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二十八将刘秀的历史简介,汉光武帝刘秀的核心班底云台二十八将的
云台二十八将刘秀的历史简介,汉光武帝刘秀的核心班底云台二十八将的岑彭一是地方豪强。南阳的地方豪强不得不提邓家(刘秀姐夫邓晨家族)和阴家(刘秀大舅哥阴识家族),这两家后来和东汉皇室联姻很多,关系很紧密,这与他们早期的不顾一切的追随有密切关系,其中代表人物就是邓禹。邓禹是南阳一带有名的神童,他很少就去长安读书,和年长十来岁的刘秀是同学。邓禹认为刘秀是人中之龙,当刘秀去河北时候,他“杖策北渡”追了过去,对刘秀说出了一句经典名言:“但愿名公威德加於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於竹帛耳。”邓禹虽然战功不算太出色,但他属于制定战略型人才,他在河北时候帮刘秀制定夺取天下的战略,概括起来就是:立足河北,延揽英雄,取悦民心,建高祖伟业!而且,邓禹还善于挖掘和推荐人才,经他推荐的吴汉、贾复、寇恂等人都得到了刘秀的重用,而且发挥了关键作用。所以,虽然邓禹战功不算太出色,却能排在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当然,后来刘秀得了天下也款待宗室,特别是南阳一支的宗室很多都封了侯,其中照顾当时童
众所周知,汉光武帝刘秀夺得天下既离不开天时、地利,更离不开人和,他的班底主要为云台二十八将,这些人随着刘秀南征北战,建功立业。后来,刘秀儿子汉明帝刘庄追思父亲麾下功勋将领伟大功业,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二十八位大将的画像供奉。云台二十八将来源很广、很杂,既有世家大族,也有基层小吏,甚至有些还是落草为寇的绿林好汉。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盘点作为建立东汉的栋梁之才的云台二十八将“成分”构成。
第一类人:汉朝宗室及刘秀亲友。代表人:刘隆、刘植(存疑,不确定是否宗室身份)。刘秀和他大哥刘縯在南阳郡舂陵起兵时候,长沙定王刘发在舂陵的一支宗室子弟和刘秀的亲友基本都参与,这支军队历史上称为“舂陵军”。在刘秀兄弟起兵前期,这些南阳的宗室子弟发挥了很大作用,舂陵军和其他起义军完全不同,他们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帜,目标明确,反王莽态度最为坚定,如宗室里面有个叫刘祉的,当年为了他留守棘阳,地方捉了母亲、妻儿去威胁他,但他依然不妥协,导致全家皆被杀。虽然舂陵军有很强凝聚力和战略目标,但实力一般,在南阳一带都不算太强。所以,后来才会和绿林军合并。合并之后,改名为汉军,实力大增,打了不少胜仗。但由于舂陵军实力弱小,在推荐宗室的人担任皇帝中,绿林军选择了早期参加绿林军的刘玄,而不是战功赫赫、领导力很强的刘縯,刘玄及绿林军将领还处处猜忌和防范刘縯,包括当年跟随刘秀兄弟起兵的宗室子弟看到他们兄弟失势,也选择站在刘玄那边。后来刘縯被杀,刘秀更加势单力孤,谨慎行事。后来找到机会去河北镇抚、招降,才走出刘玄的绿林军控制。
刘隆
其中,有一个南阳的宗室子弟却坚决去河北投奔刘秀。他就是刘隆,在云台二十八将中唯二的刘氏宗亲。他是有个悲惨的人生经历,历史上罕有遭“两次灭门”的人。他早年就是个可怜的孩子。西汉末年,父亲刘礼参加另一个宗室刘崇反抗王莽的起义,失败之后,全家受牵连被杀,除了不满七岁的刘隆独活下来,这是他的第一次遭到“灭门”。刘隆长大之后成为坚决的“反王莽”分子,他参加了绿林军,将老婆孩子安置在洛阳。后来刘秀在河北发展,又跑到河北追随刘秀。刘玄手下的大将李轶对刘隆的“反叛”不能容忍,于是将刘隆在洛阳的妻子和儿女残酷杀害。刘隆第二次遭到“灭门”之痛。之后,他收拾心情,坚定跟着刘秀打天下。先是被派去平定江淮,随后又随着岑彭出征蜀地,均立下战功。后来由于越南地区叛乱,他又和马援出征,平定南疆。刘隆,这个悲情的人,失去过所有,最终跟着刘秀既光复汉室,又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家国均得以重建。
