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南方车站的聚会真实情况(南方车站的聚会抹黑不了武汉)

南方车站的聚会真实情况(南方车站的聚会抹黑不了武汉)在我看来,如果真的按照有些网友所说的这部电影“抹黑”了武汉,进而要将这部电影与武汉进行关系上的切割,那武汉可能失去了一次很好地借此宣传城市文化的机会。刁导演的话,说得其实没错,虽然演员们操着一口武汉腔,不过,电影也没有刻意凸显“武汉”的地域特征。话说话来,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本就是超脱于现实,跟现实有距离的。很多时候从某个地方取景,只是为了给跳脱出来叙说的主题、讲述的故事找个“依托地”,重要的是主题跟故事,而未必是如实反映地域特征。这种“抹黑论”,甚至惊动了导演刁亦男专门回应,称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地方标明影片的发生地就是“武汉”。那是一个南方小城,或者说城乡接合部而已。因为是在湖北取景拍摄,才让演员讲武汉话。《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展现出浓厚的小城气息。人们喜欢一个城市,并不都是因为它有干净的“正面”

南方车站的聚会真实情况(南方车站的聚会抹黑不了武汉)(1)

《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剧照。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最近正在热映。这部偏文艺的犯罪电影,收获了不少好评,不过也引起了少数人的非议。

比如,有武汉网友认为这部电影抹黑了武汉。

《南方车站的聚会》中,演员全程都在飙“武汉话”,这让这部偏黑色风格的电影有了浓郁的武汉风。不过,电影里有些情节不太正面,比如电影中暴力的场景很是血腥,比如有偷电瓶车的现象,比如出现了“陪泳女”等等。电影里出现的这些元素让很多武汉出身的网友感到家乡被“抹黑”了。

这种“抹黑论”,甚至惊动了导演刁亦男专门回应,称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地方标明影片的发生地就是“武汉”。那是一个南方小城,或者说城乡接合部而已。因为是在湖北取景拍摄,才让演员讲武汉话。

南方车站的聚会真实情况(南方车站的聚会抹黑不了武汉)(2)

《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展现出浓厚的小城气息。

人们喜欢一个城市,并不都是因为它有干净的“正面”

刁导演的话,说得其实没错,虽然演员们操着一口武汉腔,不过,电影也没有刻意凸显“武汉”的地域特征。话说话来,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本就是超脱于现实,跟现实有距离的。很多时候从某个地方取景,只是为了给跳脱出来叙说的主题、讲述的故事找个“依托地”,重要的是主题跟故事,而未必是如实反映地域特征。

在我看来,如果真的按照有些网友所说的这部电影“抹黑”了武汉,进而要将这部电影与武汉进行关系上的切割,那武汉可能失去了一次很好地借此宣传城市文化的机会。

从城市宣传的角度,像赵雷所唱的《成都》就比较理想,流行,又比较正面(至少是中性)。但这首歌中也有不积极的成分,成都的建设日新月异,你只唱了喝酒、伤心、谈恋爱,重要的是,根本没有“玉林路的尽头”,这也与事实不符。然而,这首歌手自发创作的流行歌曲,比城市花几个亿去搞形象宣传效果还要好。

人们喜欢一个城市,并不都是因为城市有“干净透明的正面”。如果成都没有玉林和九眼桥的酒吧,没有那让人心动的夜生活,它在全国网友心中的魅力值,至少会降低30%。

在巴黎的历史上,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首屈一指的“城市宣传”品了。这本诗集写出了城市扩展期的诸多阴暗面,偷车之类简直不算什么。但是,巴黎人没有怪罪波德莱尔,反而把他视为城市的文化英雄。乔治·奥威尔写了一部《巴黎伦敦落魄记》,他在巴黎酒店打工,体验到城市最残酷的一面。但是,也没有看到巴黎人因此向他抗议,相反,人们心存感激。

巴黎一度被称为“世界的首都”,繁华是一方面,而诗人、画家以巴黎为题材的创作,其实是更重要、更持久的一面。相信我,没有哪个诗人会用完全正面的笔来描绘巴黎。

国际上的大都市,像巴黎、伦敦和纽约,以及北京和上海,都会有无数的艺术家去书写。我正在看的《孤独的城市》,就把上世纪的纽约写成了冷漠到让人精神残疾的都市。城市的丰富性催生文化,而文化又会重塑城市。《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中国人都熟悉了那句“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恨一个人也把他送到纽约”,如果只有爱和阳光,谁会喜欢纽约呢。

南方车站的聚会真实情况(南方车站的聚会抹黑不了武汉)(3)

电影剧照

宣称在武汉“没人偷电瓶车”,有点天真可爱

城市真正的“软实力”,是它能吸引多方的力量,并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亚洲城市中,东京的崛起,也不仅仅由于经济的腾飞,而是银座、新宿等地名,开始出现在更多题材的小说和电影中。一个城市需要自己的传奇,甚至需要自己的“混蛋”,而不只是看起来高大上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当东京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虚构”作品,它那些街道名和建筑,也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经典的电影,会为城市凭空创造出文化地标来。很多年轻人到了东京的涩谷玩,会把碰面地点定在“忠犬八公像”那里,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雕像,既不伟岸,也没有多大艺术性,不过是来源于一部大家都喜欢的电影而已。就这个意义上说,武汉失去了一次小小的“进入电影”的机会。

在大众文化时代,电影和电视剧对“宣传”一个城市,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好莱坞大片,会把镜头对准世界各地的城市,那些动作片,哪个不是破坏性的呢,但是在影院的黑暗中,人们从屏幕中捕捉到的,只会是“难忘”本身。

有些商业机构,为了自己能出现在电影中,还要为此支付一笔费用。电影中的豪车被炸得粉碎,但是汽车厂商不会认为这在影射自己产品的质量不好,他们会为品牌的露脸欣喜万分。

因此,认为一部电影给自己的城市抹黑,还不仅是是否宽容的问题,还需要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意味着什么。中国城市化30年过去,城市的建筑规模上去了,但是“文化”还需要继续打磨、发展、跟上。

一些武汉的朋友们,爱自己的城市爱得迫切,想要维护家乡的形象,这个没问题。但是,拿“偷电瓶车”来说人抹黑,大声宣称在武汉“没人会偷电瓶车的”,就真的有点天真可爱了。

□张丰(媒体人)

编辑:狄宣亚 实习生:谷俞辰 校对:吴兴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