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乡村振兴新征程(清水牢记嘱托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进发)
砥砺奋进乡村振兴新征程(清水牢记嘱托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进发)在土门镇梁山村,我们能感受到,除了群众水、路、房、教育、医疗、村容村貌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其实是村民的思想在变,土门镇梁山村把“百人百课百讲”理论宣讲、兴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光荣脱贫户”典型经验宣传宣讲活动作为精神扶贫的有力抓手,集中宣讲、轮流宣讲、巡回宣讲、点题式宣讲、问答式宣讲等宣讲方式遍地开花,取得了良好效果,等靠要的少了、“晒太阳”的没有了,村民内心中努力过上好日子的思想观念开始生根发芽。在摆脱贫困的路上,梁山村牢记的嘱托,从发展产业入手,组织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协会,建成核桃、花椒、苹果等干鲜果园,还组织村民到北京、上海、兰州搞建筑、餐饮、家政服务,组织农户搞起了养猪养羊,有22户人家建起了光伏电站,年均户均增收3000元。针对水、路、房、教育等方面的短板,全面启动通自然村道路和巷道硬化工程,加快推进梁山村小学、村阵地改扩建、农户住房改造庭院硬化和卫生厕所改造工程。共改
开栏语:十年感恩奋进,十年成绩斐然。新时代的十年,是砥砺奋进、快速发展的十年。坚定不移沿着指引的方向前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清水,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8月17日起,清水融媒全媒体平台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主题宣传,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全景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清水十年间的发展巨变,敬请关注!
“吃窖水问题解决了吗?”“解决了,现在都通自来水了”“我们村的个别贫困户晒太阳晒习惯了,脱贫致富慢腾腾地。”“你回去告诉乡亲们,让先脱贫致富,致富了再晒‘太阳’。”2018年2月11日,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笑着对清水县土门镇梁山村党支部书记嘱托。
的亲切关怀和深切期望,如春风吹遍清水,33万群众满怀信心再出发,向着深度贫困堡垒发出最后的总攻,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清水答卷。经历脱贫攻坚,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4833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农村的道路、吃水、用电、住房、上学、就医、社保、通讯、产业、人居环境等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贫困群众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贫困地区的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
(清水县土门镇梁山村村容村貌今夕对比)
沟沟峁峁、居住分散、土地贫瘠、交通不畅……这是昔日清水县土门镇梁山村的真实写照,走进今天的土门镇梁山村,清澈卫生的自来水,宽敞的“小康路”,亮丽的房屋,整洁的巷道,优美的环境,文化广场设施齐全,一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小康新风迎面吹来,昔日的贫困村完成华丽兑变,成为远近文明的小康村。
梁山村距离清水县城约35公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干旱山区,共有梁山、白水沟、陈尧、蒲滩、冯湾5个自然村,2013年全村3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13户、92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2.88%。
对梁山村的嘱托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清水人民摆脱贫困的信念之花,也激励着梁山人奋斗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决心意志。1644口人的梁山村,满怀信心出发,从全村贫困发生率52.88%到整村脱贫,答好精准脱贫“减法”题,奔跑出攻坚拔寨“加速度”。2019年,梁山村实现稳定脱贫46户187人,贫困面下降至0.667%,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在摆脱贫困的路上,梁山村牢记的嘱托,从发展产业入手,组织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协会,建成核桃、花椒、苹果等干鲜果园,还组织村民到北京、上海、兰州搞建筑、餐饮、家政服务,组织农户搞起了养猪养羊,有22户人家建起了光伏电站,年均户均增收3000元。针对水、路、房、教育等方面的短板,全面启动通自然村道路和巷道硬化工程,加快推进梁山村小学、村阵地改扩建、农户住房改造庭院硬化和卫生厕所改造工程。