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花匠小筑:人物揭秘筑花匠

花匠小筑:人物揭秘筑花匠土建主体结构施工高大空间多,圆弧曲线多,低矮夹层多,台口大梁多,赵换江带领团队斗梅雨,战酷暑,只用了不足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2.6万平方米结构施工,共浇筑混凝土12.4万立方 、钢筋绑扎2.3万吨,充分展示了北京城建人关键时候拉得出、打得赢的优良传统。为此,业主单位湖南湘江集团特意给北京城建集团发出了第一封致谢信。 3年多来,为了建造好“芙蓉花”,作为项目领头人的赵换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这个工程外幕墙技术难度全国属于首例,没有经验可借鉴,让他这个技术出身的项目负责人也为之犯难,现场巡查与协调、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常常让他忙到凌晨二三点钟。他头上的白头也一天天变多了,刚来的时候他的头发只有20%花白,现在已经超过了70%。 近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走进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发掘这些“筑花匠”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能担当的“花匠”赵换江赵换江,北京城建集团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

世界最大“芙蓉花”惊艳“9 2”峰会,揭秘“筑花匠”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图通讯员 黎方益 记者 王文

2017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在长沙圆满帷幕,作为本次会议主办地的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芙蓉花”造型惊艳全场,给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芙蓉花”惊艳绽放的背后是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几百号建筑工人近千个日日夜夜的辛劳付出。为了建筑世界上最大的“芙蓉花”,他们从2014年春节开始,一直坚守在长沙梅溪湖畔至今。他们星夜兼程,舍小家顾大家,用辛勤汗水兑现着自己的承诺,他们被人们称为可爱的“筑花匠”。

近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走进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发掘这些“筑花匠”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能担当的“花匠”赵换江

花匠小筑:人物揭秘筑花匠(1)

赵换江,北京城建集团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工程总承包部经理兼党支部书记。为兑现北京城建集团公司承诺,2014年正月初六,他带领项目团队奔赴长沙。

3年多来,为了建造好“芙蓉花”,作为项目领头人的赵换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这个工程外幕墙技术难度全国属于首例,没有经验可借鉴,让他这个技术出身的项目负责人也为之犯难,现场巡查与协调、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常常让他忙到凌晨二三点钟。他头上的白头也一天天变多了,刚来的时候他的头发只有20%花白,现在已经超过了70%。

土建主体结构施工高大空间多,圆弧曲线多,低矮夹层多,台口大梁多,赵换江带领团队斗梅雨,战酷暑,只用了不足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2.6万平方米结构施工,共浇筑混凝土12.4万立方 、钢筋绑扎2.3万吨,充分展示了北京城建人关键时候拉得出、打得赢的优良传统。为此,业主单位湖南湘江集团特意给北京城建集团发出了第一封致谢信。

这个工程外围钢结构用钢量高达2.2万吨,造型奇特、空间结构异形,材质强度高、截面厚,体量大、单根构件重。从设计、加工到安装难度均为国内首屈一指。赵换江率领项目管理团队从开工伊始即兵分两线作战:一线抓深化设计,另一线抓现场施工。2015年4月28日启吊到9月20日封顶,提前34天完成了大剧院钢结构的全部安装任务。赢得了业主单位给集团发出的第二封感谢信。

2017年6月初,“百日会战” 开战了,当时幕墙工程还有70%的工作未完成、精装修剩余50%的工作量、室外景观还处在深化设计阶段。要在短短的100天内完成这样大任务量,难度非常大,必须采用非常规的抢工措施才能实现工期目标。赵换江总结之前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组织、监督、协调、服务”总包工作方针,坚持每天开一次生产调度会,较好地协调指挥了16家专业分包单位的施工生产,最终满足了9月2日首演要求,为9月24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召开创造了良好条件。

始终把现场放第一的“筑花匠”万里程

花匠小筑:人物揭秘筑花匠(2)

万里程是北京城建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项目生产副经理,是项目班子七名成员中最年青的。作为生产副经理,他在心中现场始终放在第一位。

今年六七八月是工程最繁忙施工阶段,工程进入到“百日会战”的攻坚克难时期,16家专业施工单位的“人马”在现场拉开了大决战的架势,大批材料进场,上百台机械设备,把现场摆得满满当当,为了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万里程每天工作在现场,作为工程总包生产指挥官,他首先考虑的是保证道路畅通、其次保证各种设备站位空间、最后安排材料堆放。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他为了一米的堆场空间协调多家专业施工单位,确保场地充分利用。

