

一般来说,自主品牌的优势一般就是“高性价比”,人们对自主品牌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期望值相对没那么高。

所以当汽车问题发生在豪华品牌汽车领域的时候,如果产品品质及厂商应对投诉态度非常恶劣,车主们的心理落差必然很大。而实情却是,关于豪华品牌汽车的投诉数量,南都也是收到很多,豪华车 并不等同于“放心车”。C 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缩水”成投诉热点

除了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及造车新势力存在的续航里程及充电缺陷,同样成为最让车主们心堵的问题。 像蔚来ES8、奇瑞新能源艾瑞泽5e,南都均收到车主投诉“续航里程严重缩水”。比起蔚来ES8车主反映的黑屏死机、续航里程缩水及电量不够回程等问题,奇瑞新能源艾瑞泽5e车主余先生更是指出车辆问题多多。他在提车一个月之后,不仅电池续航里程严重不达标,快充时间与电量与厂家宣传有较大的出入。而且电控系统故障灯还频繁亮起,甚至导致车辆无法启动。他多次致电奇瑞售后热线及4S店,一直得不到解决。根据车主最新反馈的情况,不仅上述问题依然存在,车辆更面临快充和很多国家电网充电桩不兼容,导致根本充不了电,并且拖车钩也严重不匹配等问题。D 以租代购“陷阱”害人不浅

近年“以租代购”造成的消费陷阱,同样在投诉榜占据了较高比例。

消费者钟先生报料,其去年经朋友介绍,通过以租代购在广东乾元集团花了20万元购买了一辆宝马1系轿车。不料,该公司后来表示交不了车,虽然承诺会退款。但至今仅退款40%,之后就表示没钱可退,至今尚欠钟先生12万多元。虽然工商部门介入并责令乾元集团积极配合消费者解决。但是,乾元集团仍然以“缺钱”回应。

在刘先生等多名司机反映的案例中,同样是因为选择了“以租代购”,面临车、钱两空却难以维权的境地。他在向猫步公司租赁车辆的过程中,被车辆所在的汽车厂家半夜将车辆暗中“收回”。后来他才知道,原来是该租赁公司一直欠了厂家的购车款,导致汽车厂家根据合同规定实施收车行为。而在他们向租赁公司维权的过程中,发现原来的那家公司已经不复存在,而之前的管理层人员,则作为一家新的公司高层出现,并将自己与原公司的关系撇得一干二净。

E 购买平行进口车遭遇商家跑路

莫先生通过平行进口车商全款购买了一台宝马X3,由于对方迟迟没有将车辆的相关资料交给自己,导致半年来处于“有车无证”状态,不能正常使用。后来他联系对方公司时,却发现门店已经关门,负责人已经跑路。先后向南都记者求助的受害者,还有秦女士、陈先生、罗小姐、李先生等十多人,他们在车壳集团购买的车型,从20多万元的宝马X1到183多万元的玛莎拉蒂不等,有的资料同样被车壳老板拿去抵押,导致上不了牌,有的甚至连车都没能拿到手。根据最新了解到的情况,只有个别车主已经成功补办了资料,车辆终于能够正常上路。

观察报告

那些坑还是那些坑 “宰客”新招要辨别

根据南都汽车《车真相》调查团此前处理过的案例。南都记者发现这些案例有些是固有的消费陷阱,有些则是近年商家“宰客”新招。

首先,厂商消极面对质量问题。从针对各汽车品牌厂商的投诉来看,无论是豪华品牌还是自主品牌,被投诉的大部分商家都存在质量问题 消极处理的特点。像捷豹路虎几个月新车漏水、宝马“召回”后车辆部件质量堪忧,经销商及车企采取的做法,要么就是将责任推给消费者,要么就是厂商之间互相“踢皮球”。自主品牌投诉案例中,像东风风神甚至质疑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的鉴定结果,迟迟不肯承认产品缺陷。作为消费者,除了求助权威媒体及走司法途径外,别无他法。多个案例都是南都汽车介入之后,厂商才重视与消费者的沟通。

其次,贪图便宜心理作怪,导致因小失大。最典型的就是几桩“以租代购”投诉案例,消费者都是被“低价”所吸引,降低了自己的判断能力。由于广州、深圳等限牌、限外的城市,以租代购的购车模式,比较符合部分购车人群的刚需,成为一种便利的汽车金融购车新方案。根据协议,在客户租用一定的期限后,将车辆的产权转让给客户。但是,消费者在看到它的便利快捷一面时,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模式隐藏的风险。

虽然“以租代购”与分期贷款模式有点相像,性质却完全不同。在过户之前,车辆所有权一直在车商或者金融机构手中。从签订合同之时算起,消费者就拥有了车辆的使用权,但是因为所有权不在消费者,应对风险的主动权就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事实上,有些提供“以租代购”业务的经销商,资金链可能随时会断裂,他们能否“撑”到客户顺利还完款,都是一个疑问。更麻烦的是,一旦对方跑路,人们要追讨经济损失相当困难。像钟先生投诉乾元集团,对方无钱可赔;猫步司机被半夜收车后,同样无计可施。维权对于他们成为了漫漫长路。

第三,过分相信“熟人”。在去年南都汽车曝光的车壳平行进口车商跑路案中,十多名车主中招。用受害车主莫先生的话来说,该公司吸引客人就靠“熟人拉熟人”,让人放松警惕,并屡试不爽。

维权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如果选择放弃,就只会纵容了那些不法商家,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从此前曝光的案例中,虽然并非百分百得到解决,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有了权威媒体的介入,厂商处理问题的态度也比之前明显积极了,这也有利于车主们得到自己满意的解决结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