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书籍推荐情感,六册你读不懂
文学书籍推荐情感,六册你读不懂分别贴出一首我最喜爱的唐诗与宋词吧:一个喜欢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人,他的一生应该都会乐观、开朗、有笑容,因为他的心灵总是会被某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东西滋润着、守护着,帮助他在绝望中站起,挺直脊梁。可惜,现在的我,已经把它们忘得差不多了,羡慕年轻时候的自己,可以一句诗词,就将整首全部倒背如流;两个多小时基本拿下《唐诗三百首》,一天硬刚一遍《宋词三百首》。后来,我喜欢时不时随便翻开一页,碰到哪首就读哪首,有人笑我,呦呵,文艺青年啊?我也不答,只是笑笑,他也许不知道我手里捧着的,就是曾经真实的盛唐与隆宋啊!想想那个时候的青春,想干就干,快意恩仇,想想真是痛快!还记得教我们的历史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行云是一个粗人,爱叫自己洒家,除了倒拔垂杨柳,没有啥本事,也不会说啥话,咱们就老太太去买布——就捡干的来!
行云总觉得,看书,就跟谈恋爱一样一样的,你如果不认真仔细地了解阅读她,她也就不会将自己最美最内涵地那一面展示给你,即便你强行“上”了她,过不了多久,你肯定就把她忘了,费时费劲儿还真真的嘛也没得到,图个啥呢?估计就图落一个所谓好(四声)“读书”地心理安慰罢了。
所以,你得跟谈恋爱一样的去“撩”一本儿书,也夸它漂亮,夸它肤白(纸张白皙)貌美(封面好看)气质佳(墨水香),你撩到了她,她自然“敞开心扉”,你也最好“一枝独秀”,对她专一点。她才能任你如何探索——都给你最靓的一面儿,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下面,行云想给各位介绍六本书,依照行云自己的阅读感觉与喜好,将她们定义为:“会撩人的书”。这几本书不仅每一次的阅读都能准确撩动GET到你当时情感的那一点,而且还令你欲罢不能地思念与被她再次DATING……
可惜,现在的我,已经把它们忘得差不多了,羡慕年轻时候的自己,可以一句诗词,就将整首全部倒背如流;两个多小时基本拿下《唐诗三百首》,一天硬刚一遍《宋词三百首》。
后来,我喜欢时不时随便翻开一页,碰到哪首就读哪首,有人笑我,呦呵,文艺青年啊?我也不答,只是笑笑,他也许不知道我手里捧着的,就是曾经真实的盛唐与隆宋啊!
想想那个时候的青春,想干就干,快意恩仇,想想真是痛快!还记得教我们的历史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一个喜欢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人,他的一生应该都会乐观、开朗、有笑容,因为他的心灵总是会被某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东西滋润着、守护着,帮助他在绝望中站起,挺直脊梁。
分别贴出一首我最喜爱的唐诗与宋词吧:
-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
-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现在还偶尔想起它,拿出来翻一番,回味一下尘封的往事,品味一下老师说的话,趴在地上对着地图,寻找一下诗词里的远方。
顺便说一句,唐诗比宋词好背太多了……
倘若你想做一次时空旅;
倘若你想与千年前的古人进行一次对话;
倘若你想知道千年前的中国是一副怎样的画卷;
倘若你想知道古人的思想,古人的情感,他们的气鼓鼓还有萌萌哒,是什么样子;
行云建议,你去读一本叫做《山海经》的书,此书绝对是你穿越时空、日常冥想,最炫的“时空辅导书”。
它太真实、太美丽了……
当我们读到诗经,它的所思所想是那么的通俗易懂,看似佶屈聱牙的文字背后,是直指人心的酣畅淋漓。诗经讲着几千年前的人的生活,它有着关于历史和战争的宏大思虑,也记载着普通人的点滴情感生活,但无论是宏大的还是点滴的,诗经讲述的是都是普通人的真实感受。
文脉与精神这样玄乎其玄的东西,从这本书里你就可以很自然的感受到。当你读它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那个遥远的先秦时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所思所想与现在的我们是如此的“神似”。
我们就确信了,先秦的祖先们,就是曾经真实地生活在这片大地上。也许我们每一个人的祖先都曾经如诗经所描绘的那样,向往着美丽的爱情,体会着自由的美好,唱着同样的歌曲,跳着同样的舞蹈,那种感觉,真的就好像是穿越了千年的时空。
《诗经》,不似考古的乏味,不似研究的枯燥,它就活生生地在那里,翻开了它,定会撩动你的家族绵延千年的心弦。
贴出我其中喜欢的几首吧,《诗经》没有闲篇,每一句诗词里,都似乎拥有着隐藏千年的神秘与新鲜……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室人。
《国风·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真的很幸运,《诗经》一直活到了现在……
读了《诗经》,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
这是一本‘失落的天书”,能够看完这本书的,才是真的勇士!
