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mirai第二代,新车最高续航850公里
丰田mirai第二代,新车最高续航850公里新车采用了密辐条式的轮辋设计,尺寸为245/45 R20。从侧面来看,新车采用了溜背设计,整个驾驶舱比较居中,对于第二排的空间表现会造成一些影响。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973/1885/1471毫米,轴距为2918毫米。全新的前脸设计让新车看起来更加优雅一些,比例协调了不少两侧灯组虽然不大,但依旧采用了分体式布局,狭长的设计也与当下主流审美贴合,下方为转向灯带。新车采用了和雷克萨斯LS相同的平台打造
文:懂车帝原创 周桐
[懂车帝原创 产品] 长期以来,氢燃料汽车一直是被视为解决汽车污染问题的终结答案,但时至今日这一车型依然受到各种能源技术的限制,发展速度和规模远不及搭载锂电池的纯电车型。近日,我们也拍摄到了丰田第二代Mirai的实车图,作为氢燃料汽车的追随者,第二代Mirai也被丰田给予厚望,新车究竟有着哪些变化,今天我们便来看一看。
上图为第二代车型,下图为第一代车型
相比第一代车型,第二代产品在设计上明显收敛了一些,看起来更加稳重,接受起来也更容易。前脸少了很多折角和棱线,下半部分采用了梯形格栅,风格上和雷克塞斯的纺锤体式格栅有几分相似,相比第一代车型的大嘴式设计,协调了不少。
全新的前脸设计让新车看起来更加优雅一些,比例协调了不少
两侧灯组虽然不大,但依旧采用了分体式布局,狭长的设计也与当下主流审美贴合,下方为转向灯带。
新车采用了和雷克萨斯LS相同的平台打造
从侧面来看,新车采用了溜背设计,整个驾驶舱比较居中,对于第二排的空间表现会造成一些影响。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973/1885/1471毫米,轴距为2918毫米。
新车采用了密辐条式的轮辋设计,尺寸为245/45 R20。
尾部造型也有收敛
尾部设计延续了贯穿式尾灯组的设定,整体造型都有一定收敛,尾翼尺寸也有减小看起来更加协调一些。下方依旧配备了大尺寸的后包围造型,相比第一代车型来看稳重了不少。
内饰布局并没有太多亮点,保留了大量实体按键,大屏功能也不丰富,属于典型的丰田“实用派”设计
在极简设计大行其道的今天,Mirai依旧采用了较为复杂的非对称式布局,并且保留了大量实体按键,对于很多年轻消费者来说恐怕接受起来有些难度,但实用派可能会非常喜欢。
中控大屏UI设计有些落后,功能按照国内目前的标准来看并不入流
车内配备了一块12.3英寸的悬浮式大屏,内部系统并没有根据中国的市场需求进行适配。整体UI设计和功能都比较朴素,能够支持百度CarLife和蓝牙并且自带导航系统算是为其增添了一些实用性,如果来到车内还是这套系统的话,消费者恐怕不会买账。
显示信息丰富,但设计有些朴素
电子仪表盘的设计也和中控大屏一样,显示效果有些过于朴素,显示功能倒是全面。即便配备了两块屏幕,Mirai内饰依旧可以用“老气”来形容,与如今市场上流行的纯电车型相比,更像是几年之前的产品,和现在丰推出纯电车型bZ4X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玫瑰金的装饰条给车内提升了一些档次
车内中控工台和杯架等处采用了玫瑰金色的装饰条增加氛围感,门板和仪表台上也使用了大量的软质材质包裹,这一点在丰田车型上并不算常见,也算是给这个简朴的座舱增加了一些质感。
车内并没有配备全景天窗
前排储物能力属于常规水平
第二排储物表现一般
储物空间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受到储氢罐的影响,中控台下方并没有掏出额外的储物槽,每个常规储物空间的容量也并没有超越同级水平。此外,杯架设计的这个位置如果放上水瓶会在行车过程中操作空调造成干扰,可能在设计之初并有考虑到。
车身架构
新一代Mirai电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34千瓦,峰值扭矩为300牛·米,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9.2秒,车辆最高时速为175公里/小时。此外,新车采用了新的多连杆式前后独立悬架。在WTLC工况下该车最高续航里程约850公里,较上一代车型提升约30%。
氢气罐布局
氢气罐以“T”形布置,最长的纵向氢气罐安装在车辆地板下方,两个较小的氢气罐横向布置在后排座椅和行李厢下方,总共可容纳5.6公斤的氢气。更紧凑的高压电池和驱动电机则位于后轴上方,为车辆提供后轮驱动。得益于新的动力总成布局,新车重心进一步降低,实现了前后50:50的重量分布,但也确实失去了一部分空间。
写在最后:丰田汽车从1992年就已经开始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说是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但全球各市场对氢燃料汽车前景依旧持观望态度。除了日本之外,中国对氢燃料的发展也比较开放,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国内共建成加氢站207座,其中2021年加氢站新增数量达到100座,同比增长超过120%。
由此可见,随着国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氢燃料汽车并非绝无机会。不过,在制氢、储氢、运氢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氢燃料使用成本更没有和燃油车拉开差距。且目前政策上的指引和支持也在起步阶段,只有政策和技术双管齐下,才能够更快地加速能源转换周期,这点在国内国外都是一致的。所以,氢燃料汽车想要在国内市场顺利落地实现民用,恐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