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下图是陶寺遗址所发现的石罄,石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上面有用于系绳悬挂的孔洞:而恰恰中国目前所发现最古老的石罄,就是在距今约4500年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中所发现,有些学者认为「陶寺遗址」可能是「尧都」。【注5】【注6】所以,先秦贵族以礼为守则,辅以金石曲乐,以教化明礼,陶冶性情,同时彰显社会地位。目前,考古所发现中国最古老的「磬」见于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古者无句氏作磬」,《太平御览》卷五七六引《古史考》载「无句,尧时人」。

一、最古老的打击乐器——磬

「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制鸣击奏乐器,和金属乐器(如:青铜钟、鼓等),一起构成所谓的「金石之音」,是先秦【礼乐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比如:大名鼎鼎的曾侯乙墓编磬和编钟,二者协奏,金声玉振,庄严铿锵,又不失清脆悠扬,黄钟大吕,宛如天籁,让人心旷神怡。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1)

曾侯乙墓编磬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2)

曾侯乙墓编钟

所以,先秦贵族以礼为守则,辅以金石曲乐,以教化明礼,陶冶性情,同时彰显社会地位。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3)

目前,考古所发现中国最古老的「磬」见于新石器时代。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古者无句氏作磬」,《太平御览》卷五七六引《古史考》载「无句,尧时人」。

而恰恰中国目前所发现最古老的石罄,就是在距今约4500年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中所发现,有些学者认为「陶寺遗址」可能是「尧都」。【注5】【注6】

下图是陶寺遗址所发现的石罄,石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上面有用于系绳悬挂的孔洞: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4)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5)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6)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7)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8)

四川金沙遗址发现的石罄

上图引自【注1】【注2】

当然,石罄这种乐器肯定不是某人在一夜之间发明。

考古学家猜测,石器时代的中国先民,在制作石器的时候偶然发现,敲击某些特定形状石头,能发出美妙悦耳声音,于是有意识的制造能发出悦耳声音的石片。

目前所发现最早的成套编磬,来自商代殷墟妇好墓,墓中发现了三个一套的编磬,上面还刻写有商代的文字: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9)

考古所发现的一些先秦石罄: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10)

传世文献插图所描绘的石罄: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11)

综上可见,石罄的形状演变大致过程是:不规则形———三角形———倨句形。

上图引自【注3】、【注4】

目前,考古发现最完整的编磬,就是上文说到的土豪乙大哥墓中出土的「豪华套装」。这套编磬一共有32个,悬挂于青铜鎏金的悬挂支架上,这个架子也即古代文献中所谓的「虡」。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12)

更难能可贵的是,敲击编磬用的槌子也一同出土。


二、「绳悬乐石」为「磬」,「耳听击磬」曰「聲」

前面说了,考古工作者分辨一块石片是否为「石罄」,首先就是看上面有没有钻孔,这种乐器是用绳子悬挂起来敲击。

在以前的文章中笔者经常强调:汉字造字一般取像于事物的典型态和常态,让人一看即明,文字才有约定俗成的可能性。

而汉字「磬」正是取其「典型常态」进行造字:磬是要被挂起来敲的。

「磬」的初文写作「殸」(为了防止不显示,我用截图):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13)

我们来看「殸(磬)」的甲骨文,全字的像「绳子系石片,一手执击」之形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14)

《說文》:樂石也,从石、殸,象縣虡之形,殳擊之也。

所以,汉字「殸(磬)」字是一个会意字,从「系」从「石」从「殳」,全字就是描述一个人在敲击石罄: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15)

因为「能当做乐器的石头」这个意义太过于抽象,只能抓取石罄的典型常态,利用会意的办法曲折的造字。

因为偏旁变形,「系、石」两个符号演变成偏旁「声」,所以,小篆又加了一个「石」旁,以明确其职能。

这种情况在文字学中称为「累增字」:为明确汉字多义字的职务,而加旁造新字。

比如:「暮」的初文为「莫」,「莫」从「茻」从「日」,「夕阳西下,日在草中」会傍晚之意。

但是因为「莫」假借表示否定词,而且久借不归,「莫」的职务渐渐不明确,于是,古人就在「莫」的基础增加了一个「日」旁造「暮」字,表达其本意「傍晚」。

「磬」的古今字形演变过程: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16)

引自:注7

所以,「磬」字中其实有两个「石」,和「暮」有两个「日」十分类似。

在「殸」的基础上加上「耳」部,全字就会意「击磬传之于耳」,这个字就是汉字的「聲」: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17)

甲骨文的「聲」不但有「耳」,而且有「口」,大概是想表达「口能出声」: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18)

甲骨文也有几种省文,如:从「声」从「耳」的字形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19)

「聲」的省文

甲骨文还有一种从「又」从「石」从「耳」的异构字,会意「手敲乐石,传之于耳」: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20)

篆文则省掉「口」部,也即今天繁体字「聲」之所本: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21)

「聲」的古今字形演变过程:

历史上有用到汉字的物体(汉字中的古乐器)(22)

综上所述:

汉字「磬」是会意字,从「系」从「石」从「殳」,全字会意「绳悬乐石,手持槌击之」,表明」石罄「是「悬挂于虡打击乐器」。

汉字「聲」则是在「殸」」的基础上加「耳」造字,以「击打悬挂之石磬,声音传之入耳」会意。

虽然,「打击乐器」和「声音」是非常抽象的概念,但是,古人造字可以说别出心裁,会意巧妙,让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一看即明,

--------------------

参考文献
  1. 王子初. (2003). 中国音乐考古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页87-90
  2. 幸晓峰 & 王方. (2012). 金沙遗址出土石磬初步研究. 文物(5) 63-67.
  3. 吴钊. (1983). 中国古代乐器. 文物出版社.
  4. 郑祖襄.(2005). 出土磬和编磬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黄钟(3).
  5. 王学涛. (2016). 陶寺遗址: 从传说走向信史. 瞭望 (6) 38-40.
  6. 卫斯 & WeiSi. (2005). 关于"尧都平阳"历史地望的再探讨--兼与王尚义先生商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 146-151.
  7. 李学勤等(2013),《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页836
  8. 同上注,页104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