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奥德赛混动版如何:混动多面手 广汽丰田赛那
本田奥德赛混动版如何:混动多面手 广汽丰田赛那而奥德赛则是这次对比中当之无愧的胜利者,其运转精密的动力总成、令人满意的驾驶感受、堪称登峰造极的空间布局、苗条紧凑的车身尺寸、精致好用的内饰功能无不给“家用多功能车”树立了行业级典范,与此同时,30万左右的售价也显得相当“亲民”,甚至如果非7座刚需型家庭消费者,图空间实用性选择奥德赛我也认为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相比自身的进步,未必就能转化为其在当下市场环境中的客观竞争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一定对这款“形象与硬伤齐飞,粗糙共加价一色”的丰田MPV印象有所改观,以目前的行情来看,加价幅度的缩减势在必行。若以指导价为参考,这款顶配的广汽丰田赛那也适合一些预算相对充足、无6-7名成年乘客同时乘坐需求、对绝对空间要求极高、同时对于车辆NVH不敏感的家庭用户群体选择,很显然,我不是这种群体中的一员。这里补充一点二者相对同级多数SUV和轿车的优势:得益于车身形态,两车前轮摆角都较大,在实际驾驶中,转弯调头
除噪音外,奥德赛在震动方面表现基本没有瑕疵,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混合动力系统中这台调教出色的LFB11引擎。实际上,奥德赛的隔音也是在一点点进步,从最早的2.4到改款混动,再到当下的最新款,谈不上优秀,目前的NVH(配原厂胎)大概介于2021款GL8 艾维亚和GL8陆上公务舱652T之间,比GL8艾维亚好一些,比GL8 652T差一些(是的,你们没有看错,2021款GL8艾维亚的NVH表现着实让我大跌眼镜)。
不知最近这两年丰田是吃了枪药还是没睡醒,新车总在优化缺点的同时给人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吓,纵然此前平行进口Sienna的隔音也不算出色,但新款广汽丰田赛那在NVH上还是摔了一大跤。开上新赛那,油门一踩那熟悉的“汉兰达抖”就都回来了,本来我还期盼着是否赛那有所优化,现在看来果然是我想多了。
可以说只要驾驶员深踩唤醒了这台引擎,驾驶员和车内乘员就都能很明确地感受到其运转动态。每次引擎从停机启动的那“秃噜噜~~”一下,瞬间就把我带回曾经的那辆QX60,完全没有当下年代该有的混动总成调教水准。这还没完,最糟糕的还是引擎运转后随着转速攀升由踏板、方向盘、车门饰板等传进车内的明显振动,配合声线极其嘈杂、颗粒感十足的引擎噪音(对不起,这完全称不上是声浪),品质糟糕可想而知。奥德赛踩了大脚油门也吵,但那噪声最起码还可以说是非常绵密的,很难语言形容赛那的引擎噪音,总之差评就对了。或者说因为这台车存在的引擎运转品质硬伤,我觉得实在是没有颜面提起NVH三个字,多的不说了,这局奥德赛居然赢了。
(五)转弯半径
这里补充一点二者相对同级多数SUV和轿车的优势:得益于车身形态,两车前轮摆角都较大,在实际驾驶中,转弯调头对于这两款看似庞大的车都没有丝毫压力。
「总结」其实说到这里,赛那听起来是该退赛了,看客不要觉得因为我是奥德赛用户就偏袒奥德赛,毕竟我还是此前售价昂贵的进口Sienna车型用户。但我还是想分析一下二者在市场中的实际存在价值。丰田Sienna曾作为平行进口市场的销量王者,带着一身浓浓的“美”味儿行走在大街小巷,坊间曾有不少如“「塞纳」跟埃尔法都是进口丰田商务车,埃尔法第二排更好,「塞纳」空间更大,家用更合适”之类的谣传。
如今,丰田中国面对消费者的喜好引进了这款车,并正式将其定位于家用MPV和一众现有车型竞争,至少从产品力和价格层面,全新的广汽丰田赛那与此前的平行进口Sienna相比体现出明确的性价比飞跃。或者也可以说,在2021年广汽丰田全新赛那推出在即的时刻,还花超过50万元的价格选购3.5V6平行进口Sienna的行为是非常不值的。
相比自身的进步,未必就能转化为其在当下市场环境中的客观竞争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一定对这款“形象与硬伤齐飞,粗糙共加价一色”的丰田MPV印象有所改观,以目前的行情来看,加价幅度的缩减势在必行。若以指导价为参考,这款顶配的广汽丰田赛那也适合一些预算相对充足、无6-7名成年乘客同时乘坐需求、对绝对空间要求极高、同时对于车辆NVH不敏感的家庭用户群体选择,很显然,我不是这种群体中的一员。
而奥德赛则是这次对比中当之无愧的胜利者,其运转精密的动力总成、令人满意的驾驶感受、堪称登峰造极的空间布局、苗条紧凑的车身尺寸、精致好用的内饰功能无不给“家用多功能车”树立了行业级典范,与此同时,30万左右的售价也显得相当“亲民”,甚至如果非7座刚需型家庭消费者,图空间实用性选择奥德赛我也认为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大家都曾感叹过汽车市场风云莫测,十年之前,屏幕前的你是否曾想过全国畅销的大众途观会如此般巨幅优惠?五年之前,你是否敢相信在SUV、MPV销量榜双双冲顶的宝骏汽车会如当下这般惨淡至无人问津?不敢说哪一因素直接导致了上述结果,但市场行情和供需的变化总是暗流涌动。
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逐渐放开与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MPV逐渐也成为了很多消费者在选车时不可忽视的产品类别之一,虽然屏幕前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许还抱着“平时就三两个人用,买这样的车太浪费”的态度对于此类产品嗤之以鼻,但与此同时也许有另一位读者家添丁进口,正焦急地想为家庭选购一款更加多功能的车辆。
要说国内市场其实对「七座」产品的需求已久,小到曾经的途安、骏逸、逸致、马自达5,大至停留在记忆中的大霸王、马自达8、Elysion、S-MAX,亦或者是常青于市场的GL8、奥德赛,以及当下独享细分市场的丰田 Alphard / Vellfire,无一例外都体现出超过一般形态车辆仅能装载五人的通勤能力。要不是很多消费者受近些年SUV产品的吸引,盲目相信所谓“七座SUV”的理想化使用场景,我认为MPV会在当下的市场中更受认可。
丰田品牌在此时刻选择入场,对MPV行业带来了很多新的话题,不管出于产品形态的认同还是品牌附加值的认可,更多的用户开始将目光转向了MPV车型,这也是汽车市场进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