类预言、类神话、类传奇,更类上古的地理大百科全书!
我真的很想说《山海经》,就是上古人民的“一本道”,但是我忍住了,我不说!
这是一部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集,先有了《山海图》,再有的《山海经》,这是一部“以图叙事”的古籍。
对于那个时候的古人,写书真的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不是你想写就可以写的,古人耗尽心血流传下来的传说,可不能紧紧只当做睡前故事……
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光怪陆离,佶屈聱牙,真正看了一遍的人,估计很少。如果书里有插画,会看的相对容易一些。
我是在高一的时候,第一次读《山海经》的过程,完全就是重新“识字”的过程,特别困难,也特别熬人。那段时间,当我几乎没有出去玩儿过,搞的我爸妈以为我得了病,逼着我出去找同学去玩儿,于是我就偷偷将书塞进裤子里,在外边找个阴凉的地方,一读就是半天,不认识的字就先放下。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即使认不全,你也能了解各大概,这也许就是一种叫做“文脉”的东西吧。
一个暑假,除了写暑假生活,我其余的时间都在看这本书,还画图,写了一本自己的《山海经》小说。
可以说,就是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些神奇的物种,那些离奇的图腾,那些光怪陆离的国家……它拓展了我脑中的一切!让我现在也欲罢不能!
鲁迅先生视《山海经》为珍宝,他曾说过:
“昔之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意思就是,山海经这本书,其实就是上古的先民们,对当时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而那时的天地万物,却远超过他们的思维和理解,所以才创造了不同的说法,来解释这些变幻异常的诸多现象。
很佩服那时候的上古先民,他们看到世界本来的样子,即使自己不懂,也要想尽办法去解释,去了解现象的本质,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文字,留下了他们曾经的见证。
这份上古先民的见证,就是如今的神话,对于我们而言,弥足而珍贵!
摘抄一段,可试着伴着文字,伴着图鉴,想像一下: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有五采之鸟,有冠,名曰狂鸟。
有大泽之长山。有白氏之国。
西北海之外,赤水东,有长胫之国。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
小时候看的到一个动画片《哈哈镜花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一印象,每天放学回家一定要追一集,如果因为被罚站而不能回家,一定要看过的同学讲一下,隐儿就是那么的大,至今也还记得那句主题曲里的一句话:
这~世界千~奇~百~怪,像个~大魔方!
那时候还有一个类似霹雳木偶系的动画片叫《镜花缘》,前后一共才4集,据说很多网友都觉得挺恐怖的,我觉得还好,只是个人感觉不如《哈哈镜花缘》有意思。
不过这本书倒是大学时候才读了全本,我记得大概是大二把,正好那几天心情不好,又是冬天,外面下着雪,在宿舍连着看了一周。
伴着一盏“青灯”,心里却开出了异想天开的花儿,开怀了好多。
全书分为一百章,但每章都不长。看完这本书才知道为什么动画片都不全,因为这部书前面四十章节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乘船游历海外各国的经历才是全书的精华所在,也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女儿国,完全与《西游记》中的女儿国不一样,可以说是颠覆式的描写,把男人变成了女人,这家伙,真的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林之洋在女儿国愣是被浓脂艳抹和裹足,更让人嘀笑皆非。
此书还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古方,不知道是否有效,也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人试过。
书里面有些古语和有意思的片段,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天下无场外举子。”盖未进场,如何言中?就如人事未尽,如何言得天命?世上无论何事,若人力未尽,从无坐在家中,就能平空落下随心所欲事来。强求固属不可,至应份当行之事,坐失其机,及至事后委之于命,常人之情,往往如此。”
高考将至,送给即将行考的莘莘学子们,希望你们金榜题名,梦想成真!
