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七种认知: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超诣
美学的七种认知: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超诣比方说,普通人对绘画的理解认知在第一层,一般画家和优秀画家对绘画的理解认知在二、三层,此时,如果有人对绘画的理解认知达到了第五层甚至更高,因为超然有余裕,故其只需把正常水平,也即把精神认知中高于他人而自己熟练掌握(可清晰条理化)的部分从容布置,展现出来,便能够创作出被他人目之为超诣的作品,因为认知中的差距和断层,人或不能知其妙,或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欲寻其踪迹则或歧路亡羊,或如坠云雾。但这中由认知的相对差距产生的超诣并非是其最高境界。超,跨度之谓也;诣,精深之谓也,所以超诣并不是一般意义的上简单的小幅度的超越,而是对于某种标准和水平的大幅度超越(超诣中所讲的主要便是这种超越),或可以理解为超诣就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创新性。故超诣首先和常常的表现为对于他人的超越,这可称之为一般性超越,在艺术中主要表现为综合能力的大步绝尘,迥出侪流。在形容一品我们已经讲了神形合一的重要性,那么神形合一与超越之间
二十一、超诣
匪神之灵,匪几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
乱山乔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在形容一品我们已经讲了神形合一的重要性,那么神形合一与超越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一位画家抓住了孩子某个可爱的瞬间神态,并用寥寥几笔将之表现了出来,对于这个画家来说其想要表达的神完全表现在了相应的形之中,这便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神形合一。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只要实现了神形合一必然伴随着某种超越,孩子的神态出于自然并转瞬而逝,画家对其传神的表现便实现了一种展示事物多样性的区分性创新。此外这还体现着画家技法能力对于一般人的超越,绘画天赋欠缺或专业训练不够的人虽然能抓住这瞬间的灵感却不一定能将之成功地表达在画面中(而不论是否意识到,技法超越的背后总是某种精神认知的超越在起着作用)。
另一方面,虽然实现了神形合一,但这位画家的作品却不一定便是高级的艺术,艺术性取决于精神内涵的丰富和深刻,简单的或者说低层次的神形合一并不会具备很高的艺术性。如果作品中没有丰富深刻的精神认知和复杂高超的技法,人们对之一望而知或跂而可及,则其所实现的超越是有限的,艺术性自然也是有限的,如果止步于此是无法展现出艺术的真正魅力的,这便是为什么要在形容(神形合一)后进之以超诣(超越)。
超,跨度之谓也;诣,精深之谓也,所以超诣并不是一般意义的上简单的小幅度的超越,而是对于某种标准和水平的大幅度超越(超诣中所讲的主要便是这种超越),或可以理解为超诣就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创新性。故超诣首先和常常的表现为对于他人的超越,这可称之为一般性超越,在艺术中主要表现为综合能力的大步绝尘,迥出侪流。
比方说,普通人对绘画的理解认知在第一层,一般画家和优秀画家对绘画的理解认知在二、三层,此时,如果有人对绘画的理解认知达到了第五层甚至更高,因为超然有余裕,故其只需把正常水平,也即把精神认知中高于他人而自己熟练掌握(可清晰条理化)的部分从容布置,展现出来,便能够创作出被他人目之为超诣的作品,因为认知中的差距和断层,人或不能知其妙,或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欲寻其踪迹则或歧路亡羊,或如坠云雾。但这中由认知的相对差距产生的超诣并非是其最高境界。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超诣」艺术中的摹仿与创新
一切有限皆需皆待被超越,大愚《十方空间》中的“逍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