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后人现在有吗?鲁迅的后代哪去了
鲁迅的后人现在有吗?鲁迅的后代哪去了朱安所以朱安这个正妻,对鲁迅而言堪称名存实亡,即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实际上,鲁迅先生的后代中,一位成为高官,其余的,多数都活出了真实的自我。熟悉鲁迅的人都知道,鲁迅实际上“娶”过两任妻子,一位是明媒正娶的商家淑女朱安,一位是自由恋爱的文学才女许广平。朱安虽说是鲁迅过了门,盖了印得正娶妻子,但是鲁迅对她却毫无感情,甚至自朱安过门的那天之后,鲁迅便未曾与这位正妻发生过任何深入的了解和接触,更遑论肌肤之亲了。
一位伟人的离去,他是否会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被世人所遗忘?
最后彻底沉寂于历史长河之中?
可如果这位伟人的后代,将承载他的荣光继续在历史长河中发光发亮,那世人在看到这些发亮的明珠后,是否又会连带着忆起他呢?
那么中国大文豪鲁迅子孙后辈中,是否有人可以继承他的荣光,将“文豪之路”继续铺展下去呢?
实际上,鲁迅先生的后代中,一位成为高官,其余的,多数都活出了真实的自我。
鲁迅之子,一代高官熟悉鲁迅的人都知道,鲁迅实际上“娶”过两任妻子,一位是明媒正娶的商家淑女朱安,一位是自由恋爱的文学才女许广平。
朱安虽说是鲁迅过了门,盖了印得正娶妻子,但是鲁迅对她却毫无感情,甚至自朱安过门的那天之后,鲁迅便未曾与这位正妻发生过任何深入的了解和接触,更遑论肌肤之亲了。
所以朱安这个正妻,对鲁迅而言堪称名存实亡,即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
朱安
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同时也是鲁迅第二任“妻子”,她是在鲁迅不惑之年时,才开始与鲁迅同居的,同居后不久,许广平便怀上了鲁迅的孩子,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周海婴。
周海婴在幼年时期,非常喜欢一款名为积铁的玩具,它类似于现代的积木,只不过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周海婴在组装积铁时,可以将它们组装为小火车、起重机等等形态,还能装了再拆,拆了再装,反复操作直至熟练。
周海婴8岁时,鲁迅去世,致使他只能与母亲许广平相依为命,家庭的经济因鲁迅的离世,一度陷入了窘境,但周海婴对玩具组装的兴趣依旧未减,甚至还扩展成为更深度的机械、电路等等相关技术的兴趣。
特殊的童年经历与家庭环境,造就了周海婴后来的坚毅性格,致使他在对人待物中,都保持着一股严谨、认真的态度,随着年龄的日渐成长,他报考了南洋无线电夜校,并用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压岁钱交纳了学费。
1952年,周海婴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后,他的学术生涯和科研道路便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周海婴看来,父亲鲁迅的确是一代文豪,但是他的人生道路和父亲并不一定要一样,他不想一直活在父亲“文豪”的这一个光环之下。
人生可以选择的路有很多,周海婴也有自己喜爱的路要走,因为他不想乘着父母的余荫生活,就此虚度自己的光阴,所以他才选择了无线电,选择了物理,选择了靠自己的努力与成绩,去获得社会的认可。
周海婴的人生道路,可以说跟“文豪”二字毫不相关,他的大学生涯是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度过的,学的是无线电专业,毕业后继续在无线电的领域深造,后成为了无线电专家。
他也先后担任过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高官之位。
另外与父亲鲁迅所经历的坎坷情路相比,周海婴的婚姻算得上是良缘天配,事事诸顺,他的妻子名为马新云,是他的青梅竹马,也是他携手相伴一生的爱人。