“九公此话却也不错。世上名利场中,原是一座‘迷魂 阵’,此人正在阵中吐气扬眉,洋洋得意,哪个还能把他拗得过!看来不到睡觉,他也不休 。一经把眼闭了,这才晓得从前各事都是枉用心机,不过做了一场春梦。”
人生在世,总是离不开“名利”二字,说的容易,可谁不追求,有些道理与事情或许退休后会明白了与理解更加透彻一些。
“此话老夫也曾问过。谁知他们所吃之物,虽不停留,只要腹中略略一过,就如我们吃饭一般,也就饱了。你看他腹中虽是空的,在他自已光景却是充足的。这是苦于不自知,却也无足为怪。就只可笑那不曾吃物的,明明晓得腹中一无所有,他偏装作充足样子;此等人未免脸厚了。他们国中向来也无极贫之家,也无大富之家。虽有几个富家,都从饮食打算来的。——那宗打算人所不能行的,因此富家也不甚多。”
无肠国的人特别有意思,那里的人没肠子(应该是消化功能差),肚子里面存不住东西,一吃下去就从地下又漏下来,然后再吃下去再漏出来,如此反复直到食物变得和“翔”一样,才扔掉换上新的食物。
有没有感觉像现在的某些综艺影视作品?小说演一遍,电视剧演一遍,网剧再一遍,综艺再一遍,电影再一遍,直到毫无价值,再换新的……
有点“吴郡大老倚闻满盈”的意思!
现在没事的时候,时常随便翻翻这本书,作者说过,后面还有一百回未表,如果我退休了,可能选择试着给补上把!
五、《金瓶梅》一本外表看似高雅通俗,内容看似极歪,骨子却三观极正的“古今第一奇书“。
在《金瓶梅》序里,东吴弄珠客说过这么段话:
余尝曰:“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我读《金瓶梅》也比较早了,是和《唐诗宋词300首》一起买的,店主说两本算我5块儿,我一看挺便宜就买了,压根就不知道这本书是写什么的。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遍,最大的问题是里面的字儿我都认识,就是聚在一起的意思我一点都没弄明白。
直到工作了,旧货市场淘了本《金瓶梅》,感觉赚到了,虽然不可描述的事情都被打上了“□”(这些事情又都见过),但读起来依旧津津有味。
这本书里,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从来不煽情、不说教,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对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没有将就的意思,一律都娓娓道来。虽然在传统道德层面上来看,里面的好人不多,任何一个人物出场总要背负些违背道德的“罪行”,比如:
“内中一老者见男妇二人拴作一处,便问左右站的人:“此是为什么事的?”旁边有多口的道:“你老人家不知,此是小叔奸嫂子的。”那老者点了点头儿,说道:“可伤!原来小叔儿要嫂子的,到官,叔嫂通奸,两个都是绞罪。”那旁多口的,认的他有名叫做陶扒灰,一连娶三个媳妇,都吃他扒了。因此插口说道:“你老人家深通条律,相这小叔养嫂子的便是绞罪,若是公公养媳妇的,却论什么罪?”那老者见不是话,低着头,一声儿没言语走了。”
街道上随便见到的老头,却也是个扒灰的主儿,难以想象那样一个等级森严、道德严酷的社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西门庆对李瓶儿却是真情,瓶儿死的时候,西门庆的落泪必定是真的,只是须臾片刻又去“及时行乐”了。
里面几乎没有一个好人,可就是让人恨不起来,有时读到深处,甚至会有些心酸。
《金瓶梅》这一书,瞧过的人大多羡慕西门庆左拥右抱的生活,满纸都是云雨彩霞;极少人会关注到这份繁华的背后,却是“宫人红袖哭,王子白衣行”的盛世凄凉。
“卻說大金人馬,搶過東昌府來,看看到清河縣地界。只見官吏逃亡,城門晝諸,人民逃竄,父子流亡。但見:煙生四野,日蔽黃沙。封豕長蛇,互相吞噬。龍爭虎斗,各自爭強。皂幟紅旗,布滿郊野。男啼女哭,萬戶驚惶。番軍虜將,一似蟻聚蜂屯;短劍長槍,好似森森密竹。一處處死尸朽骨,橫三豎四;一攢攢折刀斷劍,七斷八截。個個攜男抱女,家家閉門關戶。十室九空,不顯鄉村城郭;獐奔鼠竄,那契禮樂衣冠。正是:得多少宮人紅袖哭,王子白衣行。”
我不知道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但一定是个奇人,一个不输曹雪芹的奇人!