当然,后来刘秀得了天下也款待宗室,特别是南阳一支的宗室很多都封了侯,其中照顾当时童年丧父刘秀的刘良封了赵王,之前提到的刘祉以及宗室刘赐等人也封了侯,包括被赤眉军拥立为皇帝的宗室刘盆子也予以厚待。
邓禹
第二类人:南阳的士族、官吏。成员有:邓禹、岑彭、朱祐、马成、陈俊。南阳的士族、官吏是刘秀兄弟刚起义早期的中坚力量。刘秀起家时候的在南阳的势力来自两方面:
一是地方豪强。南阳的地方豪强不得不提邓家(刘秀姐夫邓晨家族)和阴家(刘秀大舅哥阴识家族),这两家后来和东汉皇室联姻很多,关系很紧密,这与他们早期的不顾一切的追随有密切关系,其中代表人物就是邓禹。邓禹是南阳一带有名的神童,他很少就去长安读书,和年长十来岁的刘秀是同学。邓禹认为刘秀是人中之龙,当刘秀去河北时候,他“杖策北渡”追了过去,对刘秀说出了一句经典名言:“但愿名公威德加於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於竹帛耳。”邓禹虽然战功不算太出色,但他属于制定战略型人才,他在河北时候帮刘秀制定夺取天下的战略,概括起来就是:立足河北,延揽英雄,取悦民心,建高祖伟业!而且,邓禹还善于挖掘和推荐人才,经他推荐的吴汉、贾复、寇恂等人都得到了刘秀的重用,而且发挥了关键作用。所以,虽然邓禹战功不算太出色,却能排在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岑彭
二是当地良吏。代表人物就是岑彭。岑彭本身也是南阳人,他当时为南阳郡棘阳县长。当时,舂陵军和绿林军合并之后的汉军在南阳攻城略地,基本上没遇到太大的阻碍,但在宛城却遇到当时棘阳县长岑彭的顽强抵抗,直至他们粮食断绝才投降,当时刘秀大哥刘縯极力争取留下岑彭,刘縯死后,岑彭一直在刘玄手下干事。但他一直感恩刘縯,后来投奔了刘縯弟弟刘秀,得到重用,被封征南大将军,劝降洛阳守将朱鲔,使到刘秀顺利拿下洛阳,接着平定了荆州等地,后来又随刘秀攻破陇地的隗嚣,并作为南线主将入蜀攻打公孙述,但在将要成功之前,在成都郊外被公孙述派遣刺客乘夜刺死。如果不是这次意外,以岑彭战功,他应该不止排在二十八将的第六。
耿弇
第三类:河北的世家大族、官吏。成员有:耿弇、吴汉、寇恂、景丹、王梁、盖延、耿纯、坚镡、邳彤、任光、万脩、李忠。河北是刘秀真正的第一块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也是他事业腾飞的地方,所以他的班底来自河北方面的最多。河北的士族和官僚是刘秀打天下最为倚重的势力。这股核心的河北势力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一是渔阳、上谷两郡力量。这些人员有耿弇、吴汉、寇恂、景丹、王梁、盖延。其中我们重点说说耿弇、吴汉、寇恂三个人。耿弇是上谷太守儿子,当时他年纪很少,他本要要去长安读书的,后来河北生变,王郎冒认是汉成帝的儿子,迅速占据了河北中部和南部绝大部分地区。耿弇去不了长安,但听说刘秀在河北附近,就去拜见,一见如故,他请求回上谷组织发兵。当时,由于这两个地方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前线,这两个郡的骑兵天下一流。刘秀笑着说:“小儿曹乃有大意哉!”(你这小孩年少志大!)。还说耿弇为“北道主人”,后来,刘秀一行准备去上谷,但他和耿弇被打散了。耿弇自己只身回上谷劝动父亲并联合的渔阳郡(上谷领兵是耿弇、寇恂、景丹,渔阳领兵是吴汉、王梁、盖延)一起南下支援刘秀,刘秀形势立刻转好,实力大大增强。后来,耿弇随刘秀平定河北、齐鲁、陇右等地,战功赫赫。
