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精神分析对心理学的影响(为什么学不懂心理学的人流行说巨婴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
经典精神分析对心理学的影响(为什么学不懂心理学的人流行说巨婴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但是拉康的精神分析重点关注的是大他,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大他对人产生的影响。那些流行的精神分析,美国式的精神分析都在研究与小a有关的问题。拉康也算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把早期的弗洛伊德、客体关系流派,还有科胡特自体心理学流派的所有理论整合在一起创造了他的思想。拉康的思想分成三大块:第一大块我们把它叫做小a,解决的是一个人本我欲望的那些问题。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恰好关心的就是跟小a有关的问题。
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驽马 崔贯利
小明语录:
人们会有失重的时候,失重的原因是失衡,在多种需求之间配不平,失衡的根本是人格内部客体与自体的缺陷,那么你是用别人去填充(科胡特),还是用名利去替罪(拉康),都不会有一劳永逸的办法。持续努力,持续改善,是每一个人,每天的功课(自性化)。
小a就像小三一样让人感觉到神秘和诱惑,是拉康的精神分析里的一个概念。
拉康也算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把早期的弗洛伊德、客体关系流派,还有科胡特自体心理学流派的所有理论整合在一起创造了他的思想。
拉康的思想分成三大块:第一大块我们把它叫做小a,解决的是一个人本我欲望的那些问题。
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恰好关心的就是跟小a有关的问题。
那些流行的精神分析,美国式的精神分析都在研究与小a有关的问题。
但是拉康的精神分析重点关注的是大他,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大他对人产生的影响。
因为大他代表的是绝对的父权、以及社会、文化、法律、政治制度等等这些东西对人的阄割。
世界上的精神分析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
- 一类是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还有美国式的精神分析,强调自我,重点关注的是小a的相关欲望问题。
他要让一个人了解自己的本我欲望,并且试图把这一切无意识意识化。
他关心的是,一个人被过度阄割之后的那些欲望是怎么干扰了我们的潜意识,干扰了我们的意识,干扰了我们正常的生活。
- 另外一类的精神分析是拉康所关注的大他,绝对的父权,社会的文明对我们的阄割带来的问题。
他关注的是我们由于过度的迷恋小a,迷恋那些原初本我的欲望,允许自己沉浸在欲望之中,并且拒绝接受社会文明的阄割,从而使得自己无法更好的与社会产生适应性,所产生的这种精神病现象。
这样来说就是:传统的精神分析、美国式的精神分析、还有IPA他们关注小a;而拉康关注大他。
也就是一个人关注母亲,一个人关注父亲。
拉康除了关注小a,也关注大他,认为大他对我们的影响更重要以外,拉康还继承了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研究的另外一个成果,就是他还关心镜像我对人的迷惑和迷恋。
这个镜像我本质上指一个人的自我迷恋。
把镜子中完美的自己,当作了真实的自己。其实是自卑和自恋,两极化的混合的状态。
这样看起来,我们人的精神世界其实分成了三大块:
一块是小a,
一块是大他,
一块是镜像里虚幻的我。
镜像里虚幻的我又包含有三种不同的小的区分:
- 一种镜像里的我迷惑之后,人们期望找一个与自己相像的人。
- 一种镜像里的我是期望别人都捧着他,希望别人关注他。
- 一种就是个人中心化的倾向,以自我为中心,妄自尊大。
妄自尊大这个概念被人抽取出去加以放大,之后产生了一个所谓的网红的心理学概念,有些人把他叫做巨婴。
其实巨婴这个概念是从镜像我三部分里抽出的其中一部分产生的一个名词。他只形容了我们人类精神现象三分之一的那个又三分之一。
没有学懂精神分析的那些人,却把这个三分之一的又三分之一泛化开来,用来代表全部人类,或者是代表全部的某一个民族,或代表某一个群体的心理特征,或是把某些个案投射进入群体,甚至有可能是把个人的想法投射成了群体的,这些完全是错误的。
学精神分析必须得学到拉康,学不到拉康,只学到前面的东西,很可能会把其中某一种现象误认为是全部的、集体的、群体的现象的原因。
这是一种泛化。
所以真正学懂了精神分析的人是不屑于对那些所谓的、错误的、巨婴的这样的概念进行讨论,因为它错得很明显。
精神分析真学懂了,就懒得对那些民间的、错误的说法进行辩驳了。
当然,这也是小明讲这么一个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的原因。
就是想让大家在学习精神分析这么一个庞杂的系统里,能够对这些概念有一个清晰的厘清,不至于再被那些错误的、民间的心理学影响和误导。
(这一讲只是讲了小a的开关,下讲继续讲小a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小明语录:
每一种理论都试图解释上帝的旨意,但组成世界的规律,身在其中的我们并不能看透,所以永不要用任何单一理论去解释生活,我们未来的变化常常超出我们现在的想象。
原创公众号:心伙伴(ID:xhb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