他似乎预见了自己写的东西压根就不会被社会所容纳,但他似乎也没有这样的心结,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无论什么样的繁华与罪恶,最终也会被一并归去,落得个干干静静。
对于世间的繁华、对于污秽的厌恶、对于人世间的执念,我觉得,《金瓶梅》与《红楼梦》都有着有着一定的共同理解,那就是:
人的悲欢离合总归是随着时代的阴晴圆缺,少有例外!
只是在作者那里,笑笑生放下了,但是曹雪芹依旧放不下……
六、《红楼梦》谁敢写《红楼梦》的书评呢?反正我是不敢写的。
之前看《红楼梦》,就只是因为第六回,那里有描写羞羞的事情。
袭人伸手与他系裤带时,不觉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凉一片沾湿,唬的忙退出手来,问是怎么了。宝玉红涨了脸,把他的手一捻。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一半了,不觉也羞的红涨了脸面,不敢再问。仍旧理好衣裳,遂至贾母处来,胡乱吃毕了晚饭,过这边来。
袭人忙趁众奶娘丫鬟不在旁时,另取出一件中衣来与宝玉换上。宝玉含羞央告道:“好姐姐,千万别告诉人。”袭人亦含羞笑问道:“你梦见什么故事了?是那里流出来的那些脏东西?”宝玉道:“一言难尽。”说着便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然后说至警幻所授云雨之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
而之所以看《红楼梦》,那是因为每次我都会提前将语文课本所有文章都读一遍,看到了《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一段,觉得写得真有意思,于是就借了整个一本来读。可惜,那个时候,我高估了自己的定性,看了两眼便读不进去了,倒是第五回末宝玉在客卿卧室里梦中遗精,第六回开头初试云雨情,这一部分来回读了几次。
没办法,那时候就是如此恶“三俗”与好奇,每每读到这段儿,都感觉兴奋异常,仔细揣摩到底描写的是什么,查生物书、到盗版书店找些“不能介绍的读物”……
反正就是想弄明白,这些字组合在一起背后的意思。
那时候真是个毛头小子,最精彩的东西,自己总是不懂得珍惜。
时间久了,才发现所有的东西,有已经不在了,想写下来,告诉自己,千万别忘了……
因为放不下,所以才会记得……
那些最深的深意,或许只是自己曾经深藏内心、曾经经历却不自知的那些最美的日子……
到底《风月宝鉴》是《红楼梦》,还是《红楼梦》是《风月宝鉴》呢?
可能这一刻,更清晰吧!
PS: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高行云的小书屋,开始有书啦,吼吼!
没事儿的话,常来看看哦~
十部国产绝佳“幽默”电影,这“闹哄哄”的戏还真是能勾人瘾啊!
十一部感时落泪之作:未哭长夜者,不足以语人生!
深夜痛哭系列Ⅰ:隐秘《亮剑》29集,英雄落幕的无奈与开端
深夜痛哭系列Ⅱ:进去的是清白,出来的是血红,带回的确是希望!
生不逢时的一部剧,其中三观最正的地方,就是这个人说的这些话!
——————————我是高行云的分割线—————————
★高行云,字苏威,号忒吧。
★欢迎来到高行云的小书屋,在这里,希望你能发现自己,然后发现每一人,每一样美好的事物;
★无论如何,希望我们可以一起耐得住了(liao)岁月,精彩得了(liao)年华!
★这位看官问的好,洒家有什么梦想?
★洒家的梦想就是,做一个萌点与槽点、才华并颜值全都一线一色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