吴汉
吴汉原来也是南阳人,但他在南阳犯了事,跑到了北方渔阳郡贩马为生,在燕赵之地结识了很多豪杰。当时他劝渔阳太守彭宠归顺刘秀。和耿弇、寇恂、景丹合兵增援刘秀后,南征北战,先后在河北、河南都取得很大战功,后来随刘秀西征陇地的隗嚣。他最大的功绩是伐蜀,他与岑彭从南线荆州入蜀,进展十分顺利,但后来岑彭和北线的主将来歙遇刺身亡,吴汉独自领兵与公孙述展开了多次大战,他自己数次遇险,有一次还掉进了水里,幸亏拉着马尾巴才幸免于难,最终艰难平定了蜀地。所以,后来在云台二十八将中,吴汉高居第二。
寇恂治理地方能力出众,刘秀在河北站稳脚跟后,邓禹推荐寇恂担任河内太守,他有效稳固了刘秀的大后方,后来被刘秀赞为“吾之萧何”。后来他又担任颍川太守,政绩斐然,路不拾遗,当寇恂离任时候,百姓请求再借寇恂留任一年,这就是“借寇恂”的典故。
任光
二是在河北仍忠于汉室的势力。代表人物:任光、万脩、李忠、邳彤。在王郎在河北称帝之后那段时期日子,刘秀过得十分艰难,河北中南部绝大部分地区都归顺王郎,刘秀一行被王郎追得到处逃窜,无处安身,饥寒交加,朝不保夕,是刘秀一生当中最为狼狈的日子。但刘秀他们绝处逢生,在逃生过程中,他们得知河北南部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归降王郎,他们可以去投奔,那就是信都和和成(今天邢台一带),当时信都的守官是更始政权任命的太守任光、都户尉李忠、信都令万脩等人,和成的太守则是邳彤,他们拒绝王郎的招降,独守孤城。刘秀有了信都这个据点后,开始反击王郎,先是招募奔命兵,又通过娶郭圣通,得到当时在河北举足轻重、拥兵十万的刘氏宗室刘杨(郭圣通舅舅)支持,加上后来耿弇、吴汉的上谷、渔阳两郡骑兵支援,从而和王郎实力此消彼长,并完成逆袭,并最终消灭河北所有的武装力量
贾复
第四类:绿林军的好汉。代表人物:贾复、藏宫、马武。当时南阳刘氏宗室的舂陵军和绿林军合并为汉军,绿林军出身的基本都追随当时被拥立为皇帝的刘玄,对刘秀兄弟多有防范。后来由于绿林军阴谋杀了刘秀大哥刘縯,和刘秀关系更加紧张。虽然如此,但还是有部分绿林将领头脑十分清醒,他们觉得绿林军成立的更始政权腐化严重,不会有前景,从而选择加入了刘秀阵营。提起加入刘秀阵营的绿林好汉就不得不提贾复,他一生的故事堪称传奇。他本来是个读书人,对尚书颇有研究,并且在王莽的新朝做了一名基层县吏。贾复虽然是读书人,但却十分勇猛,做县吏时候有一次受命去河东地区运盐,遇到了盗贼,同去的很多官吏弃盐而逃,只有贾复完成任务。后来,他在新朝看不到希望,竟然公务员都不做了,落草为寇,去加盟了绿林军。后来绿林军夺取关中之后,贾复为汉室宗室刘嘉部下。当时贾复已经看出绿林军不可能取得天下,就劝刘嘉自立,但刘嘉是个稳重的人,他不愿意背叛刘玄,就推荐贾复去了刘秀那边。刘秀很欣赏贾复,力排众议安排他做破虏将军,在平定河北之后,他和吴汉、岑彭、王梁等将率军攻打绿林军的关东重镇洛阳,后来又在河南和赤眉军大战,连战连捷,并在宜阳和与刘秀会师,成功迫降了赤眉军。当时天下实力最强的起义军就此解散,刘秀夺取了天下大势基本成定局。由于贾复功绩显赫,被拜为左将军,后来位居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
冯异
