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刘石村村史:薛朱刘村史

刘石村村史:薛朱刘村史《求雨》1958年,上级供销合作社曾以村民入股的形式,在村前麒麟庙设立供销合作社代办点一处。辐射范围包括管口、谈村、左村、前王、后王、吴村等七八个村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级供销社在村西头牛王庙址建新门市部。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大包干浪潮中,逐步转为民营。吕姓为清末民初,肥城县吕姓秀才,因参与“八秀才罢知县”一案未遂,为避陷害流落本村。其余各姓人氏也均为早年投亲或迁移加入本村。形成了目前十姓同居、和谐共生的多姓氏村庄格局。“文革”期间,本村曾改名为“前进大队”,改革开放后,恢复现名。本村原有庙宇四座,分别为前庙麒麟亩,后庙玄帝庙,东庙玉皇阁、西庙牛王庙。路口东刘家街有节孝牌坊一座,在牌坊往西100米处有节孝碑一块。村民刘长寨家原有祖传节孝匾一副。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间,刘氏家族曾出拔贡一名。拔贡的后代中有英年早逝的男姓。丈夫去世时,妻子还不满二十岁,尚有公婆在。妻子的娘家是河西太平村大户人家的

撰文:刘长秋

刘石村村史:薛朱刘村史(1)

刘石村村史:薛朱刘村史(2)

薛朱刘村地处兖州区北部,在漕河镇政府西北三公里处。据村碑记载:本村为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薛、朱、刘三姓人氏最早立村。经过650余年的繁衍和变迁,村庄逐步形成了薛、朱、刘三街规式格局。

全村现有人口1345人,其中薛姓280人,占21%;朱姓230人,占17%;刘姓611人,占45%。此外还有少量的李、吕、王、仲、纪、柳、梁等姓氏人口。

村中大姓刘姓又分为两部分。在刘家街的路口中间,分路口东、路口西两支。路口东为原立村刘姓后裔;路口西则为明朝中叶,郯城县李姓人氏兄弟二人,逃避官府迫害,落户而至。李氏兄长落脚汶上县白石,仍姓原姓;弟落户本村,与刘姓第四代上的姑娘联姻,留在本村并改姓刘。1898年,汶上白石来人续家谱,路口西刘姓则将本支刘姓辈分中的长字辈改为冠字辈,同于汶上长支,并以下同辈。现路口东和路口西刘氏人口大体各半。

吕姓为清末民初,肥城县吕姓秀才,因参与“八秀才罢知县”一案未遂,为避陷害流落本村。其余各姓人氏也均为早年投亲或迁移加入本村。形成了目前十姓同居、和谐共生的多姓氏村庄格局。“文革”期间,本村曾改名为“前进大队”,改革开放后,恢复现名。

本村原有庙宇四座,分别为前庙麒麟亩,后庙玄帝庙,东庙玉皇阁、西庙牛王庙。路口东刘家街有节孝牌坊一座,在牌坊往西100米处有节孝碑一块。村民刘长寨家原有祖传节孝匾一副。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间,刘氏家族曾出拔贡一名。拔贡的后代中有英年早逝的男姓。丈夫去世时,妻子还不满二十岁,尚有公婆在。妻子的娘家是河西太平村大户人家的姑娘。为守节尽孝,妻子就由娘家雇二人小轿,每天早晨从娘家抬到夫家,傍晚再从夫家抬回娘家。来来回回二十余年。为表彰其事迹,通过各级官府呈报,皇帝赐建节孝牌坊一座。上刻节孝宝鉴四个大字,并赐节孝碑和节孝匾。

后来,庙宇在不断的村庄规划中被逐步拆除,牌坊、石碑、匾牌也在“文革”中被拆除毁坏。

1958年,上级供销合作社曾以村民入股的形式,在村前麒麟庙设立供销合作社代办点一处。辐射范围包括管口、谈村、左村、前王、后王、吴村等七八个村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级供销社在村西头牛王庙址建新门市部。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大包干浪潮中,逐步转为民营。

