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汇报公开课邀请函(期末汇报课热闹的)
期末汇报公开课邀请函(期末汇报课热闹的)
临近期末,学校又组织了学期汇报课。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在检查预习环节,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课文内容,一名学生熟练地把文中的四件事说了出来。执教老师十分自然地点评:“很好,你说得真对!”学生的答案一定就是标准化的模式,这环节一看就是设计并且练习过的。听到这里就再听不下去了,这么一节排练过的、模式化的公开课,有何意思?老师为什么不真实地展现自己的课堂呢?
1、教师要有“真情感”。课堂上教师用生动、优美、幽默的教学语言诱发学生的“真情感”,既要重视“激励结果”,更应关注“诱导过程”,而不是醉心于演绎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而应让课堂上时刻充盈着师生的真实情感,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真热情”。 2、挖掘教材“真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挖掘教材中极富感情的内容,经过分析、理解、品位,感染学生心灵,陶冶学生的“真性情”;挖掘教材中隐含的“真情感”,让学生用心感受,用心体味,悉心探究。课堂上生动、和谐的课堂情境,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营造出情感交流的氛围,可以充分唤醒学生的真实情感,使之在情趣盎然中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只有充溢“真情感”,课堂的“本色感染”才更具活力,才能有力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呈现出勃勃生机,而又真实的课堂。老师不要再导演课堂了,只有在课堂上时刻保持自己的“本色”,不掩饰,不装饰,不做作,才会有效感染学生、引领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才会是开放的、外露的、真实的,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进而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课堂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