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动自行车怎么充电在大街上?电动自行车去哪里停放和充电
共享电动自行车怎么充电在大街上?电动自行车去哪里停放和充电广东省应急管理厅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处长杨智杰表示,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面,一方面加强规划管理,金沙洲的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是在广州这边,佛山比较少,这就跟属地、社区有关系。广东出台了相关的规划跟管理制度,从去年开始,在全省推进行政村、社区“十个有”建设,避难场所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应急避难场所是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设施,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考验着城市公共安全水平。广东民声热线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广佛交界的金沙洲90%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广州区域,片区存在应急避难场所不足等问题,不少市民表示担忧。丁林介绍,目前,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将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或充电点引入百度地图等导航软件,市民可以轻松找到附近的停放点。鼓励符合条件的小区建临时的、符合消防条件的停放点跟充电设施,并安装充电柜、充电桩,把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解决得更好。同时,进一步制定电动自行车停放
电动自行车为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上楼入户充电、私拉电线充电等乱象带来了不少消防安全隐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6月1日,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对电动车充电、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民众关切的问题进行回应。据介绍,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将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或充电点引入百度地图等导航软件,市民可以轻松找到附近的停放点。同时,制定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点的相关标准,包括面积大小、救援设施等。
公共场所、住宅小区,要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
电动自行车是快递行业和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据统计,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3亿辆,广东保有量超2000万台。但上楼入户充电、私拉电线充电等的乱象并不少见,由此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也成为居民小区治理的难题之一。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们正在推动解决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问题,鼓励挂牌销售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主要由这四个方面引起,一个是本身电动自行车的线路问题,有故障的时候会导致火灾事故;二是电池达不到质量要求;三是充电的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四是充电设施不过关。”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二级巡视员丁林表示。针对这四个问题,将与相关部门一起从四个方面去推动。在完善法律法规方面,广东出台了《广东省消防工作若干规定》,对电动车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东省公安厅发布的《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在车站、地铁站、医院、商场、公园等大中型公共场所以及厂企、机关单位、住宅小区等场所,要按照有关规定、标准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
丁林介绍,目前,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将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或充电点引入百度地图等导航软件,市民可以轻松找到附近的停放点。鼓励符合条件的小区建临时的、符合消防条件的停放点跟充电设施,并安装充电柜、充电桩,把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解决得更好。同时,进一步制定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点的相关标准,包括面积大小、救援设施,并且要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一旦发现有隐患,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消除。“待标准出来以后,原有的停放点都要按要求进行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海珠区应急部门牵头推动建立充电设施,鼓励引进社会投入,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形成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
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应急避难场所是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设施,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考验着城市公共安全水平。广东民声热线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广佛交界的金沙洲90%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广州区域,片区存在应急避难场所不足等问题,不少市民表示担忧。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处长杨智杰表示,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面,一方面加强规划管理,金沙洲的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是在广州这边,佛山比较少,这就跟属地、社区有关系。广东出台了相关的规划跟管理制度,从去年开始,在全省推进行政村、社区“十个有”建设,避难场所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应急避难场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因地制宜,我们要求的是地势较高的场所,利用室内外,比如学校、体育馆、室外广场、公园、绿地这些来建设避难场所。”杨智杰介绍。规划主要是针对社区到一线,在公共主要道路要有指引,市民知道怎么走。同时,在应急避难场所的内部也制定了标准规范,包括标识、设施,应急的供水、供电、照明、应急厕所、医疗防疫等等功能都要具备。广佛同城,应急避难场所都是公共的。
接下来,广东省应急管理部门将对金沙洲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进一步制定相关计划,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比去年同期下降16.6%
此外,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了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风险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今年2月份以来,广东全面开展了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风险的工作,共分为“人、车、路、企、救”五个方面18项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了55项解决措施。
从工作效果来看,全省道路交通事故的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60%,死亡人数下降了16.65%。从人民群众的感受来看,交通更加顺畅了,堵车也减少了,交通事故也减少了。比如,今年五一期间没有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拥堵,原来是省应急管理厅预先对易堵路段、事故易发路段做了预判,进行了提前预防,协调了三架直升机进行巡航。
市民出行的时候,可能经常发现路边多了一些交通劝导点和劝导员,他们在维持车辆秩序,也会纠正行人违章穿行、电动自行车车主不戴头盔等行为。“在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风险工作中,人是第一位的。所以做好人的安全防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等习惯的培养是特别重要的,这些措施是围绕对人的宣传、培训、教育、引导等展开的。”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还通过建立健全“两客一危一重货”的预警监测平台,向不安全驾驶行为的“两客一危”驾驶员或者运输企业发送了人工干预26万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刘春林 通讯员 胡志慧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庄小龙(资料图)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