《求雨》

清末民初,以薛朱刘村为主,联合“十八夏庄”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求雨活动。十八夏庄,是周围八九个村子及部分族群街道的总称。

据传,求雨的方法源于《天书》。天书又称黄经,是义和团的藏经。最后一位撑坛的坛主叫刘丙勋,是村里的私塾先生。

按照天书规定的求雨程序,求雨前要先拜龙王。十八夏庄之一的前管村有龙王庙,在庙里的龙王塑像前摆放一张八仙桌,桌上供龙王牌位,紧挨牌位放置一个洁白的大圆盘,是龙王现身的法台。八仙桌前再拼出一张长长的桌子,摆上各种供品。贡桌前置一口大香炉,香炉里焚上三柱通天香。

所有参加求雨的人,全部为男性,并且所有人要提前一个月在龙王庙斋戒净身,不食荦腥、不近异性,甚至连所食的米面都要有庙中道士亲自碾磨。拜祭到第六七天左右,龙王庙白瓷盘里会盘卧一条蛇,蛇头上有个“王”字,说是龙王下凡了。这时候在紧邻龙王庙的空地上(薛朱刘南坡)搭建经棚和求雨坛。参加求雨的人通过作法事、焚符经、念咒语等一系列活动,祈求龙王降雨。等到天边出现云团,立即焚烧顺风码,调整风向,把云彩调到头顶,然后念鸣雷咒语,烧布雨符,达到天人合一,引来滂沱大雨。降雨范围有“东到漕河西到洸,北到界碑南至荒”的说法。如果求雨成功,还要谢天神、谢龙王。如果求雨不成功,则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小学历经搬迁》

村小学最早建于1964年,位置在现村委会对过路南玄帝庙的两间柴房中。第一年一个班,第二年两个班,并且第二年实行了一年的半工半读,每天上半天课。刘乃福、刘贵阳任教师。从第三年开始,小学搬到路北现村委会院内,并逐步完善了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班级设置。上级开始按常规派一名公办教师到学校任校长,其余教师均为民办。从开始办小学到最后并入谈村联小,上级派往本校的小学校长先后有刘冠德、薛兆坤、于洪彬、张开勋、王存代等。1970年,村村成立宣传队,没演出没地方,村里就决定在当时的大队院后空地上,建一所正规的新校区,让宣传队在前院排练和演出节目。在等待建新校区期间,学校临时迁至村西头牛王庙院里上课。牛王庙里的房子因为多为东西偏殿,光线不好,所以白天也要点灯才行。到了一九七二年秋季,学校就全部搬到新校园里。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小学普遍生源不足,才根据上级安排,与邻村谈村小学合并成“谈村联小”。学校位置也迁至村西头原谈村联中校园内,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

《尚武的传统》

本村有尚武的传统。可追溯的知名武生为清末薛永昌。早年薛氏曾在当地组织义和团,成立了义和团基层组织十八夏庄坛。后为躲避官府追捕,在外流历多年,民国期间方返乡。薛氏本人武学功力深厚,博大精深,曾为梅花拳第十五代掌门人。返乡后,主要教授本乡弟子学习大洪拳。比较有名的徒弟有薛永伦、李淑芹、刘冠喜、李忠信、刘村祥、刘丙星等。1932年,曾带徒弟参加省主席韩复渠组织的武术擂台赛,刘冠喜获第二名。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薛永昌曾担任曲阜国术馆馆长,常驻衍圣公府,教授徒弟。解放后,全村练武传统世代相传,生生不息,至今已延续一百余年。其中,李忠信解放后参加铁路工作,落户于安徽蚌埠,曾多次代表铁路局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并获得多个冠军,一生教授徒弟千余人。老人于2019年去世,享年103岁。

由于全村尚武习武,一系列与武戏有关的娱乐活动在全村方兴未艾。踩高跷、划旱船、跑竹马曾多次代表村、镇参加上级展演,获得上级好评。其中跑竹马被列为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