不幸的是,周海婴在2011年4月7日的凌晨,因病逝世,享年81岁,但他和妻子在婚后诞下的三男一女,孩子们既是他们爱的结晶,也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鲁迅之孙,路各不同周海婴的四个孩子分别是长子周令飞、次子周亦斐、三子周令一和小女儿周宁,也许是受到父亲的“自己人生的路要自己走”的观念影响,这四个人所迈上的路完全不同,但终究不负父母的期望,在各自的领域中过着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长子周令飞从事媒体行业,次子周亦斐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在商界里赫赫有名,三子周令一将兴趣发展成了职业,成为一名摄影师,小女儿周宁留学日本,最后在日本与丈夫田中正道结婚生子,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在周令飞出生之时,鲁迅早已经逝世了,但如果要说在鲁迅的后辈中,提起谁便能让人一下就想起鲁迅,那这个谁就非鲁迅的长孙周令飞莫属了。
因为周令飞的相貌可以说是跟祖父鲁迅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若不是他傲人的身高,也许还有人会将他与鲁迅认错。
由于跟祖父过于相似的外貌,让周令飞无论去到哪里,都会被人拿他来跟鲁迅做一番对比,就连在课堂上,教导他的国学老师都会语重心长地跟他强调:你是鲁迅先生的长孙,你要好好学习国学,不要在写作这个方面,丢你祖父的脸。
国学老师的话令他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周令飞”,而只是一个“鲁迅先生”的替身,可他对写作并不像鲁迅那样,存在很大的热情,反而更像他的父亲周海婴那般,只走自己想走的路。
大概是不想再被“鲁迅”这个名字所笼罩,周令飞16岁时便入伍参军,后给部队的画报社当摄影记者,转业后又去了人民美术出书社任职,于1980年自费赴日本富士电视台进行深造。
在日本人生地不熟,还得挑战语言难关,周令飞屡次产生过回国的念头,但却总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不可以轻易放弃。
好在周令飞的运气不错,在他的同学里,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女孩子,名叫张纯华,她向周令飞伸出了善意的援手,主动帮他补课,攻破语言难关,甚至陪他聊天,以缓解他日常紧绷的情绪。
照周令飞的话来说,和张纯华相处的时候既舒服又轻松,她便是他生活里突然照进的一束暖阳,既暖在身上,也暖在心里。
而张纯华也被积极向学、阳光帅气的周令飞所吸引,就这样两个心中都对彼此有意的年轻人,他们之间的情愫也在日夜相处中不断积累。
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鲁迅的文章、书籍等等,都是不允许在台湾售卖和登报的,更遑论台湾的女孩张纯华,爱上的人竟是鲁迅的长孙周令飞!
得知此消息的张纯华的父亲,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将爱女召回了台湾,并警告她一定要跟周令飞断绝来往。
反复想要说动父亲同意自己与周令飞的感情的张纯华,在屡次都以失败告终之后,只能假意选择了妥协,答应父亲再不跟周令飞来往。
虽然得到了爱女的口头保证,但是张父还是放心不下,又将张纯华留在台湾半年之久,这才将她放回日本继续深造。
而此次在日本的重逢,令周令飞和张纯华的感情更加深厚起来,并一同许下了携手共度一生的祈愿。
经过不断的努力,他们终于在1982年于台北举行了婚礼,为了这场婚礼,周令飞还向整个社会发出声明,意为他与张纯华结婚的这个举动,纯粹是为了爱情,与他的父母无关。
周海婴夫妇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已经为时已晚,迫于社会的压力,他们只能宣告与周令飞断绝血缘关系,从此划清界限,但好在后来经过亲朋好友的帮助,他们还是看到了儿子婚礼现场的照片。
宣传“鲁迅”待结婚的风波过去之后,周令飞回到大陆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探望父母,在此次探望中,周令飞发现了父亲许多自己拍摄的胶卷照片,于是便有了帮助父亲将这些照片呈现给世人看,让大家了解父亲内心的真实世界。
在网络上搜索周令飞,可以看到在2021年1月份有一段关于他的采访视频,提到了这件往事,在视频中,他向主持人阐述到,当时父亲在得知他的想法后,便告诉他说:
“不行,这是我随手拍的,我不是专业的,拿出去让人笑话。”
周令飞回答父亲道:“你让我试试看。”
结果这次关于父亲的“摄影展”,周令飞举办得非常顺利。
周令飞说,开展的那天,父亲特别地高兴,那种高兴是溢于言表的,是他从未见过父亲所展现出来的另一面,他似乎能够感觉父亲当时是抬头挺胸的。
因为这个“摄影展”是属于父亲个人的成就。
另外,年迈的周海婴还周令飞说过:
“鲁迅文化基金会是大家的,我们也可以去坚守这块阵地。我们应该为他做点事情,我们要告诉我们的子子孙孙,我们是他的家人。但是我做不动,你能不能帮帮我?”