共改造自来水管网1.5公里,硬化通村道路4.4公里,硬化自然村小巷道26条20360平方米,砂化村组道路2条4.5公里,绿化通村道路4.4公里,实施农网改造工程140户,完成贫困户危旧房改造55户,村级幼儿园、标准化村卫生室、村文化广场全面建成,村小学的设施设备全部配齐,村庄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治理行动,拆除危房、危墙和乱搭乱建房屋,栽植樱花、海棠、油松等绿化苗木,补植行道树5.7公里,修建停车场2个,村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在土门镇梁山村,我们能感受到,除了群众水、路、房、教育、医疗、村容村貌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其实是村民的思想在变,土门镇梁山村把“百人百课百讲”理论宣讲、兴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光荣脱贫户”典型经验宣传宣讲活动作为精神扶贫的有力抓手,集中宣讲、轮流宣讲、巡回宣讲、点题式宣讲、问答式宣讲等宣讲方式遍地开花,取得了良好效果,等靠要的少了、“晒太阳”的没有了,村民内心中努力过上好日子的思想观念开始生根发芽。
这几年,梁山村群众不等不靠,建新房、搞种养、发展特色产业,家家户户都为自家的小康奔忙着,习惯了晒太阳的梁小红也呆不住了,看见别人的房子已经都盖起来了,自己还住的旧房,心里就想着不敢晒太阳了,赶紧要好好挣钱。梁小红开始一边跑三轮车运货赚钱,一边努力学习种植技术。村里的街坊邻居都取笑梁小红今非昔比,不仅脱贫了,还“脱胎换骨”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梁小红”了。“现在哪有时间晒太阳,干活连吃饭的时间都没,娃娃大了,要好好挣钱哩,不然日子就拉到人家后面了。”脱贫后的梁小红笑着说。
土门镇梁山村党支部书记冯小明告诉记者,“这几年,梁山村的父老乡亲一刻都没有忘记的嘱托,一起努力奋斗向着幸福的目标迈进,整村脱贫后,家都忙着学种植,搞养殖,发展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对接乡村振兴,我们信心满满,全村群众接续奋斗在乡村振兴的新征途上。”
脱贫摘帽后 ,梁山村采取“输血”与“造血”并举的帮扶模式,把培育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作为关键点,通过政策宣传、技能培训、教育引导,鼓励群众到帮扶车间就业等措施,让全村群众甩开膀子干起来,继续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大步迈进。
近年来,清水县牢记的嘱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累计投入各类财政扶贫资金26亿元,完成易地搬迁2503户12311人,改造农村危房8506户,硬化村组道路577公里,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7.3%,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4%,“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12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9.48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9.26万群众住进安全房,1.18万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享受教育资助政策,2.83万群众免费签约了家庭医生,健康权益得到了有力保障,1.7万特困群众“吃穿卧暖灶”问题彻底解决。
今年,清水县抢抓“全省乡村建设示范县”建设机遇,注重规划赋能,打造特色亮点,探索提出“产业定带、带上选村、村分等级、梯次推进”的乡村建设工作思路,目前已建成省级示范村10个,县级精品村30个、达标村60个。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原则,创新“1 1 4”模式,建立区域化组团式党建联盟27个,扎实开展“结盟签约、观摩交流、技术培训、巡回指导”四项活动,建成党员示范棚(地块)125个,推动片区产业整体布局、互促共进。推行“一承诺两计划”制度,建立“四包”责任制,推进“四个一批”增收措施,聚焦扩量提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县村集体经济村均收入达10.62万元,全部达到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上的村223个,全市前30名乡镇中清水占12个。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清水县将聚焦“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实施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生猪代养、苗木代育等项目,持续跟踪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确保实现动态清零目标。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治本之策,发展壮大林果、中药材、畜牧等优势产业;拓展提升光伏风电、电商扶贫等新兴产业,突出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着力夯实增收基础。继续加强与国家能源局、天津市河北区的衔接对接,深化消费扶贫、劳务协作等方面的帮扶。不断强化扶贫资金资产监管,组织开展资产管理效益督查评估。持续激发脱贫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能致富。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持续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