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的微元素和土的微元素(学术探微太一生水中的)

人的微元素和土的微元素(学术探微太一生水中的)  其一,世界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或直接由原子构成,而原子由带正电(阳)的原子核和带负电(阴)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因此正负抵消,原子就不显电(一阴一阳之谓道)。“太一生水”与宇宙中丰度最高的物质——氢原子的关系  易卦有八经卦,分别是乾(天)、兑(泽)、离(火)、巽(风)、震(雷)、坎(水)、艮(山)、坤(地)。有眼尖的老师傅可能会问:大家都说的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你凭什么要搞个“乾兑离巽震坎艮坤”?这个问题留待以后有机会再谈,这里暂按不表。继续,八经卦无非是按照阴阳爻位的错综排列而名,其中代表水的坎卦,就是两个阴爻合一个阳爻,阳爻在中,二阴爻分列其外。  我们知道,水的化学分子式是H2O,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化合为一个水分子。就其外在表现形式而言,这与坎卦的表现形式是不谋而合的。这真的只是一个巧合吗?两阴爻合一

《太一生水》中的“元素生成论”

人的微元素和土的微元素(学术探微太一生水中的)(1)

  一般认为,《太一生水》是春秋战国时期古人思考宇宙本原的一篇文章,其中“太一”是指宇宙万物生成的本源,太一先生成水,水反过来反辅太一,而后生成天地、神明(神灵)、阴阳、四时,太一和水先于天地而存在,强调了水在万物中的重要作用。这篇文章也折射出几千年前中国古人对宇宙自然生成的思考与智慧。

  在细细研读《太一生水》后,老中惊奇地发现这根本就是一篇古代的“元素生成论”或“核反应理论”。试述如下:

“水”的分子式与易经中坎卦的表现形式

  易卦有八经卦,分别是乾(天)、兑(泽)、离(火)、巽(风)、震(雷)、坎(水)、艮(山)、坤(地)。有眼尖的老师傅可能会问:大家都说的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你凭什么要搞个“乾兑离巽震坎艮坤”?这个问题留待以后有机会再谈,这里暂按不表。继续,八经卦无非是按照阴阳爻位的错综排列而名,其中代表水的坎卦,就是两个阴爻合一个阳爻,阳爻在中,二阴爻分列其外。

  我们知道,水的化学分子式是H2O,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化合为一个水分子。就其外在表现形式而言,这与坎卦的表现形式是不谋而合的。这真的只是一个巧合吗?

人的微元素和土的微元素(学术探微太一生水中的)(2)

两阴爻合一阳爻为坎卦的表现形式

“太一生水”与宇宙中丰度最高的物质——氢原子的关系

  其一,世界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或直接由原子构成,而原子由带正电(阳)的原子核和带负电(阴)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因此正负抵消,原子就不显电(一阴一阳之谓道)。

  其二,由于同性相斥,一个原子核中如有两个以上质子,便须有不带电的中子参与。中子(neutron)是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中子是组成原子核构成化学元素不可缺少的成分,虽然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核内的质子数目确定的,但是如果没有中子,由于带正电荷质子间的排斥力,就不可能构成除氢之外的其他元素(实际上,氢的同位素除氕的中子数为0外,氘、氚分别有1个和2个中子)。

  其三,原子核中质子数目的多少决定了物质的种类。氢是目前公认的元素周期表中排位第一的元素,氢原子(主要是说丰度最高的氕,其原子核不含中子)较为特殊,它的原子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氢原子由带正电(阳)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阴)的电子构成。

  其四,在整个宇宙中,按原子百分数来说,氢是最多的元素。据研究,在太阳的大气中,按原子百分数计算,氢占81.75%。在宇宙空间中,氢原子的数目比其他所有元素原子的总和约大100倍。恒星的生成即为氢的大量聚集而产生核反应。

  其五,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的分子式为一氧化二氢,与坎卦的表现形式不谋而合。1787年,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燃烧的氧学说”的提出者——拉瓦锡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因为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便用拉丁文把它命名为“水的生成者”。

人的微元素和土的微元素(学术探微太一生水中的)(3)

“太一生水”与元素生成论(或核反应理论)

  其一,目前学界认为,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几乎所有的元素都能与氢生成化合物。“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表达的是氢(或原子核或中子)产生核反应生成其他物质的概念。

  其二,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核中质子数量排序,每种物质(元素)的不同只是取决于其原子核中质子数量的不同。从理论上来说,通过核聚变或核裂变,一种元素,可以变化成另一种元素。通过“生生”,就可以衍化为天地万物。即“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 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厘,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道也。”

  其三,“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此句分明是讲核反应中物质与能量必定守恒的概念(核反应的定义:核子、核或其他粒子与靶核碰撞,导致靶核质量、电荷或能态发生变化的现象。反应前后的核子数、电荷数、能量和动量都守恒)。

  综上,“太一生水”即表达了氢与氧化合成水的概念。而且,“太一”很有可能就是指称原子核或中子。

人的微元素和土的微元素(学术探微太一生水中的)(4)

推荐阅读>>>

「学术探微」道,法的到底是哪个“自然”?

「学术探微」“即说咒曰”辨

不埋怨,不抱怨,是增福报的方便“法门”

自摸一次,受益无穷

What?每个人都能成为“预测大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