而这句话中的这个“他”,周海婴说的正是周令飞的祖父:鲁迅先生。
通过父亲的话,周令飞说:“我想,通过我的祖父,让我跟我的父亲更近了,通过我的祖父,让我跟我父亲做了一些我们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而周令飞也借由父亲对他的嘱咐,对自己的祖父的一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翻阅鲁迅的书籍和一些文章作品,想通过此来更贴近祖父的内心世界。
就这样,周令飞在鲁迅的字里行间中,读懂了鲁迅的心中沟壑,也明白了鲁迅能够取得“一代文豪”这样傲人的成绩,全来自于鲁迅本身的拼搏努力,还有就是一个人的成就一定是来自他的不断刻苦专研,徒有虚名的人是绝不可能在写作这条冗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的。
对鲁迅的了解越深,周令飞也就越发萌生出“我就是鲁迅的长孙”的这种自豪与光荣感。
周令飞说,祖父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令他记忆颇深:“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真是糊涂虫。”
鲁迅总想让世人忘掉他,但周令飞说,其实世人不会忘掉他的因为他永远都在世人的心里,世人会永远记住他。
在周海婴临终之际,周令飞前去医院探望,感觉自己已然时日无多的周海婴,在长子的掌心中用一支手指头开始轻轻地敲击,而这个举动的前提是,周令飞对他说了一句:“基金会批下来。”
周海婴敲手指的意图不外乎是想告诉长子,他知道这件事情了,他很开心。
在周海婴去世之后,周令飞得到了父亲给他的一份遗嘱,其中有几句话的大意是:
鲁迅是我们祖祖辈辈的骄傲,希望周家的后人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关于鲁迅的弘扬活动中去,另外请在我离开之后,把我的骨灰洒在鲁迅的墓旁,这样我便能够永远陪伴他了。
为了谨遵父亲的遗嘱,也为了将祖父的“文豪精神”传承下去,周令飞开始不停地举办各种公益展会、宣传会,并在宣传会上,向观众们普及鲁迅的作品,还亲自站上讲台,为观众们讲述,他的祖父鲁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后来,鲁迅文化基金会在周令飞的努力下,创办了起来,其目的是为了传承和弘扬鲁迅的精神文化遗产,让更多人的人了解到鲁迅,了解到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一些故事,还有鲁迅身上永不衰败的“文人精神”。
现在的周令飞既是鲁迅文化基金会的会长,同时还任北京语言大学“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院长一职,专心致力于鲁迅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有些人会觉得,周令飞的做法其实就是在“啃老”,利用“鲁迅长孙”这个噱头来赚取钱财,以此来作为谋生的手段;
但更有大多数人认为,周令飞的做法是正确的,不存在什么“啃老”一说,鲁迅的“文人精神”确实就应该由他的子子孙孙继续传承和弘扬下去。
不论外界如何评判周令飞的行为,他本人则说:“希望所有的后代,都能有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无论你的使命是大还是小,责任是大还是小,坚守——为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