一天,他的一只脚受伤了,几乎不能走路,医生嘱咐他多休息几天,就在看完医生的第二天,他却一瘸一拐地再次回到了施工现场,只因他放心不下。

他坚信有付出才能回报。如何对各分包单位进行有效地管理、如何组织好现场的交叉施工、如何在确保施工安全的过程中加快生产进度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万里程的面前。对此,他没有抱怨过,而是而是主动挑起了重担,面对近在只尺的办公室,他坚持着早出晚归。三个多月的每天晚上由他主持现场管理协调雷打不动。会后还组织到现场办公、协调等,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一个多月前,左耳发炎,听力明显下降,他顾上休息治疗,只是到医院简单治疗一下,拿些药吃,天天盯在工地,紧盯各专业分包单位进度,进行销项管理。

在他的努力下,工程进度一直保持在计划控制范围之内。市民期待已久的8月31日开放按时进行。9月2日首演,目标如期实现。

做好技术先行的“筑花匠”刘京城

花匠小筑:人物揭秘筑花匠(3)

刘京城是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总工程师,工程开工伊始,图纸就不到位,刘京城根据电子版图纸,积极与设计院沟通、配合,指导现场施工,把对现场生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针对异形结构多且十分复杂的情况下,与高校联合搞科研开发,并推行工程全分部、全过程、全系统建模,并在施工过程推行“参数化、数据化、机械化”,减少施工中人为误差,为实现设计效果及评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施工期间,刘京城针对工程土建结构和钢结构工程的特点、难点进行了科技创新、质量创优等工作的策划,进行了科技立项及创优申报,现已获得长沙市结构优、全国钢结构金奖。截止到目前,本工程已经获得受权和受理各类科技成果33项。

一天上午,刚刚开完会的刘京城,出了会议室边走路,边接听一个电话设计,就没注意脚下,一不小心被排水沟盖板绊了一下脚,重重的摔在了地上,造成左腿膝盖髌骨粉碎性骨折,当时就被送往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后的第三天他就忍着钻心的疼痛进行腿部弯折康复训练。

按理说,这个情况他向组织申请调回北京治疗、休养。康复后,再请单位帮助在北京安排工作一点都不为过。可他选择了留在长沙治疗,他心里惦记着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想尽快回到工作岗位,20多天后坐着轮椅出现在项目现场办公区。

今年“百日会战”期间,刘京城组织技术质量系统人员盯现场,现场办公,超前布置技术质量工作,为专业分包解决疑难杂症,如幕墙工程、精装修工程、园林景观及绿化工程等等。

工程建设3年多来,他坚持总包始终要以技术先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

甘于奉献的青年党员张羽

花匠小筑:人物揭秘筑花匠(4)

张羽青春阳光,对待人热情,工作积极向上,工作中有使不完劲。

一次,张羽跟随项目总工程师刘京城赶赴广州设计院学习。在广州时,他白天向设计人员请教学习,晚上加班到凌晨二三点钟做画图工作,仅用了5天时间就将大剧场、艺术馆地下室116根根劲性柱的300多张剖面图画完报审。回到项目部后,他顾不得休息,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对地上劲性柱节点钢筋进行排布深化的工作中。整整四个月,他没回过一次家。也正是凭着这样的一股子干劲,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1300张剖面图,弥补了图纸的不足,为整个工程劲性柱节点排筋深化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工程是确保“鲁班奖”的项目,科技创新工作是申报“鲁班奖”的重要条件之一。报奖工作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为及时申报奖项,他不影响白天正常的工作,张羽编写资料工作多在晚上进行,为保质保量编写好相关材料,在参编过程中,他每天晚上加班到凌晨,最终经他所参编的资料获得2项专利证书,其中一份科技成果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为做好施工方案他白天上工地观察请教工人的作业工序、习惯等,晚上回到办公室研读施工规范,上网查阅各类工程的施工方案,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到深夜23点以后才回宿舍休息。目前由张羽编写的施工方案占据了项目总施工方案数量的1/2 还下发技术整改通知单30多份,较好地保证了结构工程一次性验收通过。

张羽是家里唯一独生子,父亲2012年打工期间意外坠落导致L3脊椎骨骨折,经手术治疗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只能打零工维持个人生活来源,母亲2015年腰间盘突出做完手术至今在家疗养。按理说,他完全可以申请调回北京项目工作,还可以照顾一下父母,可从未向项目部提过,也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

如今的张羽,已经在一线摸爬滚打了5年,成长为沙梅溪湖项目技术部副部长,工作积极上进,表现出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