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改变基因来延长寿命吗(人类基因是被编好的程序)
人类能改变基因来延长寿命吗(人类基因是被编好的程序)因此,端粒也被科学家们视为“生命时钟”。然而,细胞每分裂一次,细胞内染色体顶端的端粒就会缩短一些,一般来说当细胞分裂50次左右端粒就不能再缩短,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了,这时细胞也就到了死亡极限。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叫做端粒的物质就像是一段编好的程序般控制着人类的寿命。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与蛋白质复合体,端粒对于人体细胞分裂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它就像一个螺丝帽一样锁着染色体的两端,以保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
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在世最长寿老人是日本116岁零66天老太太田中加子;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中记录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中国的长寿气功养生家李庆远,享年256岁。
即使养生再好的人都终会衰老会死去,为何人类都始终无法突破生命极限的限制?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原来就是一直藏在我们身体里一种叫端粒的物质。
端粒是什么?众所周知,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凋亡决定着人体的发育、成长、衰老、死亡。
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叫做端粒的物质就像是一段编好的程序般控制着人类的寿命。
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与蛋白质复合体,端粒对于人体细胞分裂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它就像一个螺丝帽一样锁着染色体的两端,以保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
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
然而,细胞每分裂一次,细胞内染色体顶端的端粒就会缩短一些,一般来说当细胞分裂50次左右端粒就不能再缩短,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了,这时细胞也就到了死亡极限。
因此,端粒也被科学家们视为“生命时钟”。
端粒的发现者伊丽莎白·布莱克本还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它彻底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的奥秘。
那么既然找到了端粒长度是人类衰老的主要因素,那么是不是只要保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端粒长度不变就能长寿了?
对,没错。发现他们的科学家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们在后面的研究中便发现了一种叫端粒酶的物质可以维持端粒的长度。
然而在正常人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只有在生殖细胞和癌细胞中发现这种酶的存在,并且这种酶也只对这些细胞起作用。
尽管科学家已经在植物中提取出端粒酶,但是长寿并没有那么简单。
伊丽莎白·布莱克曾经说过,生命就是”活在刀刃上”。如果端粒存在太多,那么它们可能表明疾病的存在(畸变或者癌变)。另一方面,如果这些部分太小,那么就代表着衰老。因此,生命就像"活在刀刃上"。
任何事物都讲究平衡,如果端粒酶超过限定,导致畸形异变细胞的产生,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自古以来人类追求长寿的步伐就从未停止过,然而端粒的存在就好像有人在我们体内事先编写好的程序一般,平衡而美妙。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规律,顺其自然过好每一天才是当下的我们应该追求的!