第五类:因仰慕刘秀而来投。成员有:冯异、祭遵、铫期、王霸、杜茂、傅俊。代表人物:冯异、王霸。刘秀起兵时候,一来由于他宗室身份,在当时人心思汉的社会思潮下是一块极好的名片,二来由于他有人主之相,史书称他:“身长七尺三寸,美髯眉,大口隆准,比众不同。”,而且他性格宽和,为人明察,关键时候往往能力挽狂澜,如昆阳之战中以少胜多,大破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所以当时很多有识之士很看好他,不同时期都有人去投奔他,并且很多都成为了他团队的骨干力量,对刘秀不离不弃。这里我们不得不说冯异和王霸这两个人。冯异是在南阳当官时候,在一次外出巡视工作中被刘秀抓了,当时他对刘秀就很有好感。他对刘秀说:“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刘秀竟然也信了。后来冯异也真的兑现承诺,并且一直跟随刘秀。特别是在河北最艰难时候,冯异一直陪伴左右,每次刘秀感到绝望时候都给予他温暖。有一次,刘秀他们一行深夜来到饶阳治下无萋亭,他们又冷又饿,是冯异煮豆粥给刘秀他们解困。第二天,刘秀对大家说:“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他们的团队恢复了信心。又有一次,他们到了南宫县,恰逢天气很糟糕,大风大雨,他们在路边避雨,而冯异这次像变戏法一般,搞来了麦子,他煮麦饭给大家吃,又化解了一次危机。冯异还有很强的军事才能,刘秀团队在河北稳定之后,他后来担任征西将军,率军西入关中,在关中击退赤眉军,平定了关中。后来,冯异又参与征讨陇右。冯异的故事很多,最为人津津乐道是他的居功不自傲,每次刘秀的将领打完胜仗,聚在一起吹牛逼、争功劳时候,冯异就独自走开,静静坐在大树下,所以大家都叫他“大树将军”。冯异还是著名成语“披荆斩棘”、“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主角,这次就不展开说了。
王霸
下面,我来说说王霸。王霸原来是一个狱吏,在刘秀经过颍川时候去投奔他,他兴奋对刘秀说“将军兴义兵,窃不自知量,贪慕威德,愿充行伍。”刘秀也答得很干脆:“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就这样,他带着一帮门客跟着刘秀去河北,在河北艰难岁月,王霸带去跟刘秀的门客都走了,只有他自己留下来,当时刘秀很感动,对王霸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有一次,寒冬时节,他们被王郎军队追到达虖沱河前不远的地方,前去侦查河水情况的人回来说,现在水流很急,没有船,过不了河。当时大家很害怕,刘秀叫王霸再去看。王霸心领神会,为了鼓舞人心,他看完之后回来谎称,河水结冰,可以过去。众人就过去了,很幸运,河面竟然结冰了,刘秀大为称赞王霸一番,但王霸却说:“此明公至德,神灵之祐,虽武王白鱼之应,无以加此。”(指刘秀是天命之人)。河北平定之后,王霸和盖延、马武、马成、刘隆等人征战关东,平定雎阳、荣阳等地。后来王霸去了上谷,负责北边防线,主要防御匈奴、乌桓等游牧民族入侵,他守边疆二十多年,他因时而变,政策灵活,北部边境从此由战到和、由乱变治。
总体来说,云台二十八将虽然派系繁多,成分复杂,但由于刘秀的人格魅力,大家求同存异,目标一致,同心协力,一直都相处得很好,虽然曾经有过一些小摩擦,但在刘秀的居中调停下都很顺利化解了。当然,云台二十八也并非完全囊括所有最优秀的开国功臣,有些因为是外戚而避嫌不列进入,例如马援、窦融等,但云台二十八将代表了刘秀核心班底。作为一个优秀团队的代表,他们与麒麟阁十一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样,永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